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湿热
胃痛
补充
名师
大讲堂
2013.10
重庆市开县中医院重庆市开县中医院 唐瑜之唐瑜之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中的各种胃炎、胃痉挛、胃粘西医学中的各种胃炎、胃痉挛、胃粘膜脱垂、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以疼痛为膜脱垂、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主要表现者,均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中医学认识中医学认识 常见病因 外 感 六 淫外 感 六 淫 内 伤 七 情内 伤 七 情 饮 食 不 节饮 食 不 节 尤其是内伤七情、饮食失调。尤其是内伤七情、饮食失调。素体中虚素体中虚 高校教材高校教材中中医内科学医内科学1将其分为寒邪将其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七个证虚寒等七个证型。型。常见证型常见证型 分类分类 实用中医内实用中医内科学科学2将其将其分为寒凝气滞分为寒凝气滞、饮食积滞、饮食积滞、肝郁气滞、瘀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胃血阻络、脾胃虚寒、脾胃阴虚寒、脾胃阴虚等六个证型虚等六个证型。其中均无湿热证型,可见湿热所致的胃脘痛并没有引起足够其中均无湿热证型,可见湿热所致的胃脘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的重视。但地处西南的重庆,因其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但地处西南的重庆,因其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加之喜食火锅、汤锅、烧烤等辛辣之品,故湿热为患者尤多。加之喜食火锅、汤锅、烧烤等辛辣之品,故湿热为患者尤多。脾虚是湿热生成的病理基础脾虚是湿热生成的病理基础 1 湿热的受邪途径湿热的受邪途径 2 湿热易致胃粘膜损伤湿热易致胃粘膜损伤 3 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特征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特征 4 讲解内容 湿热的治疗法则湿热的治疗法则 5 个人经验个人经验 6 典型病例典型病例 6 脾虚是湿热生成的病理基础脾虚是湿热生成的病理基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在天为雨,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故湿喜归脾,脾虚喜在天为雨,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故湿喜归脾,脾虚喜中湿”。因其“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中湿”。因其“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形成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湿热为患诸症,外受,终归脾胃”,形成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湿热为患诸症,胃脘痛就是其引起的常见病之一。因脾胃强弱有异,阳气盛衰胃脘痛就是其引起的常见病之一。因脾胃强弱有异,阳气盛衰有别,脾虚阳衰则寒湿,胃强阳盛则湿热。有别,脾虚阳衰则寒湿,胃强阳盛则湿热。湿热为六淫之邪,是重庆最常见的致病邪气(其实整个湿热为六淫之邪,是重庆最常见的致病邪气(其实整个南方皆然),朱丹溪甚至说“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南方皆然),朱丹溪甚至说“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热即可以内生,也可能外感。脾胃居中,脾运胃纳,九”。湿热即可以内生,也可能外感。脾胃居中,脾运胃纳,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水湿运化之关键,其相互协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水湿运化之关键,其相互协调,则湿无由生,即使置身于湿热之地,湿热也难以为患。调,则湿无由生,即使置身于湿热之地,湿热也难以为患。若脾胃失调,则湿邪内生,或招致湿邪侵袭,表现出湿邪对若脾胃失调,则湿邪内生,或招致湿邪侵袭,表现出湿邪对脾胃的特殊亲和性。脾胃的特殊亲和性。笔者笔者 观点观点 章虚谷章虚谷 薛生白薛生白 脾虚是湿热生成的病理基础脾虚是湿热生成的病理基础“中气实则病在阳阴,中气实则病在阳阴,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人身阳气旺,即随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重庆湿热之气素重,加之人们喜食火重庆湿热之气素重,加之人们喜食火锅、汤锅、烧烤等辛辣之品,即便是锅、汤锅、烧烤等辛辣之品,即便是素体脾虚出现阳虚湿化,也常郁久化素体脾虚出现阳虚湿化,也常郁久化热而成为湿热之证。江南亦为湿热之热而成为湿热之证。江南亦为湿热之地,故叶天士也深有同感地说:“在地,故叶天士也深有同感地说:“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故临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故临床上湿热为患之胃脘痛极为常见。床上湿热为患之胃脘痛极为常见。湿热的受邪途径湿热的受邪途径 脾虚是湿热生成之前提,但具体的来脾虚是湿热生成之前提,但具体的来源途径是不同的,不同的来源,常决定着源途径是不同的,不同的来源,常决定着湿热的孰轻孰重和兼夹证的不同。首先,湿热的孰轻孰重和兼夹证的不同。首先,素体脾虚,运化失职,则水湿停聚,浊邪素体脾虚,运化失职,则水湿停聚,浊邪内生。湿浊停滞,即使是脾气亏虚,甚至内生。湿浊停滞,即使是脾气亏虚,甚至脾阳不足,其停滞日久,均可因久郁而酿脾阳不足,其停滞日久,均可因久郁而酿生湿热之邪。若兼夹饮食停滞,则犹如发生湿热之邪。若兼夹饮食停滞,则犹如发酵酿酒一般,更易于酿生湿热之邪。酵酿酒一般,更易于酿生湿热之邪。其次,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一则损伤其次,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一则损伤脾胃,导致脾失运化,湿浊内生,二则直脾胃,导致脾失运化,湿浊内生,二则直接酿生湿热。再次,外感湿热,循经内传,接酿生湿热。再次,外感湿热,循经内传,或从口而入,直犯中焦。重庆的夏季,天或从口而入,直犯中焦。重庆的夏季,天暑下逼,地气上蒸,湿热之邪由外而入者暑下逼,地气上蒸,湿热之邪由外而入者尤其多见。尤其多见。湿热易致胃粘膜损伤湿热易致胃粘膜损伤 湿热之邪,无论来源于外感或内生,一旦湿热之邪,无论来源于外感或内生,一旦形成,就容易壅塞中焦,湿邪困阻脾脏,热形成,就容易壅塞中焦,湿邪困阻脾脏,热邪灼伤胃腑,湿热壅塞,胶结难解,则尤其邪灼伤胃腑,湿热壅塞,胶结难解,则尤其容易化腐伤胃,致使胃粘膜严重破坏出现较容易化腐伤胃,致使胃粘膜严重破坏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并且缠绵难愈而病程较长。剧烈的疼痛,并且缠绵难愈而病程较长。湿热易致粘膜损伤湿热易致粘膜损伤 夏小芳等3 在其研究中观察到:脾胃湿热证的胃粘膜有红肿及有炎性剥脱或粘液斑,局部或大片发生,可有小丘疹状隆起,或顶部有脐状凹陷,充血糜烂较多。李东灿等4的研究显示:脾胃湿热型的胃炎,检测其胃粘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冯春霞等5的研究发现:胃炎湿热证在内窥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多有浅糜烂灶,或伴有粘膜下出血点,呈现出炎症的改变。同时,胃粘膜的病理组织学更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脾胃湿热证的病理炎症改变程度明显要高于脾虚组和正常组,且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粘膜的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炎症细胞浸润深达大部分粘膜层,伴有粘膜上皮变性、坏死和胃小凹扩张变长等。镜下表现和病理组织学提示,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胃粘膜均存在活动性炎症改变。湿热是严重损伤胃粘膜最常见、最基本的病因。重湿热是严重损伤胃粘膜最常见、最基本的病因。重庆湿热之气素重,加之喜食火锅、汤锅、烧烤等辛辣之品庆湿热之气素重,加之喜食火锅、汤锅、烧烤等辛辣之品,且常同时饮用冰冻啤酒等冷饮,致使寒热交错,中焦壅,且常同时饮用冰冻啤酒等冷饮,致使寒热交错,中焦壅塞而脾运失司,酿生湿热,损伤胃膜,郁阻气机而发为胃塞而脾运失司,酿生湿热,损伤胃膜,郁阻气机而发为胃脘痛。诚如明代龚廷贤在脘痛。诚如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寿世保元.心胃痛心胃痛中所说:中所说:“胃脘痛者,多是纵姿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胃脘痛者,多是纵姿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疾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疾,故,故胃脘疼痛胃脘疼痛”。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特征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特征 湿热为患,一方面困阻脾胃,阻滞气机而食少纳呆,胃脘胀湿热为患,一方面困阻脾胃,阻滞气机而食少纳呆,胃脘胀满疼痛;另一方面壅塞如发酵之状而产酸,灼伤胃腑而胃脘灼热满疼痛;另一方面壅塞如发酵之状而产酸,灼伤胃腑而胃脘灼热疼痛,并常伴嘈杂泛酸,口苦粘腻,渴不多饮,身重肢倦,小便疼痛,并常伴嘈杂泛酸,口苦粘腻,渴不多饮,身重肢倦,小便短黄,大便粘滞,脉细数。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舌苔的变化,对短黄,大便粘滞,脉细数。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舌苔的变化,对于本病的辨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湿热多少不一,兼夹有异,其于本病的辨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湿热多少不一,兼夹有异,其舌苔变化较大。舌苔变化较大。严鸿志在严鸿志在感证辑要感证辑要.湿热证论治湿热证论治中说:中说:“湿多者湿重于热湿多者湿重于热也,其病多发于太阴肺脾,其舌苔必白腻,或白滑而厚,或白苔也,其病多发于太阴肺脾,其舌苔必白腻,或白滑而厚,或白苔带灰兼粘腻浮滑,或白带黑点而粘腻,甚或舌苔满布,厚如积粉,带灰兼粘腻浮滑,或白带黑点而粘腻,甚或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板贴不松。热多者热重于湿也,其病多发于阳明胃肠。热结。热多者热重于湿也,其病多发于阳明胃肠。热结在里,由中蒸上在里,由中蒸上,其舌苔必黄腻,舌之边尖红紫欠津,或底,其舌苔必黄腻,舌之边尖红紫欠津,或底白罩黄混浊不清,或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或苔白底绛,或中白罩黄混浊不清,或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或苔白底绛,或中带黑浮滑粘腻,或白苔渐黄而灰黑带黑浮滑粘腻,或白苔渐黄而灰黑”。可见湿热为患的舌象表现复杂多样,但无论其千变万化,舌苔可见湿热为患的舌象表现复杂多样,但无论其千变万化,舌苔厚腻为其不易之主症,这是辨识湿热之关键。厚腻为其不易之主症,这是辨识湿热之关键。湿热的治疗法则湿热的治疗法则 湿热胃痛的治疗与其它证型的用药有较大的差异,切忌见痛湿热胃痛的治疗与其它证型的用药有较大的差异,切忌见痛止痛,因为止痛之药常辛香温燥,易助热伤津,痛反加重。其治止痛,因为止痛之药常辛香温燥,易助热伤津,痛反加重。其治疗应以清化湿热为主。由于热邪易清,湿浊难解,故又当以化湿疗应以清化湿热为主。由于热邪易清,湿浊难解,故又当以化湿为主。由于湿邪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常弥漫三焦,阻遏气机。为主。由于湿邪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常弥漫三焦,阻遏气机。故化湿又常宣上、畅中、渗下同时并举。如是则三焦气机畅达,故化湿又常宣上、畅中、渗下同时并举。如是则三焦气机畅达,湿邪自散,热邪自清,疼痛自止。湿邪自散,热邪自清,疼痛自止。严鸿志在严鸿志在感证辑要感证辑要.湿热证论治湿热证论治中就其治疗说中就其治疗说:湿重于热湿重于热者,其者,其“治法以清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治法以清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宜用藿朴夏苓汤,体轻而味辛淡者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宜用藿朴夏苓汤,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治之,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而疼而疼痛自止。热重于湿者,痛自止。热重于湿者,“宜用枳实栀豉合小陷胸汤加连翘、茵陈宜用枳实栀豉合小陷胸汤加连翘、茵陈之清芬,姜汁炒子芩、木通之苦辛,内外通达之清芬,姜汁炒子芩、木通之苦辛,内外通达”而疼痛自消。而疼痛自消。个人经验个人经验 湿热郁阻中焦,变化较多,证候繁杂,常有湿重于热、湿热郁阻中焦,变化较多,证候繁杂,常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三种情况。但无论湿热孰轻孰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三种情况。但无论湿热孰轻孰重,其湿热形成的病机皆相似,故均当宣上、畅中、重,其湿热形成的病机皆相似,故均当宣上、畅中、渗下同时并举,以使湿有出路,湿去热孤,则气机畅渗下同时并举,以使湿有出路,湿去热孤,则气机畅达而疼痛自止。三仁汤最能体现上述法则,故笔者常达而疼痛自止。三仁汤最能体现上述法则,故笔者常以其与香苏散合用并加减之。以其与香苏散合用并加减之。三仁汤方药探讨三仁汤方药探讨 杏杏 仁仁 苦温宣畅上焦肺气,使其气化则湿亦化,苦温宣畅上焦肺气,使其气化则湿亦化,即开即开 上;上;白蔻仁白蔻仁 辛温芳化中焦脾胃,使其运化则湿亦化,即辛温芳化中焦脾胃,使其运化则湿亦化,即 畅中;畅中;薏苡仁薏苡仁 淡寒渗湿清热疏利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淡寒渗湿清热疏利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 出,即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