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城镇
建设
现状
指导思想
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指导思想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小城镇建设是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工程,所以,应当对其中一些内在的并互为联系的问题有明确的指导思路: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承当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性组织和商业性组织,小城镇中的主导性产业与多样性产业问题,实现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与适宜的政策。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人口;产业;政策
一、小城镇开展的现状
1.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开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充裕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充裕劳动力的50%。小城镇开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开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开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效劳的中心。
2.我国小城镇开展中的问题。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还有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地方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二、制约小城镇开展的根本原因
1.产业开展不平衡。小城镇的开展需要一定的产业来支撑,即需要产业载体,这种产业可以是第二产业,也可以是第三产业,或者
二、三产业并重。但在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的就业结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从事第
一、二产业的人员比例不同。小城镇开展的水平,主要表达在第二产业的开展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东部地区局部小城镇已初步完成工业化,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很低,经济的开展水平缺乏以支撑小城镇的开展。
2.非农产业开展相对滞后。小城镇是非农产业开展的物质载体,为非农产业提供场地、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小城镇的开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开展。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开展的经济内容,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力,使之规模扩大。载体与内容的开展要相适应,否那么会带来诸多问题。现在全国各地搞小城镇建设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重载体轻内容,不少地方高标准搞根底设施建设,搞“五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而非农产业的开展明显滞后,使小城镇建设没有经济支撑。
3.非农产业集中效果不好。东部兴旺地区业已分散的乡镇企业搬迁本钱太高,只好维持现状。中、西部地区那么缺乏乡镇企业,许多乡镇可以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镇工业,或者说还没有开始农村工业化进程,也就没有集中的对象。
三、小城镇开展的指导思想。
1.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根底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开展目标。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效劳。
2.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XX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既然将来大局部小城镇不能开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开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3.承当小城镇根底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根底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开展的一项根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良好的根底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方案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方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假设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根底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4.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开展的雄厚财力根底,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开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局部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开展前途。
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1〕根底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效劳,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开展。〔2〕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根底,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3〕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开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4〕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5〕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6〕海洋开发型。沿海
2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7〕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开展,形成矿务小城镇。
5.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1〕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拟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2〕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存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3〕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存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4〕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方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拟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入镇。解决方法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局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5〕标准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参考文献:
①胡培兆.以城镇化模式建设新农村[n].人民日报,2023-04-29.②郭海.反响农民工就业,出路总比困难多[n].中国经济时报,2023-03-12.③蔡建发陈永洲,福建经济2022年第2期
④林毅夫,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2023农家科技
⑤易棉阳;潘志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05期
⑥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23年01期
⑦陈家学;;新农村建设要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j];学习月刊;2023年14期⑧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d];中央美术学院;202322年
第二篇:XX县区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开展对策的探讨XX县区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开展对策的探讨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以来,XX县区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带动、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充裕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这三大功能得到一定发挥。但同时也存在小城镇规划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开展不平衡;投入缺乏,根底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小城镇开展等诸多因素。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培育城镇经济,拓宽资金渠道,加强政府引导等方面来推进小城镇健康开展。
【关键词】
蕲春小城镇建设现状对策
XX县区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开展对策的探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
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开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开展小城镇是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小城镇开展战略,是XX县区社会经济新一轮开展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蕲春生态、文明、旅游城市〞开展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就XX县区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加快开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XX县区小城镇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XX县区高度重视小城镇经济建设,把开展小城镇工作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的议事日程。通过建设一批对当地经济开展带动和示范作用明显的重点工程、根底设施建设等,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小城镇
二、三产业加快开展,有方案、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小城镇开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开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局部小城镇已逐步向经济繁荣、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市开展。表达了如下四个特点:
一、逐步缩小城乡差异,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突出开展特色产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小城镇经济开展,力求因地制宜,主题突出,选择以开展“三高〞农业和工业等为主导方向的一批小城镇经济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开展。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