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讲稿
党员
培训
辅导材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稿党员培训辅导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城乡统筹〞、“两个趋向〞后,作出的有关“三农〞工作的又一个重大决策。今年中央的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的“一号文件〞,党中央将对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所有的这些,都必将对全国农村的建设和开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个辅导讲座材料,主要是解读一下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架,以及我市贯彻中央决定的一些动作与措施。由于时间的关系,许多的内容还不是正式文件,仅仅是未定稿,供各地在冬训时参考。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5年的8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开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我们党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提出要建设新农村。那时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下进行的,表达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反映的是城乡差异。50多年过去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开展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开展来看,最低收入的阶层是农民,最薄弱的产业是农业,开展滞后的农村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开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是在我国开始实行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开展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开展的根本趋势,同时表达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那么,表达了我们党的科学开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根本转变。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从理论上说,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是一个新的政策定位。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未来的5到2023年里,我们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纲。[本文转载自]
这说明,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党中央把农村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开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开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开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参加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开展;只有广阔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深远。
第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最近,各地都在谋划本地区未来5年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比方,苏南地区就有不少同志就提出,未来新农村应当以农业现代化集中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布局,切实以城乡统筹开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大省河南的同志那么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农业科技为引领,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把创新机制放在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提高农民收入。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开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从全局看,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表达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开展的要求。从农村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生产开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表达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开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建议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五个重点: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开展。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城乡统筹,一要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拿出前瞻性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城乡建设的蓝图,要表达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强化农村公共效劳的力度,表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开展速度。二要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体系,特别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户籍限制、城镇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农民走向职业化,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三要统筹城乡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防止把城市受不了的污染弄到农村去。四要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开展,提高财政投入,在农村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等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保证农民的生存底线。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走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道路,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三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本文转载自]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是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长期以来的方案体制和城乡二元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一要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二要在稳定并完善与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的同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底是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新农村要突出解决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开展问题。一要加快开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开展教育要把普及和稳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二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根本医疗效劳体系建设。今后五年我们要在全国农村根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要加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开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等。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事关全局,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开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作为制定一系列重农补农政策的核心和主题,努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今后五年将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概括起来说,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新的内涵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从促进统筹城乡开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二是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三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把农村工作提到了新高度。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打好根底。由于我国农村各地的开展差距很大,开展进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扎实稳步地进行。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阔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同时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和谐开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明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根底,有一个好的开局,这对于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十分重要。要深入领会和切实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当前要坚持以下原那么: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要科学编制好新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建设。在建设中,应区分开展阶段和地域不同情况,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忌搞“一刀切〞。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坚持以中心村为单位,以改善最迫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善各类根底设施。要按照不同区域特点,形成地域特色。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二、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起步很早,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早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市广阔农民在农村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就胜利地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 〞,“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的目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我市农村广阔干部群众,大力开展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几十年来,在历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而且成功地进了史无前例的体制改革和经济调整,继续保持了农村开展与建设在全国领先的骄人业绩,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和广阔干部群众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中心,以推进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经济集约化、经营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生态优良化,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开展势头。[本文转载自]
第一,推进三个集中进程,农村开展的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大农村“三个集中〞的推进力度,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合理配置了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等方面的结构布局,全面提升了农村的开展质量和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建设规划体系。根据统计汇总,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比例由去年底的36%提升到40%;新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1299家,搬迁入园的企业498家,工业开发园区和工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