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民间
外交家
符永泉
民间外交家符永泉
最忙碌的清明外交
早在清代,就不断有琼剧团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为琼籍侨胞旅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琼剧团甚少有对外交流演出的时机,尤其是到海外。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琼剧开始尝试重新“走出去〞。这时候,在艺术表演的路上,身为琼剧演员的符永泉却因嗓音沙哑难有更大的开展。于是,他在演戏之余兼任联络员,开始接触侨务部门与中国旅行社等单位,涉足琼剧外交工作。
“80年代初,不断有华侨回乡探亲,时任广东文化厅外事处主任的宋文夫找到海口市琼剧团,希望大家能演一场戏给回国探亲的华侨看。当时我陪宋文夫和从香港来的一位名叫朱莲芬的作家兼实业家看了一场琼剧。〞 1986年,朱莲芬夫妇以香港海南文化协会的名义邀请海口市琼剧团到香港进行第一次演出。海口市琼剧团由此成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剧团之一。
自此以后,一旦接到华侨回乡探亲的消息,符永泉等人立刻主动上门联系,争取对琼剧走出国门的支持。于是,每年清明时节就成了符永泉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此时会有大批华侨乘坐金安轮或金华轮回琼寻根问祖。这段日子,符永泉不是整天泡在华侨出入的大亚旅店或华侨大厦,就是赶到侨胞乡下的老家登门拜访,邀请他们免费观看家乡的琼剧。
“看完戏以后,他们往往会主动请我们吃饭,然后开始商量下一步演出的事情。有一次一位老板看完戏以后很感动,当即跑到台上问我们想不想去泰国演出,决定了琼剧团去泰国演出的事。〞就这样,琼剧“走出去〞的大门逐渐翻开了。
少小离家老难归
1991年,海口市琼剧团特派符永泉等人赴澳门发动旅澳乡亲捐款,促成琼剧访澳演出事宜。由于当时澳门没有任何海南同乡组织,符永泉等人几乎走遍了澳门的大街小巷,逐个商铺拜访。经符永泉等走家串户,平时少有交流往来的琼籍乡亲纷纷自觉承当起通联任务,筹集到10万澳币〔约合20万元人民币〕演出资金,成立了澳门海南同乡会和琼剧演出委员会。
“平时请大家喝酒,他们也不一定来,但一听说看琼剧,大家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符永泉说,在澳门永乐戏院,海口市琼剧团连演三晚,琼籍乡亲看戏后都感慨:在澳门的海南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时机聚在一起。
1992年,海口市琼剧团第一次赴马来西亚访问演出,在吉隆坡、马六甲、丁加奴、槟城等州府连续演出20多天。在演出接近尾声时,马来西亚特区沙巴洲海南会馆主席找到剧团,邀请剧团前往沙巴洲演出。然而剧团在马来西亚的逗留时间有限,继续演出必须重新得到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部门的同意,补办手续颇费周折。但看着这些在沙巴以经营咖啡馆、旅馆为业的海南人,从十几岁的少年变成六十几岁的老人,所有人的心都软了。
得到剧团领导的授意后,符永泉立即发文向北京文化部亚洲司提出延期申请。获批后,剧团从吉隆坡乘坐飞机直飞沙巴洲,没想到一出机场,20多辆由沙巴侨胞开来的私家车已经在机场门口等候。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秘书长郭仁德在演出结束时说:“这次,假设没有符永泉先生的努力奔波与真诚合作,我们海外侨胞是不会欣赏到家乡戏的。〞
不久后,台湾海南同乡会理事长林诗燕回文昌县翁田探亲,郭仁德提醒符永泉:“林理事长回乡了,你去找他谈一谈吧!〞于是符永泉等人马上赶至翁田找林诗燕。林诗燕返台后的第三天发来演出邀请函,符永泉赶到北京协调工作。“时任中国国台办副主任陈云林当时正在北京的郊区怀柔县下乡蹲点,我们赶到怀柔区送文件,他接过文件放在大腿上就签了字。〞
但文艺团体赴台交流演出在当时依然敏感,其间手续之严格,细节之繁琐是符永泉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在即将赴台演出前三天,个别演员的相关手续依然没办好。符永泉找到中国文化部和国台办,一问才知道是台湾方面因个别演员的政审依然卡着不放。最后经过层层请示,符永泉借到文化部对台办和国务院对台办的两台机,通过林诗燕的协调,又经过时任台湾内政部部长吴伯雄审批,终于在剧团出发前一天中午办理完所有手续。
“过程非常艰难,但到了以后非常感动。下飞机后,100多名乡亲手捧鲜花举着‘乡亲你们好!’的横幅欢送剧团。〞在台湾教育部的一个礼堂演出时,由于观众爆满,很多从外地赶来看戏的人站在礼堂外进不去。眼瞅着这群年龄普遍在60岁上下的侨胞远道而来,却因看不到家乡戏而着急发愁,怎么办?经过一级级请示,礼堂中间最后只留出一条走道,其余所有的角落都站满了人。“很多年老的观众已走不了路,都是家里人用轮椅推着来看戏。局部年纪大的观众身体不好,坐下来看不完整场戏中途就要离场,但每场还是要来。每当演员们唱到高音的地方,台下都会响起掌声,而且持续很长时间停不下来。〞
我想要一个延续
符永泉说,不管是在泰国、新加坡,还是在台湾,前来看戏的侨胞在戏演完后往往还守在台下不走,为的就是和剧团的人坐在一起再聊聊天。“一说起来都是——你是东郊的?我也是东郊的!你是海口的?哎呀,我们这里也有海口来的……〞符永泉说,演出的时候有位名叫符琴的老人,原来是蒋介石的秘书,当时已经90岁了,来了以后一句‘我们只谈家乡的开展,不谈政治’,把大家逗乐了。演出结束,符琴让儿子与符永泉取得联系,为海南一所小学捐了30万人民币。
更让符永泉感慨的是,戏演完以后,回来探亲的海外侨胞多了。而成功地“走出去〞对琼剧本身的开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琼剧不走出去根本没有人知道。比方一些名角在海南比拟有名,但出了海南谁认识?〞所以,琼剧走出海南,一是扩大了琼剧的影响力;二是成就了一批名演员,如陈育明、陈素珍等;三是增强了海南人对外乡文化的自豪感,促进琼剧市场的开展。“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剧团去国外演出回来以后,海南农村来请戏的多了。〞
琼剧恢复出国演出近30年,一直是维系着华侨与家乡情感的一条纽带。“每次去一个地方,一定会有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人带着家人来看戏。多年后,当他们的儿孙想起来,可能还会记得那时候爷爷或父亲经常带他们去看海南戏,于是想起琼剧就想到家乡。〞
如今,符永泉每年依然陪着海南省琼剧院去香港演出。但随着老一辈的华侨逐渐逝去,新一代华侨与海南的关系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当有人问起符永泉的愿望是什么,他说:“就我个人而言,做了这么多年,就是想要有一个延续,想要琼剧在下一辈中有个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