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琴弦上的“中国蝴蝶”.docx
下载文档

ID:1246026

大小:24.8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琴弦 中国 蝴蝶
琴弦上的“中国蝴蝶〞 胡新民 1959年5月27日,历时一年艰辛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正式上演。演出一结束,现场掌声如雷,好评如潮,梁祝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其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诞生,打破了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铸造了中国音乐史和艺术史的经典。2022年梁祝首演60周年之际,新华社曾报道:“这只琴弦上的‘中国蝴蝶,代言着中国人从古至今忠贞不渝的情爱,飞过了沧海,飞向了永恒,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符号,更将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经典。〞这部经典作品,走过一条怎样的道路?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又有何启示呢? 地方剧目,通过银幕走向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0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热烈讨论了戏曲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步骤安排。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题词祝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毛泽东对有深厚群众根底的反封建内容的历史剧非常欣赏。他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把一个浙江地方剧种的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推向全国,推出国门。 1950年夏,以范瑞娟(越剧范派艺术创始人)领衔的民间职业剧团——上海东山越艺社,为了推广和弘扬越剧,决定把流行在江浙一带的越剧经典剧目,带到北京去演出。 他们首演的剧目便是梁祝。周恩来观看梁祝后,邀请范瑞娟等4位演职人员到中南海西花厅作客,并合影留念。吃中午饭时,工作人员请周恩来去接 ,周恩来接完 回来,快乐地宣布:“毛主席要看越剧,今天晚上请你们到怀仁堂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家听了兴奋异常。事隔多年后,范瑞娟回忆:“负责接待工作的中央办公厅的钟灵对大家说,毛主席看了你们的戏很快乐,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他还代表毛主席请大家到瀛台吃了夜宵。这真是一个不寻常之夜,全团同志第一次进中南海为毛主席演戏,又亲眼见到了人民领袖毛主席容光焕发的形象,都感到无比幸福。〞 1951年8月,范瑞娟、傅全香等东山越艺社成员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接到文化部下达的任务,进京为参加国庆观礼的外宾演出。经过一番充分准备,10月7日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范瑞娟等人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外国使者演出了梁祝。 10月15日晚,为招待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的代表,剧团第三次到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再次莅临观剧。在京期间,范瑞娟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会间休息时,她遇到了毛泽东。对于当时的场景,范瑞娟记忆犹新:“毛主席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见到我便问:‘你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吧?我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毛主席接着说:‘你去年演出我看过,今年又看过。我连忙说:‘请主席多提意见。毛主席接着说:‘你今年比去年演得好。〞 1952年下半年,第一次全国戏曲观摩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主办方指定邀请范瑞娟、袁雪芬进京演出越剧梁祝。上级领导在通知时还明确表示:“毛主席指示,要将梁祝拍成彩色电影。〞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投资巨大,技术和设备要求特别高,拍摄时甚至经历过一次“起死回生〞。毛泽东如此重视,说明他对群众创作精神的尊重,更说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果然,这部彩色戏剧电影1954年在全国公映后,出现萬人空巷、一票难求的热烈场面。既好听又好看的梁祝,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同年7月,梁祝又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国外也掀起梁祝热,外国朋友称赞剧中结尾时的“化蝶〞为“可爱的蝴蝶,奇妙的蝴蝶,幸福的蝴蝶〞。该片荣获第八届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 1955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指示中国代表团新闻处为参会的各国记者放映彩色电影梁祝,200多名记者被这种陌生而优美的文化艺术所吸引,当时主要的国际舆论转了风头:“谁说共产党不要文化?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拍出了这样美丽的爱情彩色片。〞 为了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毛泽东在1956年8月24日接见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代表时指出:“音乐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原那么,也可以用外国乐器,但是总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风格,独树一帜。〞他还勉励大家:“你们是学西洋的东西的,要重视你们,依靠你们。不要学西洋东西的人办事,是不对的。要成认他们学的东西是进步的。但要说服他们重视民族的东西,不要全盘西化。〞 回忆这段历程,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的推动下,越剧梁祝风行全国、影响世界,从而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走向世界打下了根底。而毛泽东“洋为中用〞谈话的发表,更是为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指明了方向。 洋为中用,大胆创新成就音乐经典 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1958年秋,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向全校师生发出“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号召。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最好的作品献给祖国,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此前不久,管弦系的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张欣、朱英6位同学已成立“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尽管在当时,“小提琴民族化〞在学院里还饱受争议,有人认为用小提琴演奏中国传统音乐,不中不洋,难成气候,但系领导给何占豪等同学很大的鼓励,要求实验小组鼓足干劲,尽快创作出一首较大型的乐曲。 何占豪1933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个农民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后转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开始学习小提琴。1957年夏,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专门学习小提琴。 1958年秋末冬初,根据学校安排,管弦系师生前往浙江温州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同时进行慰问演出。在开往温州客轮的甲板上,实验小组成员讨论要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但在题材上,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他们确定了3个备选方案:一是为配合解放台湾的全民皆兵,二是配合大炼钢铁,三是何占豪提出的改编越剧梁祝。这3个选题报给学院领导后,学院党委书记、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学生孟波拍板决定上梁祝。他对其他领导说:“何占豪懂越剧,又会拉小提琴,这个选题有希望。〞他还从专业角度谈到了小提琴的曲调纤细、柔软,适合表现梁祝这样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管弦系党支部书记刘品鼓励何占豪:“要使小提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就必须走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 这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一个冒险的选择。早前,何占豪虽然尝试着写过一个四重奏版梁祝,但这项任务真正压下来后他还是心里没底。在院领导的鼓励下,通过刘品细致的思想工作,何占豪和同学们增强了大胆探索和创新的信心。 何占豪与丁芷诺合作,开始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慢慢地,梁祝爱情主题和三载同窗副题都写出来了,但是小的合奏写好后,大的管弦乐队的配曲他们却不敢轻易动笔。何占豪找到作曲系的陈钢来帮助。1959年2月,他们正式合作。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一些非议。针对这些非议,孟波亲自找何占豪和陈钢谈话,告诉他们:“梁祝虽是爱情故事,但宣传的并不是封建迷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抗争。我们中国革命的任务之一,就是反对封建主义,推翻封建统治,反封建的主题是进步的。〞听了孟波的这番话,两位年轻人坚决了信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成功后,各地电台竞相播放,使其很快成为无人不晓并广泛流传的音乐作品。后来行家们总结,这部作品的影响力表现在它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是空前的中国音乐的顶峰之作,更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在香港电台就“千年最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民意测验中,梁祝入列。 植根群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022年,在纪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50周年之际,何占豪接受采访时说:“越剧是哪里来的?是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尹桂芳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以及一大批琴师联合创作的,他们都是农民的儿女,从小就唱山歌、小调,在农村的文化气氛、父辈的熏陶下成长,十几岁开始到上海闯荡、在舞台上磨炼,这才有了越剧。所以我说梁祝原始的创作者是农民。〞最后,他总结说:“我还是遵从毛泽东思想,文艺要为工农兵效劳。有些音乐形式我们本民族是没有的,比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也不是我们民族的音乐形式,但我用民族内容‘梁祝故事,用民族的音乐语言,这就不一样了。〞 2022年4月,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何占豪、陈钢和俞丽拿代表60年前梁祝首演創作及演出团队上台,领受了由组委会特别颁发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特别荣誉奖〞。5月7日,86岁的何占豪再次受邀到杭州,准备连续3天在杭州剧院和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由他和学生创作的音乐三部曲。在媒体发布会上,何占豪深情地说:“没有越剧就没有梁祝,梁祝是中国农民、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此前,何占豪在各类音乐讲坛上屡次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的过程,但他始终围绕着“文艺为工农兵效劳〞这个核心问题。在2022年杭州国际音乐节的音乐讲堂上,他说:“谁启发我写梁祝?农民。〞讲完这句话,他回忆了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下乡演出时,看到农民听不懂西洋乐,便决心写一首让农民、工人和老百姓听得懂的曲子的历程。“谁教导我写梁祝?纺织厂女工。〞何占豪回忆,当年为了描摹祝英台少女怀春的心境,他跑到纺织厂女工中,跟着她们上戏院,去了解她们真正爱听的曲子。何占豪还幽默地说,他的谱曲是“从一代宗师尹桂芳(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那里偷来的〞。这部作品,最初源于人民群众。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创新,又回馈给了人民群众。 2022年6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何占豪说:“我创作梁祝时的出发点就是让更多老百姓喜欢,让老百姓能听懂。我越来越感到,中国音乐是有魅力的,我们的先辈是有创作才能的。这些美好的音乐都是老百姓创作出来的。几十年最深的体会就是,这部作品是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记者提出一个锋利问题:“有人说,60年来,梁祝的影响力依然代表着中国音乐的巅峰水平,这个问题您怎么看?〞何占豪答:“60年了,梁祝还那么红,其实我并不开心。如果10年能出一个精品,60年可以出6个精品。为什么好的作品出不来?真正的经典老百姓才会传唱。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最好的评委是人民群众。〞 (责编 王燕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