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面
建成
小康社会
历史意义
经验
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和经验启示
齐卫平
[摘 要]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设想,从建成总体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了40年。在继承中创新,在开展中开拓,在推进中深化,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不断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是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接力赛中的一段奔跑,经过起步、发力、追赶、冲刺到达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实现后,党中央将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进军下一个目标的新长征。建设小康社会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的珍贵财富。
[关键词]40年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经验财富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2)09-0003-07
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迎来了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的历史时刻。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大事情,也是向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献礼的厚重礼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深刻认识它的历史意义,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对于我们党继续引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小康社会建设的40年
小康社会建设是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提出的战略设想,从1979年底形成到2022年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历时40年。在为此奋斗的实践中,党中央思想认识不断开展,目标不断清晰,内容不断丰富,实践不断深入,小康社会建设逐步推进的步伐记录了党领导人民“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奋斗足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与他谈话中第一次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小康〞概念出自中国典籍礼记·礼运,是古代先人描述理想社会状态的一个词语,中国人民早已耳熟能详。邓小平用“小康〞来指称“现代化〞有他的考虑,他阐述现代化的话语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的限定词,二是强调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像兴旺国家那样的现代化。前者是从建设性质表示中国现代化的规定,后者是从开展程度表示中国现代化的水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出访美国和日本,他看到兴旺国家现实情况后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差距,因此把“小康社会〞引入中国现代化的理解是一大创造。从邓小平当时表述的意思看,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决不是降低现代化的标准,而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合理设计。习近平指出:“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开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开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阔人民理解和支持。〞[2]20世纪80年代后,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搞现代化建设一个深入人心的根本概念。
1989年邓小平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江泽民接替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践向前开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设计,提出在世纪末实现建成小康水平目标的根底上,“再经过二十年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根底上,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就能够到达第三步开展目标,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这个新“三步走〞战略,把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中的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两步合成为一步,形成以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为时间节点的新两步奋斗目标。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开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了小康水平。这些都是带有阶段性、根本性的变化。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开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开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4]党中央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继续奋斗的目标,意味着建设小康社会延伸为跨世纪的设想,这是继承和开展邓小平理论的创新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到21世纪并深入开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5]大会描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开展的要求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胡锦涛领导党中央团结带着人民群众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先后制定“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坚决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根底〞[6]。党中央对这个历史阶段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根底。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7]中国人民在新世纪头十余年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实践中,道路越走越实,能力越来越强,信心越来越足。
202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接力棒,引领小康社会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伴随,二是从“全面建设〞要求转到“全面建成〞任务。党的十八大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号召,使小康社会的奋斗实践从“全面建设〞目标指向的发动变成“全面建成〞目标实现的行动。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8],擂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战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年一年地进入倒计时。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建设布局上加以定位,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全面开展;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要求全党“一定要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9];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开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引领党和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破解开展难题、增强开展动力、厚植开展优势,要求全党“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开展理念能力和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10];部署脱贫攻坚战,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伍〞[11],“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2],“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13]。这些创新实践开创了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开展和广阔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开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4]
小康社会建设的40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一个整体过程。从建成总体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成三个开展阶段,它们紧密衔接,循序渐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开展中开拓,在推进中深化,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持续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为党和人民事业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重大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是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接力赛中的一段奔跑,经过起步、发力、追赶、冲刺到达圆满收官。一路跑来,党和人民深切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的宏大性。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鼓励中國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表达在把这个初心和使命落实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实际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作为执政履职的责任担当,把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新时代的话语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从而赋予全面小康社会以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全力以赴去实现〞[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1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实实在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变成空头支票,兑现承诺就是让人民的实际生活有更加美好的感受,就是让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更加真切的体认。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诺言,就是向广阔人民群众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强大能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我们党肩负两大革命任务,一是自我革命,二是社会革命。他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着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18]自我革命就是改造主观世界,敢于深挖党自身肌体的毒瘤,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社会革命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引领国家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体人民谋福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党领导社会革命的目标;全面执政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成为党领导社会革命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是我们党领导社会革命强大能力的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革命相结合的要求,“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开展的内在需要〞。[19]小康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使命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证明我们党具有强大的领导社会革命的能力。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示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小康社会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描述词语,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那么具有表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集中表达在它以追求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讲的是开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开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个论述涵义十分深刻,它告诉我们,简单地从总量和速度上完成目标,不能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胜利,开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小康〞就不“全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表达共同富裕的根本原那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局部人、一局部地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富裕是所有人的愿望,是普遍的追求。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历史遭遇使中国人民追求富裕表现为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引领中国人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