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执纪
审查
中的
谈话
笔录
制作
浅析执纪审查中的谈话与谈话笔录制作
关键词 执纪审查 谈话 谈话笔录
作者简介:刘颖奇,民航中南空管局纪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员。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 ki.1009-0592.2022.03.294
谈话是纪检监察机关在初步核实、审查调查等执纪审查工作中常用的工作方式,目的是为了解情况、调查事实真相、获取证言证词等。谈话的最终成果是谈话笔录,其是记录谈话过程的标准格式的文字记录,是重要的证据形式。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那么对于谈话的适用情况、工作程序、相关权限均做出了严格规定,这是谈话工作的根本遵循。高质量的完成好谈话、制作好谈话笔录是纪委执纪审查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谈话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开展、谈话笔录如何制作才能更完善,对于做好执纪审查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谈话前的准备
一是要对已有的书证材料、谈话笔录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概括,对已有证据的真假、还有哪些待搜集的证据有一个根本判断,要特别注意不同被谈话人笔录之间的有机联系,力求形成完整、封闭的证据链条。
二是谈话人和记录人都要提前熟悉案件的有关材料,对将进行的谈话内容进行预先判断分析,明确谈话的目的和要求,弄明白将要谈的事与整个案件有什么关联,拟定好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的谈话提纲,以便有重点地提问和记录,确保谈话中逻辑思维清晰。
三是要对被谈话人的根本情况进行提前了解,在保证不提前泄露案情的情况下尽量详细掌握其个人及家庭根本情况、个人履历、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要对被谈话人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及可能起到的证明作用都做到心中有数。
四是要提前制作预笔录,在预笔录中将被谈话人的主体身份等情况事先填写完成,同时可根据谈话提纲,将需要谈话核实的问题等可以事先准备的文字材料预先填入,供正式谈话记录时修改使用,提高正式笔录制作的效率。
五是要提前准备好谈话场地,在综合考虑案件情况、现有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做到以确保平安性为首要条件的情况下兼顾严肃性、和谐性。
六是要提前准备好被谈话人交接单、被谈话人员承诺书等辅助记录材料,在记录用中事先装好打印机驱动,准备好打印机、打印纸以及印泥、纸巾、笔等工具。
七是如果事先准备缺乏,不要草率的仓促开始谈话,要尽量防止就同一问题向同一被谈话人屡次询问,反复核实,以免引起被谈话人的反感,影响审查调查工作。
二、谈话中的本卷须知
在正式谈话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
一是要树立权威,让被谈话人意识到谈话的严肃性,让被谈话人认识到不如实答复、不配合审查工作的后果严重;二是要确保公正性,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才能得到被谈话人的信任,消除被谈话人的顾虑,防止被谈话人产生抵触情绪。
(二)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执纪审查工作开展的初期对于事件的整体情况把握还不是特别明晰的时候,谈话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情况、搜集信息,因此可以问得尽量宽泛一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以便更全面的掌握信息。如果对于案件认定已经有了初步判斷,那么谈话的策略又有所区别,特别是与涉嫌违纪人员谈话时,从谈话的开头就要特别注意将政策宣讲清楚,帮助对方树立端正态度、配合工作。
(三)在谈话中要及时捕捉被谈话人的心理变化
被谈话人人员范围广,包括涉嫌违纪人员、举报人、知情人等,他们面对办案人员的心态是各异的。在谈话中,谈话人要善于捕捉被谈话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针对被谈话人不同谈话阶段的心理变化,适时改变谈话语气、语调,控制谈话节奏,综合运用政策教育、典型案例教育、出示证据等方法,尽量使被谈话人放下包袱,消除心理障碍,实事求是的答复以下问题,及时准确的提供证据或如实讲明问题。[1]
(四)在谈话中要始终主导掌控谈话
在谈话开始之前,对于怎么谈、怎么问、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心中就要提前谋划好。提问要做到明确清楚,使被谈话人没有推诿的借口;当被谈话人对某一个问题的答复模糊不清、答非所问时,可以坚持问清楚,然后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谈话,也可以先谈其它难以推诿的问题,做到步步紧逼。如果被谈话人把话题扯远了,需要及时把话题拉回主线引导到所需的谈话内容上来,谈话人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2]
三、谈话笔录的制作
谈话笔录作为重要的证据形式,内容直接关乎定性量纪,务必做到要件齐全、逻辑严密。对于谈话笔录的制作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记录人和谈话人要互相配合,形成默契以便谈话顺利进行、记录准确完整
一是谈话人和记录人在谈话开始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对于彼此之间如何配合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谈话人要把所提问题表述清楚,这样既有利于被谈话人答复以下问题,也有利于记录人记录。
三是谈话人要掌握好谈话的节奏,照顾笔录人的记录速度,给记录人留好记录所需的必要时间来整理思绪、录入文字,把主要事实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记录人也要集中精力,快速记录,主动适应谈话人的节奏,跟上谈话的进度。[3]
四是记录人要善于利用时间,例如,谈话人或者被谈话人思考问题的时候,记录入要抓紧时间整理笔录,检查已经记录的内容,如果发现存在没说清楚、语言有歧义等问题,要找恰当的时机及时和谈话人沟通,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
五是记录人在谈话记录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谈话人,可以重复被谈话人的谈话内容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提问,辅助谈话人的谈话。
(二)笔录内容要准确明了
一是笔录要客观准确如实的记录谈话人的问话和被谈话人的答复,要围绕违纪构成要件,记录与违纪行为相关的人物及关系、事件的动机、时间、地点、手段、情节、结果等内容,做到情节完整、行文通顺、细节准确、措词明确,防止有歧义的用词用语。对于被谈话人表述的存在歧义的词语、句子,必须追问确认,请其用无歧义的话语表述或与其确认明确的意思,再记录下来。
二是笔录要做到尽量简洁明了,对于对话中重复啰嗦的语句,记录时可以适当进行提炼,但不能改变原有的意思。对于谈话中偏离谈话主题与核查、调查毫无关联的内容,由于对于事实的认定并无影响,在做记录的时候无需记录,防止笔录过于繁琐,影响阅读。
(三)笔录内容要逻辑严密
一是笔录内容在纵向上要逻辑严密。所谓纵向上指的是同一个被谈话人的谈话笔录的前后,可能是一次谈话,也可能是前后几次谈话。一个被谈话人对于相同事情的阐述不能自相矛盾,如果出现前后说法不一致,必须记录清楚被谈话人对前后不一致情况的原因说明。同时,及时发现被谈话人前后矛盾之处,对进一步深究复原事实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是笔录内容在横向上要相互应证。所谓横向上指一个被谈话人的谈话笔录与其他被谈话人的笔录之间。在多人参与的违纪案件中,因涉及人员较多,由于有人可能刻意隐瞒、有人可能确实记忆出现了偏差、有人可能只参与其中局部环节掌握信息不准不全等原因,容易出现供述不一致。这既是给工作出了难题,但也给抽丝剥茧厘清真相提供了线索。
三是笔录内容与书证材料之间要相互印证。财务报销凭证、工作记录等书证材料与谈话笔录出现不一致的时候要充分重视,要充分利用两者之间关联性,深究造成不一致的原因,复原事实的真相。
四、谈话的结束
当谈话完成之后,要将制作好的谈话笔录打印出来,让被谈话人仔细阅读校对、签字确认等。谈话的结束有几种不同情形均需注意:
(一)正常结束谈话
此时是按照既定的方案完成了谈话提纲中的谈话内容,但也不能匆匆结束、马上离开谈话现场。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笔录做得完善,谈话人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和被谈话人谈一些题外话,在笔录打印前给记录人留一点检查校对笔录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根据情况对被谈话人的情绪进行安抚,特别是涉及供述违纪行为的谈话,被谈话人可能会有比较重的思想负担,要及时通过给予合理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其释放压力。
(二)暂时结束谈话
如果谈话涉及的内容较多、事项较为复杂或者被谈话人有比较强的抵触情绪,一次谈话并不能完成谈话提纲中的既定内容,那么可能需要进行屡次談话。那么在最终完成全部谈话前的每次暂时结束谈话,也不能匆匆的戛然而止。在每次暂时结束时都要为下次还要做的谈话做好辅垫准备,可以向被谈话人提出要求,让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继续认真思考相关的问题。
(三)中止谈话
如果在谈话中被谈话人出现身体不适突发疾病的情况,要立即中止谈话,按照既定的突发事件平安预案进行处置。如果在谈话中了解到被谈话人事先并未反映的不适宜在此时进行谈话的特殊情况,也应该及时请示报告相关情况,合理合规的中止谈话。需要注意的是,中止谈话并不是不再谈了,与暂时结束谈话一样,同样要择时再次谈话。两者的区别是,暂时结束谈话时主要考虑为下次谈话做铺垫,而中止谈话那么优先考虑对特殊情况的处置。
五、结语
谈话、谈话笔录制作是执纪审查中的根底性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简单。要做好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始终做到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那么的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到位,严格按照权限、规那么、程序开展谈话和谈话笔录制作工作;要有扎实的根本功,对党纪党规深刻理解、了然于胸;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与细心。以上这几点也是我们应该要严格遵守的。
参考文献:
[1]孙金全.做好谈话笔录的几种方法和技巧[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05.09.
[2]邱睿,等.纪检监察案件证据收集与处理实用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2.
[3]李朝辉.谈话记录的准备与配合[J].中国监察,2000(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