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困而不惑辨析中国投资与金融疑虑
学习
不惑
辨析
中国
投资
金融
疑虑
研讨
发言
学习困而不惑——辨析中国投资与金融疑虑研讨发言
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转入中低速增长,市场竞争由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国际环境逐渐趋紧,内部高质量开展面临众多挑战,凭过去的经验和理论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当前的问题,困惑随之而来。中国经济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美国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会不会打断中国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国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成功晋升高收入国家吗?如何更有效地吸引高技术产业来投资?如何改善区域营商环境,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如何鼓励引导本地金融机构更好地效劳中小微企业?这些困惑源于实践,但又难以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答案。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的新作困而不惑——辨析中国投资与金融疑虑基于全球视野,聚焦中国市场中的投资与金融疑虑,利用根源思维,结合丰富的实操经验,对上述疑惑给出了专业的解答,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产生“原来如此〞的感慨。
作为曾在地方金融办、现在招商一线工作的政府人员,笔者拜读过黄志凌风险经营——商业银行的精髓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金融危机扰动下的趋势思维帮助银行找方向等几本书,也曾拜访过其本人,就中国经济、金融方面的问题向他请教。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从实践出发,经过深思熟虑、专业研究的成果,其中大量的观点、事例都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共鸣,启发了笔者的工作思路,提高了判断能力,是笔者在与同事讨论工作安排、与企业探讨产业开展的过程所津津乐道的。本书也不例外。
本书一共分为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四大局部,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解答〞的逻辑来组织内容。绪论局部指出全球经济衰退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全球治理功能突然紊乱带来的全球供给链中断或者混乱造成的,中美关系那么是决定全球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效能的关键。美国战略选择的重点必然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中国的破解之道在于前瞻性地构筑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抓住主要矛盾,“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走出独立行情,实现“机遇超车〞。上篇聚焦于两个问题:高技术外资产业资本投资中国最关心的是什么和国内资本应该如何选择投资方向和区域。作者指出要吸引拥有高端技术的外商投资,传统的税收优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政策效果已经趋于弱化,作用不佳,只有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树立“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政府形象,使高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资产得到保护,才能够吸引国际高端技术产业资本死心塌地进入中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对于国内投资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行业小类的细化分析,把握未来具有良好开展前景的行业进行投资。同时,国内产业要淘汰落后产能,去粗存精,但简单地关停又容易造成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作者认为要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市场影响力和运营效率出发,加快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既能起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的作用,又为国内产业资本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出路。资金的流向是决定区域经济分化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决定到哪个区域投资,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活泼程度。因此,地方政府要以智慧政务作为突破口,提升治理能力,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资金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开展。
中篇深入探讨了关于金融领域的几个问题,即怎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和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普惠金融体系以及如何更敏锐地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并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作者认为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绝不能就事论事,要认识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银行传统的信贷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很难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原因,也有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不够标准以及经营生态较差的原因。为此,作者提出银行要回归经营信用的本质,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改变对小微企业评级方式,综合小微企业所处的生态圈来评判小微企业的偿债意愿,同时大小银行要立足各自优势,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效劳,满足更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关于普惠金融,其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可持续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作者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德国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体系,提出了借鉴德国经验重构我国基层区域市场金融效劳体系的建议,并强调了完善征信体系以及农村普惠金融根底设施与生态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当前我国巨大总量金融风险的潜在危害性依然没有消除,结构金融风险的复杂程度仍然有可能继续上升,作者早在xxxx年就提出了“捕捉系统性风险应把握的五个要素〞,指出监管部门的眼光不能只盯在银行不良贷款上,而应该高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中的市场因素以及中小银行可能诱发的风险,同时还要拓宽监管思维,建立对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行为的监管机制,把风险意识贯穿在防范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到达防止风险发生或在风险发生之后尽量减少损失。
下篇那么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未来面临的一系列宏观问题的思考,包括如何应对美国可能发动的金融战?如何防止踏入流动性陷阱、过度福利陷阱及腐败陷阱?如何发现经济长期趋势?为什么要重视财富积累效应?作者指出,美国如果凭借其强大的国际金融优势对我国发动金融战,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极大伤害,对此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把加强金融交易系统建设作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力争极端情景出现时有较大的盘旋余地。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流动性陷阱、过度福利陷阱及腐败陷阱等几种经济社会开展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现象,作者从产生条件、作用机制、致命后果及预防防止等角度深入剖析,认为只有社会各方达成共识、全面评估、慎重选择、积极引导,才能成功跨越,实现社会经济开展升级。关于中国未来的经济运行轨迹,作者认为短期数据无法给出长期增长趋势判断,必须放大时间的尺度,借鉴日本、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开展经验,才能得出结论。他建议中国要专注内需性增长模式,专注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力量支持创新。最后,作者深入诠释了什么叫高收入国家。他认为高收入国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由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人民整体素质、科技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和国际影响力几个方面综合决定的,中国要成为高收入国家,不仅要关注作为“流量〞的GDP,更要关注“存量〞国民财富的积累速度及存量的规模。要重视养老金积累,发挥养老金投资对经济开展的巨大推动效应,同时要认识到黄金货币属性正在逐步复苏这一趋势,加强黄金储藏,引导居民由奢侈品消费向增加黄金储藏转变。
黄志凌有一个我非常钦佩的地方,那就是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直击事物本质的治学态度。他的观点往往给笔者醍醐灌顶般启发,大大地扩大了笔者的视野,丰富了笔者看问题的角度,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比方本书绪论中,关于我国国际化策略,黄志凌就指出,我们不能有一个好东西就马上全球炫耀,然后动用各种力量去推销,试图迅速占领市场,这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应该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先在自己的地盘上悄悄运用,效果出来之后,别人看到这样带来的好处自然会感兴趣,找上门来合作,我们就可以顺水推舟,甚至还可以有选择的支持,增加我们手里可打的牌。这体现了一个学者从事实出发,对现行政策进行辨证反思的能力。又比方,绪论中说到“对于所谓的‘泡沫’问题,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要分析具体原因,不要轻率提出‘挤泡沫’政策措施。新的监管政策出台必须把握时机与力度,同时还要及时调整不合时宜的监管政策,努力恢复和呵护市场信心。决策部门需要合理地引导市场,防止金融市场长期处于疲软状态〞。可以说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政府首要任务的背景下,提出不要轻率挤泡沫,确实是经过认真慎重思考的结果,同时背后有着深厚的专业理论支持,不啻为一股清流。再比方,第五章中,黄志凌提出探索大银行对基层信用机构的“助贷机制〞,实现大银行、基层信用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三方共赢。我们一般谈助贷是指金融科技公司或渠道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或网络资源为金融机构导入信贷客户,而本书讲的助贷方式对我们扩展助贷这一概念的外延,借助这一概念所反映的相互关系创新大小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很有启发。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经营体制下,大小银行业务大量重合,彼此在同一个场地内竞争,很容易造成大银行利用本钱和规模优势挤压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如果将基层信用机构变成大银行的助贷机构,那么二者由竞争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小银行专注经营符合自身特点的业务,更有利于打通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渠道,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限于篇幅不能尽述。总而言之,本书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反复阅读,帮助我们理解当下一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纾解我们的疑虑与困惑,拨云见日,发现趋势与方向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