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239246

大小:22.90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学生 道德 内化 问题 研究
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研究   []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狠抓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道德内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必能开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文章在阐述道德内化根本理论的根底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模式选择和方法途径。  [关键词]道德内化 道德教育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董天菊(1965- ),女,湖北枣阳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湖北襄樊44102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5-0082-02    目前,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是:狠抓道德内化,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关键。学校教育中的“内化〞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内化、知识内化与智力内化。在本文中,笔者拟就道德内化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有所启发。    一、道德内化的根本理论    1.道德内化的含义。大学生的道德、知识与智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最初均不过是一种潜能,必须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并从客观世界获得某些“营养〞之后,这种潜能才会逐步开展,形成大学生的道德、知识和智力。可以说,人的道德、知识与智力,归根到底都是从外部获得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内化下一个定义:凡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都可称之为内化。有内化必有外化,即凡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称为外化。我国清初学者刘智的“纳有形于无形〞,就是内化;反之,“通无形于有形〞,那么是外化。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过程,就是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相互推进的过程。  什么是道德内化呢?简言之,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个人品德就叫道德内化。也就是说,社会道德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它是社会集体向人们提出的种种政治要求、思想标准、道德标准、行为准那么等的综合表达,社会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认真恪守。如我国提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道德。但这些道德不是人们生来就会具有的,也不是人们对它们有了某种认识之后就能“据为己有〞的,只有外部的客体的社会道德通过心理活动转变为个体品德之后,才会使它们成为与己一体的“同化物〞,即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  心理内化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尔克海姆等人提出,其根本含义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杜氏的这一内化含义与道德内化根本一致,换句话说,社会道德诸要素移置于个体品德之内,即是道德内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不少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此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仅以道德内化为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诺尔·布鲁姆等在研究价值(或行为标准)内化中,提出了内化的五种水平,即接受、反响、评价、价值概念化、价值性格化。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那么把价值内化过程划分为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我国德育研究专家鲁洁教授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又把内化过程概括为感受、分析、选择三个阶段,国内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理解与把握道德内化的实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德育内化的一般规律。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开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经历由道德认识到产生道德情感,从道德意志的强化到道德行为的自觉调控这一根本过程。道德情感的产生要有认知作为根底,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就无从产生,或者充其量是缺乏理智的情感冲动。一定的道德认识只有同相应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时,才能激发道德行为的动机,产生推动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心理调控力量,一个学生能否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往往要取决于他的道德意志的强弱。马丁·霍夫曼系统地提出了道德内化理论,他认为,道德内化的标志在于人的道德行为独立于外界压力的程度。即当人们觉得有义务遵守某一种道德标准而不考虑外界威胁或惩罚时,那么某一道德标准便可以被认为已获得内化;而且一个人对外界监督越不注意、越不在乎,那么,他的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高。  3.道德内化的理论依据。道德内化是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亦即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相互作用说便是实现道德内化的理论依据。但在笔者看来,相互作用说未能确定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亦即内因与外因在内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似乎内外两个方面是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的,因此,这一理论在解释道德内化时,只能停留在外表,无法深入其实质。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观点可称之为条件—根据说,它确定了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在道德内化(亦即“内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可以科学地、辩证地解释道德内化过程的本质。据此,笔者以为,条件—根据说应当取代相互作用说而成为道德内化的理论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要随意抛弃相互作用说,实质上,“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并不排斥相互作用。应当说,内因是根底和前提,外因是深化和落实。因此,笔者以为,为了理解与把握道德内化,必须把相互作用说与条件—根据说结合起来对它加以解释。    二、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    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应表达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品德的健康开展。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开展性的德育,它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促进其个体道德的开展及道德人格的提升为宗旨,并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作用和地位。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学的德育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上,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纯客体化地进行灌输。也就是说,在大学的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合作互动关系。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同等的重视与加强。  反思我们以往的德育实践,主要偏差有三个方面:一是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无视甚或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判断与选择,这是造成大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缺乏的主要根源。二是错把手段当目标。哲人曾经说过,人类的最大愚蠢,就在于为了手段而忘记目的。现在的高校德育活动,程度不等地也存在着这种倾向。在许多人看来,把书本上的道德准那么、行为标准宣讲给学生听,并按照所谓的德育考核标准,以量化手段去考评学生的德行,便实现了德育目的。这种片面强调可操作性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德育的品位与质量层次。三是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它的内在需求,德育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所有这些,都与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相背离。  道德教育不能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恰恰相反,它应力求通过开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实现对时代的超越,完善人的个性品质。主体性德育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不是造就传统的机械模仿者,而是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者与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因此,它不仅应重视道德标准的掌握,还应注重开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主体性德育对个体的目标要求是: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并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道德素质〞,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应能在既有的社会标准根底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自主、自觉、理性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提升自己的人格。主体性德育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和一系列社会性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上,全面展示了德育的功能:即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标准,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进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时代的否认。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