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调查
思考
某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解掌握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日,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和取得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统揽,按照中、省、市的要求,结合邻水实际,坚持“产业为本、文明为重、管理为上、环境为辅〞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个新农村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开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开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开展。
截止目前,全县==个新农村重点村完成柑桔栽植====亩,占总任务的==%;西瓜栽植=.=万亩,完成总任务的===%;生猪补栏=====头,养殖家禽======只;农房美化规划===户,已启动建设===户,其中改建=====;,贴砖=====m=,涂料美化=====m=,房屋座脊====m=;新修村道==.=公里,便民路==.=公里,整治塘库堰==口,建沼气池===口,有线电视新增===户,固定 新增===户,新建农民超市、农资连锁店=个,计生室和警务室各=个,正在抓紧建设=个大型规模养猪场和=个大型养鸡场。据有关调查统计,上半年试点村农民通过收取产业开展土地租金、土地入股分红、务工收入、返租土地开展西瓜、蔬菜等可实现人均增收===元。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开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县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开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无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开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标准,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效劳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标准,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缺乏
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根底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农村根底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缺乏。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根底设施投入缺乏瓶颈制约,局部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初中文化程度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那么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缺乏,底子薄、根底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缺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阔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着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开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开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开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效劳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局部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开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开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
三、开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邻水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 网等根底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开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别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开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开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开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开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开展。统筹城乡开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开展、城乡根底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开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效劳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效劳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根底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根底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效劳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平安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开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开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工程,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开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开展〞原那么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那么,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清楚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利用播送、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保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