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教育的形成于发展.doc
下载文档

ID:1233325

大小:31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洋务运动 时期 近代 教育 形成 发展
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教育的形成于开展 马振兴 合肥师范学院 摘 要:十九世纪的60——90年代,清政府内部在中央以奕訢为首,在地方以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为主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建立新式外国语学校、海军学校、科学技术学校,以及派遣留学生出洋等活动。有人对洋务教育持否认态度,认为洋务教育是造就了出卖国家主权的外交人员、政治和文教领域的买办人才和扩大军事武装势力绞杀革命的刽子手,是为中外反动势力的利益效劳的。这种教育兼有封建性和买办性。可说是相当典型的半殖民半封建的反动教育。或认为洋务教育是失败的。这是由其根本属性决定的。因为洋务教育本质上是封建性的,所以,没有也不可能将它作为一项提高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进步的战略措施。但我认为,洋务教育是有明显进步意义的,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从办学目的看,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非是为了帮助外国侵略者;从办学实效看,是有成效的,即第一次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改革,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声,传播了科学技术知识,开创了新的社会风气,培养了中国第一代专业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所以同封建教育相比,“无疑是进步的〞。洋务教育打破了封建教育的一统天下,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不可防止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科举制度,并为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型学制奠定了根底,还对维新运动起了推进作用,“洋务教育以其显著的进步意义而载入史册。 关键词:洋务运动 近代教育思想 新式学堂 留学生 一、 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教育思想的形成 1.1曾国藩“经世致用〞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相关。而在这其中,经世致用的思想作为曾国藩行为的指导思想,自始至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是大胆向西方学习的典范,他是传统社会中比拟切近实务,了解现实的一个人,他看到中国所处的变局,更感到了在中西交冲中的艰难,因此在众多士人昧于“无事那么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那么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的时候,他用经世致用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提出向西方学习,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很有胆识的,这在当时传统的社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随着西学东进拓开门洞,向西方追求真理的道路越走越宽,更为重要的是,他启发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去了解世界,开启了他们近代意识,为后来维新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当然,作为传统士大夫,曾国藩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是有极大局限性的 曾国藩所倡导的学习西方,是在其主观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学习的。虽然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但这不是他要积极地,主动地吸收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他之所以要学习西方,那是因为他受迫于西方人的炮口,是在人家炮口的威逼下做出的极不情愿又溢出常规的反响。这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反响。所以在搬入西方事物时,他还将传统的主观意念赋予之上,曾国藩之所以表现不情愿,正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局限性 所以,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既有时代的进步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 1.2李鸿章“专设一科取士〞 基于“自强〞的需要,李鸿章在引进“制器之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试图推进科举改革,造就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新式人材。 清承明制,取士仍由科举。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无论文武,总以科甲为重,谓之正途。“其余虽能学贯天人,道侔伊吕者,皆谓异路。〞 文科乡会试皆三场,各场试以四书文、五经文、诏、表、判、策、论,三场中以首场为重,而首场尤以四书文为重。乡会试如此,童生院试与生员的岁、科试亦然。四书文亦称八股文,八股言其形式,四书那么言其内容。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坚持“凭文而取,按格而官〞的原那么,企图用功名利禄笼络知识分子,用儒家学说“化民成俗〞,借以稳固封建统治。随着封建制度的愈趋腐朽,科举制度流弊日深。及至鸦片战争前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促使一批忧国之士认识到八股取士导致士子只知诗文而不通中外,“心术坏而义理锢〞。为了遴选真才,以适应时势之变迁、挽救清朝统治的危亡,必须改革科举制度。当时,龚自珍、潘德舆等倡导于下,祁、王茂荫等奏请于上,他们相互照应,要求改善而不是废除科举制度。他们尽管都是封建制度的“补天〞者,但他们讥切时弊,呼吁改善八股取士制度,却使“万马齐喑〞的黑暗王国透露出一线光明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犹如强烈地震一样,撼动者清朝封建统治。严重的“内忧外患〞,暴露了科举乏才的危害,推动着晚清科举改革的进程。早期维新志土和某些洋务官僚成为推动晚清科举改革的主要力量。 与此相照应,李鸿章等一批洋务官僚纷纷上疏清廷,企图依靠皇权把变通考选之制的理想付诸实践。据约略统计,从同治三年李鸿章请专设一科取士开始,到光绪十三年陈琇莹请将明习算学之人归入正途考试为止,洋务官僚奏请变通考选之制的,就多达十五、六人次,比鸦片战争前后增加了七、八倍 李鸿章早年既业八股以窃科第,又着意通经致用之学,前者使他深知八股之害,后者使他关心“尊主庇民〞。他的科举改革思想与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大约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他的侧重点在于变通考试功令,另开洋务进取一格,而不是否认科举制度本身。因此,他一面力争改功令、兴洋学、废弃小楷试帖,一面采取了一些趋就“科目〞的措施。 如果说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是从“师夷长技〞“练兵练器〞开始的话,那么李鸿章推进科举改革的努力那么是以创办新式学堂作为突破口的。因为当时科举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1.3张之洞劝学篇对“中体西用〞的阐述 〔1〕“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开展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防止的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为了应付守旧派的攻击,洋务派采取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认为在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实际上,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中学〞与“西学〞两者应该何为主导,何为附属的观点了。但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才形成一个比拟完整的思想体系。   并且提倡“中体西用〞的也并不都是洋务派任务,但在洋务派运动时期多附从洋务派,为洋务派提供思想理论。“中体西用〞是洋务实践活动的根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2〕张之洞与劝学篇   张之洞,清末维持封建的重臣,是洋务派的代表任务。   他的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1898年,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开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开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2、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3、中体西用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响。 二.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 2.1.兴办外国语学校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涉中,由于语言文字的隔膜,外交损失极大。同时,天津条约规定,以后英法两国送至中国的外交文件,概用本国文字写,仅在3年内可以附用汉文,如遇文词辩论之处,那么以英、法文字作为正义。因此,为了应付这种外交上的迫切需要,清政府批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京师同文馆,不久,以此为样本,洋务派又相继在通商口岸及边关等地,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批外国语学堂,目的是培养本国的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洋务派认为,通过设立外国语学堂,“行之既久,必有正人君子、奇尤异敏之士出乎其中,然后尽得西人之要领而思所以驾驭之,绥靖边陲之原本实在于此〞。随着形势的开展,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人制器尚象之法,皆从算术出,假设不通算学,即精熟西文亦难失之实用〞。因此,他们进一步扩大了外国语学堂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翻译人才、外交人才,也要培养掌握推算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钩河摘洛之方,并能专精务实,得中国自强之道的人才。正如张之洞所说:“本部堂讲求各国语言文字之意,在于培植志士,察他国之政,通殊方之学,以期共济时艰,并非欲诸生徒供翻译之用。〞这样,外国语学堂已非本来意义上的纯粹的外国语学堂,在以学习“西文〞为主的同时,也兼习“西艺〞,扩大了学“西学〞的范围。 外国语学堂对报名学生进行严格筛选,招收年轻聪颖、身世清白、中文功底好、可造就的学生,逐步破除了门第观念,招收不只局限于八旗子弟,凡符合条件者均可报名。这样,既扩大了招生范围,也保证了质量。各外国语学堂在招生名额上没有统一规定,但由于学校规模的限制,学生数量一般不多。   外国语学堂所设课程开始主要为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外国语言文字,后随着形势的开展,办学目标的扩大,又增设了算学、天文舆地、代数、几何、化学、物理、医学生理、万国公法等。有的学堂在专业上也有所增设。外国语学堂以西文为主课,同时兼习汉文,要求读四书五经,甚至有的还要求学满文。这种课程体系体现了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 外国语学堂制定了比拟严格的考试制度,对考试的类型、日期、奖惩等有关事宜都有较详细的规定。例如,上海广方言馆规定,让学生设立读书行事日记2本,平时送交先生考核,月终那么综核。学生除了由教习按月考校课程外,逢端午、中秋、年节,由海关道宪、制造局道宪考核。   外国语学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因此其毕业生大局部充任翻译人员或从事外交工作,也有一局部担任各省新式学堂教员,效劳于教育界。此外,有出国留学的,到交通部、银行任职的,做知县、知府的。具体就各所外国语学堂来说,情况不同。    由此可见,外国语学堂较旧式学堂无论从招生、教育内容、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向近代化迈进了。   洋务运动期间开办的外国语学堂有7所,主要是:   京师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年〕,恭亲王弈奏请在北京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熟谙外语译员的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上海同文馆:同治二年〔1863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仿京师同文馆例,奏设于上海,4年后改为上海广方言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与江南制造局附设工艺学堂。后定名兵工学堂及中学堂。   广州同文馆:同治三年〔1864年〕,广州将军瑞麟仿上海同文馆例。奏请设立于广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并入广州驻防中学堂内。   新疆俄文馆:光绪十三年〔1887年〕,新疆巡抚刘襄勤奏请在省城迪化设立,仿京师同文馆章程办理。   台湾西学馆:光绪十三年〔1887年〕,巡抚刘铭传奏请仿京师同文馆章程,在台北设立。光绪十七年〔1891年〕,被接任巡抚邵友濂裁撤。   珲春俄文书院:光绪十四年〔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在武昌开办,是湖北省最早的一所外国语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普通中学,是为湖北省有普通中学之始 在众多的外国语学堂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师同文馆。它的产生,是中国教育的一次重要变革,中国教育制度史的一个转折点,拉开了中国新教育的序幕。学习西方教育,从此在中国开始变成现实。 2.2.开办科学技术学堂 洋务派创办的外国语学堂、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