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XX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1232849

大小:20.12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青年 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 工程 实施方案 新编
XX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实施,在广阔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中青发[202223]27号)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共青团长安大学第二届团代会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稳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根底,对于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努力培养一大批坚决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的要求和青年的使命始终决定着共青团的荣耀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年,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把广阔青年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自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不渝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国情及形势政策的了解,进一步坚决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组织机构 根据关于成立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暨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长大党[202223]32号),学校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白华副组长:田新民张骞文 成员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党校、团委、学生就业与开展效劳中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校长。白华(兼)。各院系要成立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四、培养格局和培养对象 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分校、院(系)两级实施。 1、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根底性阵地。由院(系)团委(团总支)结合本院系实际,依据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对院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每期培养的学生骨干不少于本院系学生总数的20%。 2、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提升阵地。学校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每年对全校20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8个月的培训,培养重点是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效劳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培养对象需经过院(系)团委(团总支)差额选拔推荐和一定形式的考察公示。 五、培养原那么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效劳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周围学生树立典范、确定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全体学生。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决理想信念。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方案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学习,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要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群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 5、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格外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大学生骨干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有方案、系统性地开展培养工作。 六、培养方式 1、专题报告——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培养对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决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社会观察——利用青马网站的社会观察专栏对培养对象进行正面引导,组织撰写社会观察报告,培养学生骨干独立思考、思辨甄别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红色教育——组织培养对象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观看爱国影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影像材料、重温入党宣誓等,增强学生骨干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4、实践锻炼——组织培养对象到学校、政府机关、社区、企业等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引导学生骨干了解基层、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5、志愿效劳——组织培养对象在学校、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效劳、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效劳活动,引导学生骨干效劳他人、奉献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6、交流研讨——组织培养对象外出访问、参观,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并就就学习、实践、出访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交流,以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多方交流,共同提高。 7、课题研究——组织培养对象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开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以提高观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8、素质拓展——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种专业化的能力训练、素质拓展,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帮助培养对象提高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开展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9、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学生骨干观看教育题材和反腐倡廉题材专题片,邀请学校纪委领导作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帮助学生骨干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廉洁高尚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七、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各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应遵照培养目标和原那么,科学、专业、系统地设置培养课程,并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进行严格的教学和教务管理。可参照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教学和管理大纲(见附件1)作出相关制度安排。 八、保障机制 1、政策保障。各院(系)团委(团总支)要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作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划拨专项经费,挖掘多方资源,争取政策指导。 2、队伍保障。各院系要建立一支包括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3、教材保障。在充分借鉴中央编印的相关理论读本、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根底上,结合大学生骨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需要,推荐或整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社会思潮等方面的读本和学习资料,在不断丰富的办学实践中,建设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品课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科学使用的教材体系。 4、阵地保障。各院(系)要充分发动和开掘各方面资源,在党政机关、事业企业、社区农村、学校部门中建立一批稳定的挂职锻炼基地,为学生骨干提供挂职锻炼时机,在实践中丰富学生骨干的社会阅历,提升综合能力。 5、网络保障。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为各级学院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能力素质、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切实为学员效劳。 6、教务管理保障。建立大学生骨干培养校、院(系)两级种子库,对培养对象逐人建立学员档案,对学员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设定量化指标,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在结业时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不及时参加培训、表现不积极、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学员进行中期淘汰或不予结业。 7、鼓励举荐保障。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优秀学员的选拔、培养、表彰和宣传,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辐射带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要在选拔学生干部、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