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中语文16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下载文档

ID:1228516

大小:17.3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语文 16 太空 航程 课堂 提升 训练 新人 必修
课堂提升训练 筑基达标 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成语。 〔1〕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________的发射架。 〔2〕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_______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3〕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_______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4〕“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经_______了。 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填空题,根据具体语境选用恰当成语,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答案:〔1〕发射架高达100多米,可用“耸入云霄〞“倚天耸立〞。〔2〕形容发射非同一般的意义,可用“不同凡响〞“举世瞩目〞。〔3〕说明毛泽东这个决定的划时代意义,可用“扭转乾坤〞“开天辟地〞。〔4〕说明成功的日期很快便会到来,可用“为期不远〞“指日可待〞。 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括号内的实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1〕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2〕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3〕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4〕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  〕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解析:“托举〞把火箭推动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那么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惊〞那么是使人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法令、政策等〕的意思,但它书面语较浓,后面往往跟“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答案:C 3.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起的作用。 ①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土,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③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④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⑤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⑥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土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⑦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⑧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解析:阅读一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抓语流,即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和词语。语流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也常常是文章主题之所在。此题旨在考查这种能力。 答案:句中列出的这些词语就是本文的语流,“飞天梦想〞就是本文的表达线索,这些句子的反复出现大大深化了本文的主题思想。第一,它从远古时代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第二,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火药、火箭,600年前又有万户飞天的壮举,为着人类飞天作出了杰出的奉献;第三,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在近百年来落伍了,但现在又赶上了世界前列,终于使几千年来的美梦成真。这样,文章就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几千年的民族史、人类史来说明“神舟〞五号升空的伟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飞天梦想〞这个词语虽然反复出现,但也不是全无变化,例如第②句用的是“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第⑤句用“摘星揽月〞,第⑥句改用“‘飞天’故土〞,第⑧句那么是“飞天梦圆〞,由于这些词语的变化使用,使文章活泼而不呆板。 4.2023北京高考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翻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解析:A项“图片与一鸣惊人〞搭配不当;C项“一树树〞与“桃林〞搭配不当;D项“利用……情况下〞句式杂糅。 答案:B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方案〞。 “863方案〞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屡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开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根底——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5.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语言环境来解释词语。 答案:“可能〞是指“863方案〞的批准,给科技界带来了春天,这是以往所没有的情况。“催化剂〞形象说明“863方案〞加快了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的进程。 6.最后一句“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根底——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用“又开始了〞。 解析:关键是联系上文,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 答案:原来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根底,所以,中国又有了向太空进军的经济实力。 7.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搞载人航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析:平时的积累和了解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说出新意和深度。 答案:政治上: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开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开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表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载人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经济上: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必然是谁先开发、谁先获取、谁就受益,这无疑将影响到民族未来的振兴和开展。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载人航天能为解决这个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奠定根底。科技上: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掌握这些世界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强国欺辱。载人航天作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对人类的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装置、伞舱排水和标位等7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利用降落伞稳定再入大气层的返回舱的运动姿态,减低其下降速度,最后通过着陆缓冲等手段保证航天员软着陆;为返回舱提供闪光和海水染色两种标位手段,研制防止海水侵入主伞舱的装置。 808所的葛玉君推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没有着陆缓冲系统,光靠降落伞把返回舱减速到2米/秒的速度,伞的面积必须到达14 600平方米。这样大的降落伞,即使整个返回舱也装不下。 伞系统工作时,先翻开引导伞;引导伞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然后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80米/秒逐渐减到15米/秒。但是,即便是这样,航天员落地也会被礅个半死,怎么办?在返回舱底部安装一个γ高度探测仪,当飞船距地面一定高度时,γ探测仪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的速度减到1~2米/秒。 γ高度探测仪具有精确测量的功能,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管是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来准确测量距地面的高度。但γ高度探测仪也十分复杂。刚在返回舱上应用时,第一批试验下来,葛玉君和队员们全都傻眼了:不仅精度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测量趋势还不对。理论上,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高度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可是γ高度探测仪的实际工作情况却相反。 这样的试验一连做了几个月。从夏天到了秋天,葛玉君等4人一直住在朱庄试验基地。静态试验、动态试验比照着做,可是这两种情况下,γ高度探测仪测出的数据就是不一致。原因何在?一次接一次地试验,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走投无路的葛玉君只好请来专家当外援。专家往试验场一站,几次比照试验下来,便提出疑问:是不是动态试验接头处的一麻袋棉花在作怪?对呀,怎么就没想到是它呢?原来,做动态试验时,怕接头掉下来砸到下面的返回舱大底,所以特意放了一袋棉花用来减震。而静态试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对γ的反射性特别强,所以影响了测量的精度。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γ高度探测仪的脾气算是摸准了。 8.对“γ高度探测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准确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B.能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 C.能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速度减到1~2米/秒。 D.安装在返回舱底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精确测量功能。 解析: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的是“缓冲发动机〞。 答案:C 9.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 B.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γ探测仪指挥点火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就越低。 C.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亦然。 D.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未必。 解析:A项“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错;C项讲反了;D项“反之未必〞错。 答案:B 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葛玉君等人试验内容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返回舱下降速度不同,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的高度不同。 B.在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下,γ探测仪测出数据的比照。 C.在不同季节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D.在有减震棉花与无减震棉花的不同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解析:试验“从夏天到秋天〞是因为测出的数据不一致,并非试验的内容。 答案:C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航天员平安返回地面,是飞船发射成功的最终标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