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教学改革探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考研方向.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专业 医学 方向 教学改革 探讨 考研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教学改革探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考研方向   【摘 要】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的办学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23)07-0087-02   【Abstract】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ofessionals(medical dir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professional’s development form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eacher building.   【Key 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ofessional building Teaching reform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是从医学图书情报专业开展而来的,从最初创立开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开展,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本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凸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地、系统地思考本专业教学体系中各环节的内容,进行一系列专业创新改革,全面提高本专业人才素质。本文浅谈一下对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点认识。   一、确立科学的专业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   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以下简称目录),目录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给出了明确的指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根底、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1]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底和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在确定培养方案时应在目录指导下,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以提高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办学经验与特色,依据经济社会开展需要,以本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充分思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建立适应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充分表达本学科专业的开展前沿,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明确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专业教学方案。   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与时俱进,必须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修改并完善专业教学方案,不断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使教学内容表达经济、社会、科技开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目前,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一般包括根底课、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4个层次。在目录中,开设了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管理学等16门课程为主要课程,并在这些主要课程中,选出8门重要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即: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这8门课程表达了本专业的本质特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要在选择目录中设置的局部课程的根底上,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医学专业局部根底课与专业课,增强学生的医学背景,更好地为医学信息领域效劳。   要积极不断地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创立实践性强、可根据社会开展及时调整的课程体系,并要根据经济社会开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推进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实验与实践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开展。利用网络共享教育资源,广泛使用国家及各省级精品课程,充分利用校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并创造条件与其他高校联合,使学生能够实现跨校选修课程,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上采取“核心课程+课程模块〞的方式,确定最根本的必修课程,其余课程根据性质进行分类,放置在课程模块中,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根底上,可从课程模块中任选局部课程,课程模块中可针对市场需求设置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方向选择时机,为其走向社会奠定根底。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医学信息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无视的重要一环。实践教学是稳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等专业实践方式,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应以理论培养体系为主体,结合就业能力需求,同理论培养体系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实践培养体系。针对理论培养体系的内容,将本专业的实践体系分成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四个层次,[2]在专业教学方案中,安排各个层次的实践环节,每个层次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构建,以满足本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要大力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建立功能比拟齐全、设备比拟先进、软件配置合理的分析与设计实验室,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基地,引入以能力为根底的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教学模式,[3]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学生今后的专业岗位所需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完善知识结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作为专业领域中的引路人,对学生专业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也面临变革。面对这些变革,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变更传统观念,明确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开展的医学信息管理人才,捕捉现代社会对医学信息人才要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将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专业的开展;[4]再次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改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努力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此外,专业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当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聘请的专家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实践知识,这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必要且有益的补充。   实际上,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专业教学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的过程。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知识的社会、快速开展的社会,为了保持长久的开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专业改革制度。适时地形成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要认真探索恰当的课程设置方案,根据“厚根底、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标准,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当然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充分调动广阔师生的创新积极性,不断加强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师生共同努力,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徐建国、逄锦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22(10):74~77   3 龚花萍、沈玖玖.中外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比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5):55~57   4 刘 青、王俐良.中美信息管理学教育比拟与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1):15~1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