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路
危险
路段
排查
整治
工作
难点
对策
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在公路危险路段和平安防护水平低的路段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比拟突出,这是我国目前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之一。为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措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多年来各级交警部门始终把加强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作为事故预防的一项重点来抓紧抓实,由此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不容回避的是排查整治工作艰难,任重道远。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难在哪里,如何才能破解这道难题。笔者结合调查思考对此难题试作浅显探讨。
一、关于目前公路危险路段认定标准的探讨
目前公路危险路段认定标准和督办级别,是以固定值路段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和造成人员死伤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的。如202322年3月至4月XX省交警和公路部门联合开展的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中,省级督办的危险路段标准是: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公路500米范围内发生3起以上造成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或者2公里范围内发生3起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同时具有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特征之一,且技术参数达不到或者超出国家标准的路段。市县级督办路段的事故起数依次递减。
多年来,各方对危险路段认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见解始终存在分歧。在目前这个认定标准中有三项根本条件值得探讨。一是过于注重人员死亡的结果。这个根本条件确定的结果是容易漏掉事故发生次数很频繁,但暂时事故后果未到达既定起数和严重程度的某些危险点段。从科学的角度讲,事故的严重性只是一个结果,有没有人员死亡或死亡多少人,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因素。比方同样的事故在不同环境下伤亡程度不一,一辆大货车和一辆大客车发生同样的事故伤亡多少人差异就很大等等。二是过于注重公路技术参数不合理的因素。这个根本条件确定的结果是容易漏掉事故发生次数很频繁,但公路技术参数在合理数值之内的某些危险点段。因为路只是交通“人、车、路、环境〞四要素之一,受其他因素影响,有些技术参数在合理数值之内的公路点段也事故频发,这些公路点段不加以整改也必将引发重大事故。如某县两处弯道近年事故频繁伤亡多人,驾驶员和群众反映强烈,但公路部门经过实地测量技术参数符合标准,因而没有将其列入危险路段整治范围,在当地引起了争议。三是全国使用同一具体事故起数判定标准是否合理。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区交通环境差异明显,事故发生状况也大相径庭。使用同一起数进行排查,容易造成不同地区排查出的危险路段或者极少或者特多两种极端出现,使得一些地区在排查工作中抓不住重点而流于形势。
因此在危险路段认定标准中,我们不能无视固定值路段内事故多发导致危险性加大的事实。也就是说,在固定值路段内不管它事故结果严重程度如何、公路技术参数是否合理,只要在划定时期内事故发生次数到达较高数值,我们就应该认定它为危险路段或者说事故多发路段,这样更符合危险路段事实,整治起来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那么这个较高数值应该怎么认定。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专家组组长、同济大学教授方守恩研究出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认定方法做出了科学的论证,笔者认为应该适合排查整治实际情况。这是一种概率统计方法。简单地说,比方把100公里道路切成100段,在一定时间内统计每段发生的事故,其中一起事故没有的很少,事故特别多的也很少,发生两三起的比拟多。在数学上做一个累计频率曲线,发现其中一点,这个点的一段很陡。说明超过这个点,发生事故的起数迅速增加,但所占比例不大。而这一点以下,发生频率很高,但事故起数不大。截取上面一段,就是事故多发路段。这种认定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防止人为的定起数,有利于排查出重点路段,同时能够解决我国地域交通平安状况差异大的问题。
二、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存在“三难〞现象
〔一〕排查难。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是一项涉及道路条件、地理环境、驾驶心理等因素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不仅牵涉到交通工程学相关知识和公路各项技术参数,而且需要对各项交通因素组合后的实际效果进行测算和评估。而基层民警中掌握这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可谓凤毛麟角,这就直接影响到排查工作的质量。在以前的危险路段排查工作中,根本上是交警一家唱独角戏,民警们只能依据事故情况和工作经验做出判断。近年来局部地区交警和公路部门联合开展了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较大提高了排查工作的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由于双方工作思维方式不一,排查角度、方法不同,得出了结论也存在差异,如对事故频发但技术参数在合理值内的某些路段是否应该列入危险路段存在争议等,这些直接影响了排查工作的质量和结果。
〔二〕预见难。目前的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根本上是基于某些路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事实以后展开的,属于一种事后补救的工作模式。但事物开展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古语说小痈不治必成大患,许多事情在发生前有着前期征兆,一些路段在重大事故发生之前是已经发生过较多一般事故的,只是没有被及时预见和整治,才导致了后来恶果的发生。因此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将大大增强排查整治工作的社会效益。但如何提高这种预见性,确实是摆在交警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整改难。目前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根本上还是交警一家唱主角,安监、公路、交通等部门只是被动参与。由于角度不同,排查结果往往见解不一,其中缺少一个牵头组织或是协调机制来保障其正常工作的开展和结果的认定。一些地方政府对排查整治工作重视不够,交警部门逐级提交的整改报告上报政府后,分管领导只是正常批示请交通、公路部门予以整改后转送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工作缺乏监督力度。公路、交通等部门出于见解不一或资金落实等原因,整改工程往往积压严重。如某县近年来交警部门排查上报的9处省道危险路段中,公路部门只整改完毕3处。
三、加强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争取政府领导重视,加强部门之间合作。
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是一项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综合整治工作,这项工作要取得实际成效政府领导重视是首要前提,否那么前期排查工作做得再好,后期整改得不到落实整个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多方争取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利用道路交通平安联席会议的平台,建立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解决部门排查意见分歧,及时确认危险路段,落实督办制度,实行综合治理。
〔二〕区分研究地域差异,完善危险认定标准。
上级交管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应当在充分考虑我国地域交通环境和事故发生状况差异明显事实的根底上,区分各地形势差异,研究各地事故特点,研究制定出适合不同地域特点的弹性认定标准,或者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研究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固定数值认定标准,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排查整治工作也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效果。
〔三〕提高民警专业技能,邀请专业人士参与。
提高民警专业技能是提高排查工作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交警部门应当确定一批经历较长、素质较好的民警,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使其掌握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交通流特性与理论、道路交通规划、公路技术参数测算等交通工程学根本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地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同时要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进来,帮助排查整治工作测算评估、参考决策、研究整改,使最后认定结果更加科学,整改方案更加可行。
〔四〕先易后难有的放矢,落实责任逐步整治。
公路危险路段整治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资金投入的综合工作,实际工作中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交警部门在汇总上报时应当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那么提请政府催促相关部门加以整治,按照各自职责范围明确各自整改责任,对容易整治的先行改起,对危险程度严重的重点进行整治,对暂时不具备整治条件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并列出整治时间表,明确整治工作进度,以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注意事故多发苗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交警部门在日常交通管理特别是事故处理工作中,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台帐,加强事故时间规律和地域特点等状况分析和研究,力求掌握本地事故规律和特点。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和群众反映较多的一般事故多发点段,要注意其苗头性特征,对其形成原因要重点加以分析和研究,并联合有关部门提前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六〕公布危险路段情况,提醒司机谨慎驾驶。
对已经排查认定的公路危险路段要及时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广阔群众进行公布,对已经列入整改方案的要公示治理工程、治理单位、完成治理任务的时间等,及时让群众了解知情,做到心中有数,保持警醒。同时提醒广阔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经过上述公布的危险路段时减速慢行,谨慎驾驶,确保平安。
第二篇。山区公路施工保畅的难点与对策山区公路施工保畅的难点与对策前言由于全省国省道出现水泥砼路面大面积破损及数十个被称为“黑点〞的事故多发路段,省交通厅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改善工程〞改造。在实施“改善工程〞的水泥砼路面重铺过程中,认真探讨如何做好施工保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以闽XX县区公路不但车流量大,且道路交通状况较复杂的实际情况为例,为防止重铺路段施工发生严重堵车
现象,以保障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平安,笔者就山区公路施工保畅的难点与对策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山区公路施工保畅难点。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绵延。闽西公路修建于矿产丰富的山区路段交通干扰大,道路状况呈现坡陡、弯急、路窄、山区公路多数技术等级较低,有的还属于等外路,单边路面仅有4.5m,个别路段如汀四线单边路面缺乏2m宽,养护公路海拔最高为1500余m,纵坡最大到达11,平曲线转弯半径最小为15m.且车辆行人混合交通状况严重,仅XX县区就拥有40余万人口,拥有汽车18889余辆、摩托车73000余辆,繁忙路段昼夜交通量达11980余辆次。满载矿产资源通往闽南沿海和出境广东、江西等省的车辆大量超载、超限运输成为公路两大杀手。在单边缺乏5m的路面进行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的状况下,施工过渡路段很难实行双向通行,有的只能单行道行驶。再加上大量的超载、超限运输车辆在行驶中半坡熄火、起步半轴扭断、下坡制动不灵及不服指挥的车辆冲关等现象,时时危及着施工作业人员和交通疏导队员的生命安危,给山区公路施工保畅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二、施工保畅对策:
〔一〕构建组织保障。一是设置全市“改善工程〞工作指挥部。由各设区市政府牵头,各市公路局领导、总工程师、各公路分局主要领导组成。做到全局一盘棋统一指挥,并实行市局、分局、施工班组三级平安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管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全力以赴投入“改善工程〞的保畅工作。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开工前一个星期积极取得当地政府和交警部门的支持,并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介向社会各界告知施工信息,以取得社会各界特别是驾驶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按规定对施工路段设置多级gb5768—1999反光式导向标志和施工警示提示进行平安步控,做好作业区域的平安防围防护,对路面作业人员、施工现场旁站人员、路政人员按规定配给平安反光标志服和劳动防护用品。二是在施工现场设置交通疏导组。协调交警人员和安排路政人员、路政协管员、工地施工员、民工队伍等组成,并配给路政巡查车、 、对讲机、强光照明手电等设备,在施工路段昼夜24小时轮流值班疏导交通。三是设置通车道养护组,抽调民工数人组成。通车道养护组应加强对通车过渡路段及前后路段的日常巡查和养护,确保路面不出现大的坑槽和沉陷,以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四是设置机械保障组。在施工路段两端各配备zl50型铲车、备用拖车、千斤顶、钢索绳、灭火器等以便应急使用,并可联系高速公路或就近车队备用一辆清障拖车随时待命。路政巡查汽车和摩托车每日在通车路段巡回检查,发现问题急事即报,并负责对保畅预案的执行落实。五是设置应急施救组。联系当地就近一家有维修力量的车辆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