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建设方案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1222679

大小:21.8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贵州 丹寨 苗族 服饰 纹样 数据库 建设 方案 范文
天道酬勤 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建设方案 王韵竹 :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丹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了时移俗易的变化,由于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导致于许多珍贵文物贱卖和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通过构建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不仅能对丹寨八大支系的苗族服饰纹样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到达科学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丹寨苗族服饰纹样;非遗文化;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3〕27-0122-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3.27.082 一、方案的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跟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各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这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民间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依托苗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其中在贵州丹寨,聚集了苗族精神图腾的刺绣和蜡染手艺组成了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当地的刺绣和蜡染在中国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门文化传承手艺。这些对于后人研究苗族传统文化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信息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征是非物质特征、生态特征和“活态〞特征。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和变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手艺正在不断的消失、灭绝。因此,全国从上至下都在大力度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此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无疑是对贵州丹寨苗族文化进行保护的最好方式。 二、建设目的 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的建设,是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将丹寨苗族文化最重要的局部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管理。在此根底之上,通过网络途径,将纹样、蜡染、服饰等传承文化向社会进行传播,充分挖掘丹寨非遗文化的价值。 三、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丹寨苗族非遗文化的保存 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口头相传或个人记忆的方式代代相传。这种方式的效果受限于非遗当事人的认知水平,无法保证在传播或传承的过程中能够真实的复原非遗文化的本意。另外,传承人是保存非遗文化的关键,传承人的逝世也就代表着某种非遗文化的消失。利用当前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长久和稳定,也能实现非遗文化的真实复原。 〔二〕有利于丹寨苗族非遗文化的传播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开展,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任何实体文化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保存和传播。这将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的传播,并且传播的受众面更广,让全世界不分地点、不分人群、不分时间,随时随地了解丹寨苗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意味着更好的传承。 〔三〕有利于丹寨苗族非遺文化的价值转化 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他只能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分享,表达出来的主要价值只是族系精神和文化的代代传承。而丹寨苗族服饰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此,将丹寨非遗文化数字化管理、对外传播,与世界共享,就能够衍生出无穷尽的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 四、数据库建设流程 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的建设,按照系统建设的先后依赖顺序可以分为非遗资料搜集、非遗类目管理、非遗传承人管理和非遗资源发布共四个步骤。 1.    非遗资料搜集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非遗内容体系:针对需要搜集的非遗类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数字资料范围进行框定。 确定非遗地址及门类:寻找非遗内容的产生地点,并开展普查。 建立非遗保护清单:在搜集前建立需要搜集的非遗门类及资料内容清单。 收集记录的文本、图片等实物资料:在过程中搜集清单中的门类文本、图片等实物资料。 2.    非遗类目管理 按照标准进行非遗分类管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行业标准,创立对应的非遗工程,每种工程中包含各种富媒体资料〔文字、图片、文档等〕 非遗内容的结构化管理: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提取相关信息,如:支系、地域、性质等。图像资料存储为jpg格式,文本资料存储为.doc、txt格式。 3.    非遗传承人管理 非遗传人的档案建立:搜集非遗传承人的根本信息,包括:姓名、支系、擅长技艺、获奖作品集等信息,形成非遗传承人独立档案。 传承人作品、传习活动关联:将传承人与其相关资料进行关联,将独立数据进行串联,便于一体化管理。 4.非遗资源发布 数据信息入库:将搜集整理好的非遗数据按照固定格式和分类录入数据库进行保存。 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发布:使用微信小程序作为数据库内容的发布平台,易于传播、体量更轻便。 非遗资料的下载:向特定用户开放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的下载。 五、数据库建设方案 数据库平台是指存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软硬件存储系统,将民间搜集调查中的文字、图片等通过数码摄影技术科学全面的记录下来,这些信息是数据库的根底。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因此,数据库是向群众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微信小程序为表现形式,小程序是一种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翻开应用,同时具有出色的使用体验和强大的推广空间。 〔一〕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采用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建设。其中应用层前端展示页面采用标准HTML5+CSS+Javascript开发,并通过微信小程序SDK集成至微信小程序平台。按照微信小程序开发标准,该局部遵循严格的逻辑与资源隔离准那么,仅仅包含页面根本样式与逻辑,且存储于微信小程序后台。纹样数据局部存储于本工程专用的效劳器〔拟购置阿里云主机提供后台与MySQL数据库效劳〕。前端展示页面通过访问后台主机上的效劳程序并由效劳器程序转发实现对纹样数据库的间接访问。 〔二〕微信小程序架构 〔三〕数据架构 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架构分为五大局部,包括:丹寨八大支系、苗族工艺、纹样、现状及传承人。 〔四〕系统功能设计 微信小程序作为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数据库的信息传播平台,其设计对于信息的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直观的功能设置,便捷的交互效果都能一定程度促进信息传播。小程序设计主要以苗族蜡染为主要元素,使用靛蓝、白为主要配色,使用了WEUI进行用户界面设计。 1.底部功能栏 底部功能栏包含系统的五个核心内容,包括:八大支系、紋样、工艺、现状、传承人。 点击功能栏按钮,可以自主切换查看页面内容。2.八大支系 八大支系中包含贵州丹寨八寨苗、白领苗、岔河支系、城江支系、锦鸡苗、雷山支系、南皋支系和雅灰支系的整体历史介绍以及其民族风俗、擅长技艺、特色服饰、特色纹样的内容,用户可通过左右滑动查看八大支系的简介,点击进入具体某一支系查看该支系的详细介绍及相关服饰、纹样、风俗的图文介绍。 3.    纹样 纹样栏目中聚集丹寨苗族常见的纹样类型,页面包含纹样图片展示区域和纹样说明区域。 顶部可以滑动点击查看不同的纹样,点击选择纹样,可以查看该纹样的图片聚集及相关纹样的说明介绍。 4.    工艺 工艺栏目中聚集了丹寨苗族的特色蜡染、刺绣、锡绣工艺,页面包含列表区和详细工艺介绍区,点击不同类别的工艺,可进入查看该工艺的详细制作过程及传说故事。 5.    现状 该栏目主要是呈现当前丹寨苗族服饰纹样保护的现状情况,将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展示。页面包含文献列及文献详情页。 6.    传承人 传承人作为纹样数据的活化石,本栏目主要展示丹寨苗族各类技艺的传承人及其擅长工艺的介绍。页面包含传承人列表、传承人作品、传承人介绍信息。 六、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中是一个核心组成局部,充分利用数据存储、数据展示工具与效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化共享,真正推动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有序化进程。 使用信息技术对贵州丹寨苗族服饰纹样进行数据库建设,既有利于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工作人员更好的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又利于普通同学的学习、传承,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长期保存和保护、世代传承和传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