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处理
群体性
上访
事件
经验
交流
材料
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加快转型、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逐年增多态势,已成为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性问题。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原因分析
信访问题由来已久,古时就有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上访活动。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古今同理、诱因复杂,既有社会变革、利益分配、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又有干部作风、工作方法心态动机等主观因素。归纳一些信访案例,造成群体性上访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不重视,“松〞来的上访。
早在奥运年的时候,各地绷紧“信访弦〞,确保了政局稳定。但奥运会结束后,很多单位和部门犯了“前紧后松〞的毛病,总认为工作出了不少力,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无视了信访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导致信访问题回潮和反弹。
(二)工作不到位,“拖〞来的上访。
很多部门和单位对初信初访处理重视不够,致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有的干部处理复杂敏感问题的能力不强,不敢到第一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绕着问题走;有的干部对群众上访常常以“忙〞为借口拖着不办,今天容许,明天点头,久拖不决,最终导致群体性上访。
(三)责任不明确,“推〞来的上访。
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几个部门协同配合调处是,往往出现“都该管都不管〞的现象,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问题议而不决,最终造成群众重复越级上访。
(四)政策不科学,“引〞来的上访。
主要是一些基层单位出台的“土方法〞不民主、不科学,甚至损害了群众的利益,造成群众为维权而不断重复上访。
(五)排查不全面,“漏〞出的上访。
有的乡镇部门信息预警机制有漏洞,抓倾向性、苗头性、隐患性问题不够深入细致;有的根本不去调查处理,最终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六)报喜不报忧,“捂〞出的上访。
极个别干部不琢磨工作,只琢磨领导,对领导报喜不报忧,领导问起问题来,他遮遮掩掩、信誓旦旦,但在处理问题上有缺乏必要的刚性措施和手段,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事情越“捂〞越大,最终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七)关系未理顺,“顶〞出的上访。
极个别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存在“两张皮〞现象,在关系集体开展和村民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互相拆台不补台、坏事不成事,互相“顶牛〞不顾大局,造成村工作梗阻和开展停滞。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群众大规模上访。
(八)、接待不热情,“激〞出的上访。
有的同志对来访群众缺乏必要的诚心、耐心和热心,甚至说话粗鲁,引起群众的误解和不满而上访。
二、对策及建议
要解决好信访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快信访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按照“重心下移,工作前移〞的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信访工作的内涵,逐步探索具有特色的信访维稳工作新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干部作风“整顿机制〞,解决办事不实的问题。
干事创业,干部作风是关键。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教育引导广阔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要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疏通群众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双向渠道〞。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要坚持领导包案及部门包村活动,面对面地开展群众工作,并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示范引导机制。三要加强诚信建设。高度重视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按时兑现向群众作出的各项承诺,取信于民。
(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解决情况不明问题。
“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一是构建信访排查工作体系。要按照关口前移的要求,定期和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特别是对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敏感问题,要早发现、早介入、早掌控、早解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越级上访事件。二是疏通信息掌控渠道。要加强信息队伍减少,丰富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准确掌握预警性、内幕性信息,并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做到未动先知、一动就知,为领导决策和快速处置问题提供可靠依据。要疏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开展民主议事园、民主听证会、居民论坛等活动,让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意见诉求。三是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坚持就地解决的原那么,实行解决问题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包稳固“四定四包〞工作责任制。要讲求工作实效,对前期已处结案件定期“回头看〞,当前了解关于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经验交流材料第2页
上访人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及时稳定情绪,防止产生重复访和纠缠访。
(三)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机制〞,解决效率不高问题。要稳固深化领导大接访活动,在创新内容、完善程序、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一是狠抓领导带头。继续实行县、市(区)委书记带头、领导干部参与、乡镇部门联动接访工作机制,细化公示、接访、包案、落实四个关键环节,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狠抓事项解决。对能够现场答复的问题,现场予以答复;对一些不能及时办理的案件,可由县联办实行统一登记受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明确责任乡镇和部门,抓好处理落实;对一些疑难案件,召开有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案情分析会,逐一研究,及早解决。三是狠抓督查考核。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领导首接负责制,加强对重点信访案件的督导工作,把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因工作不力发生重大信访事件,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班子一切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多方联动“民调机制〞,解决诉求不畅问题。
按照“党政统一领导、政法综治协调、依托司法信访、部门配套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那么,建立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一是织密“调解互联网〞。在县一级,成立区调解工作联席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在乡镇一级,普遍设立群众诉求中心,依托基层站所,具体搞好矛盾调处;在村(居)一级,设立党员谈心室、法律咨询室等。二是织密“信息情报网〞。依托大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每个社区网格建立信息情报员队伍,对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能够调处的随时进行调处,不能立即调处的及时向网格信息员汇报,由乡镇群众诉求中心帮助协调解决。三是织密“调解联动网〞。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根底性作用,强化行政调解,改进司法调解,在县调解委员会统筹协调下,整合各级诉求中心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民政、法律援助机构等力量,建立起交流联动机制,形成矛盾纠纷调解的工作合力。
(五)建立健全村(居)班子“转化机制〞,解决能力不强问题。
实践证明,信访量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往往是村级班子建设薄弱的地方。要大力加强以村(居)党总支为核心的基层党的建设,夯实基层根底,维护社会稳定。一是选准配强村(居)党总支书记。建立健全村(居)工作标准,对党总支、村委会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明确党总支的核心地位。理顺村级关系,杜绝“两张皮〞现象。坚持抓好后进村班子整顿。要将后进班子治理整顿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对梳理排查出的后进班子,集中力量重点整治,确保收到“转化一个村,影响一大片〞的效果。对个别邪恶势力猖獗、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应逐一分析情况,落实治理措施,靠过硬的手段开辟工作新局面。三是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完善农村党员管理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将党员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强化村级信访工作力量。严把基层党员入口关,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六)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帮扶机制〞,解决用情不真的问题。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五用〞目标要求,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密切干群关系,融通干群感情。一是实打实地替群众着想。在制定政策时,应做到“四个不出台〞:但凡不能使多数群众受益、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政策不出台;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制性措施不出台;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可能引发事端的政策不出台;保护部门利益和少数人利益、与民争利的政策不出台。二是实打实地为群众解难。要想方设法挖掘安置潜力,推广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和“零失业〞社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对生活确有困难并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按程序落实低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的,及时落实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措施,帮其渡过难关。三是实打实地向群众倾斜。根据财力增长状况,逐年加大对社会事业开展的投入,尽快形成与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在资金投入上,注意向偏远地区倾斜,向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涉及困难群众的事业倾斜。要完善统筹城乡的公平教育、社会保障、文化效劳、医疗卫生和科技效劳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实现城乡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