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特色经作发展情况汇报提纲.docx
下载文档

ID:1218790

大小:22.15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特色 发展 情况 汇报 提纲
特色经作开展情况汇报提纲 尊敬的傅厅长、马局长及各位领导: 在我县奋力推进产业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刻,傅厅长、马局长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这无疑是对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XX县区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根本县情和特色经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根本县情 XX县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川、甘、陕三省结合部,有“大熊猫故土〞之称。全县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总人口25万,有汉、回等9个民族,属少数民族散杂居住县。 青川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因“其水清灵〞而始名于唐代。据史料记载,青川为“禹贡梁州之域,周秦氐地〞,从秦汉开始就设置州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阴平古道、景谷道、马鸣阁道横穿县境,中原文化、蜀汉文化和红军文化在此交融。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为青川厚重的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青川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独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环境,形成了青川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山珍资源丰富。是全国生态示XX县区、生态农业试点县、森林蔬菜八强县和食用菌示XX县区,是XX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县、林业基地县、“三木药材〞基地县,盛产黑木耳、香菇、竹荪、蕨菜等山珍绿色食品,素有“山珍之最在青川〞的美誉。 青川有“抬头见森林,俯首拾黄金〞的美誉。水能资源充分。水资源总量达1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0230多万千瓦。森林和旅游资源可观。森林面积22023万亩,森林覆盖率68.7%,是XX省重点林业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毛寨和东阳沟,省级风景名胜区阴平古道,有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矿产资源富集。探明储量矿种有锰矿、铅锌矿、铝土矿、脉石英、饰面花岗石、天然沥青矿等32个。 2023年,全县gdp实现9.41亿元,增长11.9%,创近2023年最好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49.4:19: 31.6调整为45.7: 19.7: 34.6,财政总收入实现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1922元。在认真分析县情、广泛调研的根底上,我们认为,开展滞后、开展不快是青川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加快青川开展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为此,我们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XX县区、工业强县、和谐XX县区〞的总体思路,按照“全党抓开展,重点抓工程,关键看成效〞的工作要求,坚持“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推进产业化〞的特色经作开展思路,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引进力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按照与全市开展水平同步的要求,自加压力,精心研制了十一五和2023年经济社会开展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确保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到达15%,202223年,全县经济总量比2022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到达202300美元以上,建成国家级生态示XX县区、全国特色产业基地县和川甘陕毗邻地区经济强县和旅游大县,根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步战略目标。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8(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0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地开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亿元,比上年增长9.4%。粮经比例调整为44:56,农民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了1922元,特色经作对农业的奉献率达62%。 (一)抓生态特色产业规划布局。坚持科学规划,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一是立足资源抓规划。突出山区特色,围绕生态、绿色、特色等优势资源,规划了15万亩茶叶、2023万亩油橄榄、千吨黑木耳、万亩竹荪、20230万窖天麻等特色产业带。二是围绕规划抓产业。念好山水经,走好特色路,打好生态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走立体种植的路子,初步建成了比较优势十清楚显的产业带,即:“两线一片〞的12万亩优质茶叶带,白龙湖库区8万亩油橄榄产业带,青竹江流域25万亩中药材产业带,金唐路沿线菇类重点产业基地。初步建成茶叶、油橄榄、中药材、食用菌等优质农产品基地17个,面积54万亩。 (二)抓特色经作基地建设。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区、示范带建设。新建500亩以上茶叶示范园2023个、200亩以上山珍药材示范点5个、202300亩以上油橄榄示范基地2个。初步形成了优质农产品基地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格局。探索“鸡—沼—茶〞循环经济开展新模式,全县已开展茶叶12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0.5万亩,全县茶叶投产面积达6.5万亩。今年,春茶产量实现3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2%,实现产值4760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产量85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茶叶基地规模已进入全省前2023位。到“十一五〞末,全县茶叶规模将到达15万亩。木本草本药材累计到达27万亩,实现草本药材产量9500吨,天麻累计到达80万窖,实现产量375吨,已建成全国天麻大县。引进推广段木密植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使全县黑木耳单产较常规栽培提高2倍。今年,全县新开展段木密植黑木耳202300万棒、袋料黑木耳12万袋,袋料香菇200万袋,袋料香菇、木耳栽培累计到达700万袋,202223年黑木耳产量将突破202300吨大关。推广长裙竹荪与玉米间套栽培技术,不仅玉米不减产,而且竹荪收入达4000元/亩,2023年新增竹荪2500亩,累计到达5500亩,产量达370吨。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专业乡、专业村,逐步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已建成茶叶专业乡2023个、专业村41个,油橄榄专业乡5个、专业村31个,竹荪专业乡2个、专业村12个,中药材专业乡2个、专业村7个。今年,特色经作初级农产品产值预计增加7850万元。 (三)抓特色产业化经营。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紧紧围绕茶叶、油橄榄、山珍药材等主导产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工作。培育引进了年加工茶叶500吨的兴汉茶叶公司,支持川珍新上盐渍黑木耳生产线和蓉成“消癌平片〞新药生产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县财政投入86万元、协调贷款202300万元、争取工程资金27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川珍、蓉成2023年新研发产品2个,新增产值4700万元。目前,全县共培育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扶贫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龙头企业拥有总资产9130万元,2023年实现利润996万元,上交税收32023万元,带动基地农户人均增收350元以上。二是做活做好专业协会。以川珍实业公司、蓉城制药公司、兴汉茶叶和四大茶场为龙头,培育了瓦砾、向阳、黄坪、桥楼4个茶叶协会,瓦砾、骑马2个竹荪协会,红光、马公2个中药材协会,孔溪天麻营销协会,三锅乡黄水村、营盘乡白杨村2个木耳协会,乐安、蒿溪、三锅、桥楼等5个植保协会,初步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效劳的完整链条,“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根本形成。2023年,我县为天麻协会、茶叶协会、食用菌协会等投入财政补助资金到达20万元以上。积极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标准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自我效劳机制、优化风险防范机制,使其充分发挥组织、中介、载体和效劳功能,保证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如瓦砾茶叶协会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鲜叶加工、统一对外营销、统一利润分成,协会会员比普通农户人均增收高430元。围绕主导产业已建立各类专合组织29个,专业大户3260户,专业村95个。 (四)抓特色品牌创立。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特色品牌创立工作,一是制定技术规程。制定了茶叶、黑木耳、竹荪等11个产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实用技术水平,到达每个产业都有一支骨干队伍,每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二是积极申报创立品牌。目前,36个乡镇全部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我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通过国家有机茶基地认证890亩。完善了桥楼中河坝、乔庄石元有机茶生产示范区,建立了茶坝乡152亩天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黑木耳、油橄榄获第二届西博会金奖,香菇、七佛贡茶、野生天麻、竹荪获第二届西博会优质奖,“树仙雀舌〞、“明镜碧剑〞两支茶叶获“中茶杯〞银奖(全省共3支)。“剑门关〞牌商标获XX市知名品牌称号。“青川黑木耳〞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白龙水产品到达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在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博览会上,我县农产品获得金奖2个,优质奖4个。农产品质量平安等级的迅速提升,大大地增强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抓机制创新。一是创新产业推进机制。成立了茶叶、油橄榄、山珍药材、蚕桑等产业推进办公室,配备相应的产业干部153人(其中县下派16人,乡镇职能转换安排137人)。坚持县级领导挂联产业,部门划片帮扶产业,形成了部门围绕产业转、乡镇职能围绕产业建、农民围绕产业干的产业运行新格局。二是创新鼓励机制。2023年县本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60万元对川珍公司压缩黑木耳生产线,蓉成制药“尿塞通〞生产线,兴汉千吨机制茶生产线建设进行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支持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专合组织建立风险调节基金。投入48万元对186户大户(业主)直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带动了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开展。2023年,全县新增农副产品加工能力202360吨,新增产值4770万元,大户带动农户6370户,新增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7600亩。三是创新投入机制。按照“企业投一点、民间筹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扶一点〞的方法,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开展资金。坚持涉农工程资金多渠道争取,统筹安排,捆绑使用,2023年共争取各类涉农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开展。坚持把信用乡、村建设作为解决投入的重要抓手,建成信用乡镇2023个,信用村20230个,信用农户到达51280户,信用贷款总额到达2.3亿,解决了农户产业培植自身投入缺乏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积极引进各类业主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全年流转荒山5.5万亩,吸纳民间资金3000万元。 三、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农业场站职工生产生活 (一)增强造血功能,壮大经济实力。我县农业场站瞄准市场,依托资源,大力开展优势产业和优势工程,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实力。今年,农业场站开展袋料香菇5万袋、竹荪7亩、紫锥菊20亩、段木密植黑木耳4亩,预计可实现产值152万元。 (二)创新开展思路,引进业主开发。县鱼种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业主开发了22亩闲置鱼塘;县良种场引进XX县区兴汉茶叶落户建厂;2022年,县园艺场开始建设公墓,已完成了一、二期工程,公墓于2022年投入使用,现已实现收入达60多万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我县对良种场、园艺场、农科所、鱼种站、农广校等旧房33间进行了维修,排除危房21间。良种场规划建设了职工住房3640平方米,目前,根本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十一〞前将全面竣工,这将极大地改善县良种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1、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县已将劳动力技能培训纳入“十一五〞规划,特请求省农业厅对我县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给予工程支持。 2、近年来“宝电〞库区(青川境内)粘虫灾害发生严重,为解决防治难、防效差的问题,我县拟在“宝电〞移民区实施绿色植保工程。同时,我县拟建立和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