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山区
工作者
祖国
60
华诞
征文
寻觅
山区工作者祖国60华诞征文:寻觅老井
水之柔,性之软柔、温柔才阿护了地球绿色植物生命,才哺育了灵性动物的生命。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因为有他无声的滋润,才以世代繁衍。水,人类生命的源泉。见证水之流淌,就看到生命生生不息的延续。
从山区调回老家工作,一时还不能适应是用水问题,从小到大在山区长大,那山区里仿佛有用不完的水,喝的是咕咕流淌的山泉和甘甜的自来水,洗澡有清澈的小溪和奔腾的大河
可回到老家古镇,用水上就变了。古镇虽然当时安装自来水,可是是定时放,而且放的时间很短,一天就那么两三个小时,碰到几天不下雨,有时放出来的竞是黄水荡荡……洗衣服有洗衣机,却非要人工用水飘往洗衣机里舀水。水冈里的水日积月累,没有哪一天吃到的是新鲜的水。由于自来水的水质差,加之它还不能满足全场镇生活用水,所以人们还是喜欢喝老井里的水。
那时我所知道,全镇主要的水井有三口,一口是粮站关帝庙内的深井,二是收花站背后的浅井,还有就是很有名的扬家井了。就这三口井,成了全场镇人主要的吃水来源。粮站和收花站是五、六年代单位成立后才建的,水质一般,水量较小。但还被用到了上过世纪90年代,有点奇迹啊。
历史最悠久,水质也好,水量较大数杨家井了。井是解放前就有的,因为水井坐落在几户姓扬人家的住房旁,因而得名为“扬家井〞。从公路边拾着大小不一剥落不平的石板而上,就是扬家井了。说扬家井是口井,还如说就一个山泉的水凼,有两、三平米大,有7、8十公分深那么大一个小水凼。细细的山泉从岩石缝中挤出,不管天旱下雨,都是那么细细的一股,夏天非常清澈,冬天雾气腾腾,是口冬暖夏凉的水井。
每天最繁忙的时间,就是早晨和中午了,每年最繁忙的季节要数夏天了。夏天天气酷热,用水量较大,一家人煮饭、洗衣、洗澡的水全用扬家井的,父亲一早和诸多人排着队在扬家井担水,一趟二趟地,直到家里的水冈满为此,有时排队的人多了,还只有到其它两口井去担。中午也是扬家井热闹的时候,诸多学生也来到井边洗碗、洗衣服。
夜幕降临,还有人不顾天气闷热,继续担着水。井旁有两三个妇女,叽叽喳喳地边唠叨着,边洗着衣服。在她们不远处,时而几根烟火在忽亮忽暗,男人们光着膀子,旁边都拎着一个桶和盆子,在吹着牛壳子,等待女人们离去,好冲凉。那时我爱和我们镇上的几小伙子,光着上身,怀抱吉它,吼上一曲“我的故土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的周围……〞。好不容易等到她们离去,男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井旁,脱了个精光,霸占到深夜十一、二点。
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是用杨家井水来泡茶,清澈、清香……来的朋友首要的要求就是用杨家井的水来泡茶喝,那才是爽心爽口、其乐融融,面目神怡,安然自得,苦中寻乐……
那时很羡慕城里人,每逢进城开会,看着城里人用着“哗哗〞不断的自来水,几个小青年在一起发牢骚,胆大还在会上向领导反响用水难的情况,有的甚至要求调到城里工作,问题是反响上去了,但是个普遍性的问题。那时候十几个区普遍都是缺电缺水的,经济还不兴旺,经费有限,解决问题要排班站队,打井的问题一等就是几年。
终于,中国的经济开展出现了一个大开展的时期,那是让人难忘的1992年,一个老人掷地有声的讲话,被称为南巡讲话至今在我耳边回荡“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出路……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这老人的声音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如春雷,似劲风再给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翅膀。那时我感到中国热起来了,体制改革也开始了,撤区并乡建镇开始了,真正给农村乡镇开展带来了活力,大规模的建设从那里开始,新的街道、商场、市场、包括单位职工住房率先兴建,从此狭窄的土街变成了水泥街道,商场更大更漂亮了,露天的市场变成了框架市场,职工住房由祠堂、庙宇搬进了楼房,整个老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整洁宽敞,楼房鳞次栉比。
随后,石油勘探队的钻井队来了,在场镇外近两公里的地方钻探,终于在地下三十米处找了清澈甘甜的地下水,彻底解决了古镇吃水难的问题。从此结束老镇靠三口老井和那不洁净,放水只放一两个小时的歪“自来水〞的历史了。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从地下,爬上人们住的六七楼住房,给人们送滋润,清凉……楼顶上绿草青藤,阳台上满姹紫嫣红,真是“春水浇楼阁,红花灿窗台〞让我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时过境迁,苦涩的井水已经成为历史,甘甜的自来水已经成为今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换旧人〞,老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今天过新旧幸福生活的我们,又怎能忘记那“挖井人〞呢。又能饮水不思源呢。
徜徉在故土古镇,难觅杨家井芳踪。那地方已经是杨家漂亮的小洋楼了,再也看不到她原来的身影,我只好在记忆的历史中搜寻“纵里寻她千百度,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的,杨家井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