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张佑君及急诊急症诊治心肺脑复苏一、概述二、诊断要点三、救治措施四、复苏有效指征五、2005年欧洲心肺复的变化六、急症的诊治一、概述心搏骤停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严重致命性疾病的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最严重的心脏急症,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伤而导致死亡。常见原因分类心源性因素:冠心病最为常见,其它见于各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栓塞等。非心源性因素:见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窒息、中毒、严重休克、电击、溺水、呼吸衰竭、过敏反应、麻醉及手术意外等。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猝死急救重在争分夺秒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在成人发生的全部猝死中,心脏性猝死占80%以上。二、诊断要点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2、大动脉脉搏及心音消失。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呼吸停止。4、双侧瞳孔散大。5、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②心室停顿③电-机械分离对于心搏骤停的病人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包括建立人工循环、人工呼吸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直流电非同步电除颤、复苏药物的应用、进一步的脑复苏等,有可能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之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三、救治措施心搏骤停现场应急处理能否迅速准确地采取有效抢救措施是复苏成败的关键,初期急救处理的核心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心肺复术,其中的关键在于:1.有效的胸外心脏压2.电除颤及早期呼吸支持(一)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现场急救1、判断和畅通呼吸道(Assessment+Airway,A)迅速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将病人放置适当体位,畅通呼吸道,使用仰头举颏法,使病人的口腔轴和咽喉轴约成直线,判断呼吸是否停止,是否气道通畅,如无呼吸,即开始“B”。•判断患者的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靠近双耳旁大声呼叫:“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