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基层
民主政治
建设
思考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努力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开展,逐步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政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改革稳定开展。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根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大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维护农村的改革、开展和稳定的大局,保障和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稳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根底。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实现形式是开展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农村事务,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和对自身事务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市场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积极要求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广阔农民的根本利益,坚决广阔农民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进一步稳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底。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人口大国,幅员辽阔的农村,人口众多的农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底。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势头良好,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村开展不平衡、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村民自治为根底,坚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效劳,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开展的积极性,又能在农村基层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保证村民依法自治,引导群众标准有序地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从而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开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开展阶段,农村改革、开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为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开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如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局部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涉农收费工程,取消、免征、降低一些面向农民的行政性收费;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认真搞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修改土地征用补偿方法,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等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这些重大政策措施,迫切需要广阔农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央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直接影响农村的改革和开展。如果有关政策规定、实施程序、办理结果都不公开,搞“暗箱操作〞,农民群众没有了解和参与的时机,那么,中央的政策措施就不可能到达预期效果。只有进一步加大村民自治的力度,扩大基层民主,落实农民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开展。
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对于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绝大多数是好的,他们吃苦耐劳、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开展稳定作出了重要奉献。但不能无视的是确有一些农村干部在工作作风、生活自律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作风简单粗暴、侵害群众利益等,在群众中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到位,村民自治、政务公开等工作不落实,使得农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不能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开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广阔群众对村务民主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才能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的监督,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各项权利,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二、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现状和问题分析
实行村民自治,是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作为党实施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十分深远。有人把“村民自治、包产到户、乡镇企业〞称作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取得的三项突破,也历来被视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成就。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村民自治工程的逐步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现了许多良好的开展建设经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初步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根底。但同时村级组织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村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两委〞班子不和谐,村民自治存在着盲目性,法制化、标准化、民主化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农村基层社会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成效
1、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为主体的村级组织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提高。
近年来,我市各乡镇村组按照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对村级组织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不断提高优化村级组织体系结构。一方面,从1990年开始村民自治试点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委员会、代表大会的组织和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意见,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村党支部产生方法、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施方法等法规条例,依法指导全市基层村级组织的建设。截止到2022年,通过“海选〞产生村委主任361名,村委会委员602名,同时通过“联户推选〞的方式,选举产生村民代表14114名,以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形式推选产生3815名村民小组长,建立健全了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会议、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为执政体系的基层民主执政组织。另一方面,我市坚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位和权利职责,以条文条例的形式确定了各自的作用和职责义务,初步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使全市村组织活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
2、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充实完善。
全面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是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建立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基层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村民选举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不断充实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的建设情况。我市各乡镇村组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村党支部产生方法、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施方法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不断标准村民代表会议的职责、议事程序及内容。在基层村组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的方法,根据党员、群众推荐情况,确定入围名单,选举时严格执行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五分之四和赞成票过半数的规定,最终确定各村组织人选。依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产生的,代表了广阔农民群众的意愿,同时呈现出“一低四高〞的特点:“一低〞是年龄低;“四高〞即文化程度高、党员比例高、新任比例高、致富能手比例高。据统计,新一届村委会班子成员中具有一技之长的到达6000多人,占村委会成员总数的60%以上。
3、以村级工作运行、干部群众行为和各项制度运作标准为根本内容的村务运作体系进一步得到标准加强。
村务运作体系是确保农村各项具体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村级工作运行、干部群众行为和各项制度运作的标准和引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村组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改善干部工作作风,增强群众对村务工作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十几年来,我市通过实施镇务、村务公开,党员干部民主评议、考核,民主议事制度、科学决策机制等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标准村务运作制度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各乡镇村务公开,干部监督等实施比例已达20230%。
(二)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民主选举工作有待提高。民主选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做好农村其它各项工作的根底。目前,随着社会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我市局部基层组织在民主选举中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主选举不标准。选举中存在拉关系套人情,无主见随大流,宗族宗派相争,唯利是图等情况,在选举制度特别是“两推一选〞制度的贯彻落实和工作的因地制宜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民主选举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作用和力度不够。在村级政权组织中推行的村民自治要求建立以村民监督为主体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在选举过程中要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机制的不完善、村民民主意识的淡薄、法制观念的缺乏,使得各方面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三是选民的民主意识不强,随大流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致使许多合格选民无法参加选举,其选举权利和意愿无法得以保障和表达;四是民主选举的制度方面,特别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选举细那么工作方面还做得不够,选举方式的创新性和因地制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村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待加强。民主决策是指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由村民民主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目前在乡镇村组,村务决策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局部基层政权组织和机关存在闭门决策、暗箱操作以及随意性、盲目性等不良施政方式和工作习惯。主要表现为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淡薄,在宅基地审批、方案生育指标分配和扶贫救济物资安排上优亲厚友,村土地征用、资源开发等不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审议,由村支书或村主任说了算;有的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公款大吃大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甚至腐化堕落;有的村干部党性观念不强,政治信仰动摇,参与宗教宗族活动,甚至拉帮结伙等。二是局部农民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差,与民主政治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对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缺乏深刻认识,被动参与甚至是不参与民主决策。三是村务决策措施的适应性和科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论证。
3、基层民主管理方式和适应性有待改进。民主管理是指村里的社会事务、经济建设、个人行为等的管理,要遵循村民的意见,在管理过程中吸收村民参加,并认真听取村民的不同意见。面对不断开展变化的环境和形势,局部基层党组织还是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