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市文广新局
年度
基层工作
总结
市文广新局年度基层工作总结
(一)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效劳水平
1、场馆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
以迎接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检查工作为契机,市财政拨付60万元资金购置了led显示屏、、乐器等,对市文化馆进行改造升级。多功能厅、非遗展厅、艺术创作室等功能室全部建立,设备设施齐全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效劳水平。同时,为给广阔市民提供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将市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报刊阅览室、地方文献室搬入新建社会福利中心大楼,并更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22台,新增各类图书资料3000册,总藏书量到达了11万册。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孙轶青艺术馆、百枣纲目小枣博物馆、泰山体育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效劳场所效劳产品不断丰富,效劳水平不断提高,在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平台
一是投资20万元,在明代文庙建筑群内设立建设“尼山书院〞,使这一古老建筑重新发挥起国学的弘扬和传承的作用。自2023年初建成以来,先后邀请著名书法家张法亭、XX省尼山书院讲师郑谦和、北京大学国学教授张洪泉、市老中医王世奎、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氏形意拳传承人等,在尼山书院开展了国学普及、书法学、国学与智慧、中医养生等方面的授课20场,听众到达3000余人次。每个周末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道德实践、高雅情趣培养等多方面的活动。在暑假期间开展了“诵国学、赠图书〞、“儿童图书跳蚤市场〞等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是按照“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扶持各乡镇、街道先后建立了孔镇镇的孔子文化广场,胡家街道的千童文化广场,西段乡的民俗博物馆,市中街道的五里冢文化广场,朱集镇的“乡村乡恋〞大舞台、市民俗文化街、非物质文化展演馆、大孙惨案纪念馆、寨头堡纺织博物馆、丁坞镇的“农村周末〞大舞台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场馆,充实了文化内涵,展示了文化特色,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3、着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效劳中心示范站点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效劳阵地,我局制定了关于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大院示范点的实施方案,财政、乡镇共投资500万元在全市建设了9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中心、2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大院示范点。目前,各示范点根底设施建设已根本完成,购置的、图书、乐器、服装、移动舞台等设备正在按阶段发放中,预计明年初全部完成发放工作。
4、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市电影公司44支数字电影放映队,到各乡镇、街道,社区(村)放映数字电影12852场;市河北梆子剧团免费送戏800场,周末剧场46场;市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组织举办了“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民间文艺汇演〞、“周末剧场〞、“乡音乡恋〞大舞台等文化活动50余场次,各村级广场舞蹈队、锣鼓队天天开展,城市、乡村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欢乐祥和气象。看节目、看电影、看演出、或者舞蹈、秧歌等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5、文艺作品创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市委、市府重视文艺创作工作,积极鼓励广阔文艺爱好者创作、编排新作品,先后创作了枣乡绘画作品202300余幅,编排了小品驻村干部、买枣、干粮袋、党风说、回家、圆满,相声话、现形记、扶不扶等。
今年,我局通过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组织人员创作编排了大型古装戏曲嫦娥奔月。于9月17日进行了首场演出,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9月24日、25日应邀到北京大观园戏楼进行了演出,期间,我们邀请了北京的局部戏曲界的专家学者,召开了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文艺的讲话精神,振兴地方戏曲座谈会,专家学者们对于的做法和嫦娥奔月给予了较高评价。2023月29日,受中联部的邀请,剧团局部人员赴北京参加了中联部举办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深受中外观众的喜爱。也可以说,虽然未出国门,但是也实现了文艺精品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宣传了的历史文化,传播了地方戏曲艺术。同时,拍摄了系列微电影冀鲁边抗日英雄传,编写出版了50万字的图书抗战那些年那些事,9月7日举行了微电影首映式和图书首发式。这一系列文艺作品的创作,充分展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新风气、新风貌、新追求。
6、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效果明显
3月19日,组织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赴青岛、日照、临沂学习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文化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拓宽了思路,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目标;扎实推进广场舞培训“千人工程〞,培训广场舞文艺骨干202300人、文艺骨干202300名;创办了“玉东教快书〞培训班,培训说唱艺术爱好者20230余名。同时,与山东艺术学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开展等方面提供帮助支持。
(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文物151个,现已全部完成文物普查数据的录入工作;有3处市级文保单位新增为省级文保单位,目前,全市7处省保、9处市保都到达了“五有〞要求;5月份聘请专业队伍完成了对奎台大佛寺的挖掘勘探工作,对奎台大佛寺进行保护性修缮工作规划业已完成。
二是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建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举办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节。积极发动各乡、村基层文化带头人推荐非遗保护工程,及时做好非遗工程的登记和老物件的征集工作;省级非遗申报工作已完成,有望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文化产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建立了“市民俗文化大集〞。为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泼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开展。在朱集镇枣林游客接待中心成立了“市民俗文化大集〞,每逢古历的“三〞日和“八〞日,各种传统工艺、古玩字画、花鸟鱼虫、民间表演、传统小吃等相聚于此,切实到达了寓保护、传承于经营之内的目的。
二是根据市2023年“创新年〞的总体定位,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普通产品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又可促进枣乡文化的传播。先后指导帮助企业生产加工“火枣〞枣茶、生产代表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二十九军大刀〞工艺品,生产“枣木藤椅〞等。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