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创建
生态
活动
会上
讲话
在创立生态之城活动会上的发言
由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与我市联合主办的市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马上就要结束了。3天来,7位国内著名的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给大家作了精彩的授课。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本来是要亲自授课的,因为临时有事,就委托他的助手王景福博士给我们宣读了他自己精心准备的讲稿。今天上午和下午,有12位学员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通过看简报和跟大家交流,我感到同志们对这个研讨班有三点共识:第一,很必要。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之后,很多干部包括领导干部都觉得,生态文明是一个新事物,对它的内涵、外延理解得还不那么透彻,对如何具体操作拿不准,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研讨班“充充电〞,大家在一起讨论,听老师解疑释惑,加深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解,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很及时。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结束刚刚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举办了这次研讨班,而且中间还经历了近1个月的特大凝冻灾害。现在,市里“两会〞刚刚结束,灾后重建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举办这个研讨班,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市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观念,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表达在指导思想上,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三,很充实。大家都觉得,这次市四大班子和警备区的领导同志以及各区(市、县)、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集中在一起,务一务虚、开开“神仙会〞,时机非常难得。各位专家围绕市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个主题,授课各有侧重,内容丰富、精彩。在座同志白天认真听课,笔记记得很详细,有的同志还写了很好的学习心得,前天晚上的讨论也非常热烈,简报都作了反映。昨天晚上,我们还观看了美国环境灾难片后天。在凝冻天气解除之后,我们拿出3天的时间在一起集中学习,大家在知识方面得到很大的收获,在身心方面也得到放松。同志们刚刚在发言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进一步搞好各级干部的培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市委组织部认真研究,把今后的干部培训工作搞得更好。总的来看,这次研讨班办得是成功的,根本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我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讲过,印度的班加罗尔地理与环境跟市区市很相似,我原来准备在春节前后到班加罗尔去考察,看看它是怎样成为一个世界有名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回来以后跟大家讲讲感受,题目就是从班加罗尔的成功实践看市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这个出国考察方案,省委已经批准了,中央外事办也批准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我市发生了一场特大凝冻灾害,我没有去成班加罗尔。凝冻灾害过后,这个研讨班搞不搞,我也思考过。有的同志讲,现在我市灾后重建工作很重,同志们都很忙,是不是推迟一下,或者改用其他的方式。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如期举办。为什么。因为在凝冻天气过后,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凝冻灾害和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之间有没有关系。我翻阅了一些资料,跟有些同志作了交流,感觉到两者之间不仅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就以从特大凝冻灾害看市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题,谈点个人意见。
一、这次特大凝冻灾害天气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今年年初,我国局部省、市、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以及冰冻灾害,很多地方是50年不遇,有不少地方是百年不遇。这场灾害的特点。一是范围广。影响了包括贵州在内的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全国2/3的省份。二是强度大。很多省市的平均气温到达或低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三是时间长。一般来讲,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年平均降雪不超过5天,但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了20多天。四是损失重。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国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元。市区市受灾人口200多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2023亿元,相当于去年gdp的15%左右。
大家公认这是一次极端天气,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次极端天气呢。据气象专家解释,直接原因有两条:一是大气环流异常。一方面,强大的冷空气从北方源源不断地入侵我国南方地区;另一方面,来自印度洋一带的暖湿气流不断北上,南北两股气流在我国南部、西南部交汇,形成了大面积冻雨。二是拉尼娜现象。就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厄尔尼诺是变热,而拉尼娜是变冷。这次拉尼娜现象是1951年以来开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个月累计强度最大的一次。为什么大气环流异常。为什么拉尼娜现象频繁出现。据专家分析,从根本上来说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的联系。具体来说,从全球大气平均状况来看,整体上是在升温,但不是平均升温。由于全球大气能量根本守恒,而大气在不断流动,有的时候一些地方温度特别高,那么另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非常低,导致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现在整个地球都处于极端天气的频发期。在我国遭受这次历史罕见的凝冻低温天气的同时,北半球的很多国家同样也受到极端暴风雪和冰冻灾害的袭击。在中东,1月8日,伊朗遭到2023多年来最大降雪侵袭,北部和中部积雪有55厘米厚,至少造成21人死亡;1月11日,伊拉克也降了20230年以来的第一场雪;1月中旬,阿富汗遭遇罕见的全国范围持续降雪并引发雪灾,一些地区积雪深达2米,60多人死于山区雪崩和交通事故;1月29日至31日,罕见的暴风雪天气袭击了素以气候温暖著称的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国家,像叙利亚和黎巴嫩交界处积雪厚度超过1米。在欧洲,1月17日至18日,强风暴“西里尔〞席卷了欧洲北部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等多个国家遭受严重影响,至少有47人死亡,同时导致大面积断电和交通中断,灾害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都是近年来所罕见的。在北美,2月22日,暴风雪袭击了美国东北部地区,202300多架次航班被延误,纽约市区积雪厚度达15厘米,而市郊的一些地区到达30厘米。
实际上,这次北半球遭受的暴风雪灾害,不过是由气候变暖而引起的极端灾害天气的一个例子。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带来强降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联合国赞助的比利时灾难流行病学研究中心(cred)今年1月18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因全球暖化带来的洪水、旱灾、暴风雨和热浪等极端气候变化的天灾,去年曾影响全球近2亿人口。英国伦敦智库机构国际战略研究所去年9月12日发表报告称,气候变暖会导致重大自然灾害增加,进而引发粮食减产、疾病流行、水资源匮乏、人口被迫迁移及国家间争斗等问题,危及人类平安,如果不加以控制,“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
那么,气候为什么会变暖。专家研究说明,最主要的因素是两个。第一,由于人类活动、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一些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功能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大量存在,阻挡了地面上散发的热量,使它们不能散发到太空中去。就像一个“暖房〞、一个“罩子〞、一个“大棚〞,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第二,森林资源大幅度锐减。昨天上午,国家林业局新闻办主任曹清尧同志专门讲了森林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多了。由于大量砍伐,全球森林面积迅速减少。目前全球森林总面积只有40亿公顷,恰巧是50年前的一半,而且每年仍以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特别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东南亚、非洲大陆三大世界热带雨林集中地区,森林在以每分钟40公顷的速度急剧消失。一方面是增加,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大幅减少,这一增一减,就造成了地球变暖。
那么,二氧化碳是谁排放的呢。是我们地球上的人;森林是谁砍伐的呢。还是我们地球上的人。所以,这种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所造成的恶果。发生凝冻灾害怪谁啊。怪我们人类自己。大家都知道恩格斯讲的一句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次肆虐北半球大局部国家和地区的极端性灾害气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肆无忌惮破坏生态行为的无情报复。所以,我们平常讲,要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这还是一句空话吗。
去年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后,全市上下是普遍高度认同,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如果当时有同志认为生态文明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属于标新立异的话,那么这次凝冻灾害就是老天爷给我们上的一堂活生生的生态文明课。老天爷不是我能请来的。如果有同志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离市区是不是远了一点,目前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增长问题的话,那么,去年12月29日全会结束之后仅仅15天,就发生了特大凝冻灾害天气,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难道还不紧迫吗。我看了影片后天之后,与大家一样感到非常震撼:第一,影片中描绘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在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从而成为一场大灾难,这与我们这个冬天的经历是何其相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记得非常清楚,1月11日,市里几位领导与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同志在一起座谈,那天阳光灿烂,到1月12号,气温骤降了近20度,然后就是凝冻期,这是很罕见的。我问气象部门的同志预报了没有,气象部门的同志说,预报是预报了,但是没有预报降温这么快、幅度这么大。第二,影片中讲的冰灾成因,和这次凝冻灾害的原因如出一辙,都是拉尼娜现象引起的。特大凝冻灾害的事实逼迫我们成认,市区不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子真是不行,而且不抓紧推进也不行。
也许有同志要说,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预防极端灾害天气的发生,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市区一个地方的力量是不是太微缺乏道了。我们在这里保护,别人却在那里排放,我们的保护有什么用呢。同志们,如果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这么想,都没有“环境觉醒〞、“气候觉醒〞的意识,那“公地悲剧〞就真的要在全球上演了。我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讲过“公地悲剧〞这个生态学上有名的例证,有的同志可能忘了,我这里再给大家讲一遍。有一片公共牧场,向牧民开放,假设有2023个牧民,每个牧民可以养2023只羊,这个公共牧场能够承受20230只羊。但其中有一个牧民为了生活好一点,想养20只羊,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都养20只羊,就会有200只羊,最后的结果就是草地不堪承受,草被吃光了,羊没了,牧民也都因为没有羊而破产。遏制全球变暖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如果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人都像牧羊人那样,不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那人类必然走向自我消灭的道路。因此,在遭受特大凝冻灾害袭击后,全市上下痛定思痛之时,我们一定要真正落实科学开展观,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使生态文明真正入脑入心,成为一种信念、一种立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把生态文明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重要参照系,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极端灾害天气出现作出我们的一份奉献。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整个人类。
二、这次特大凝冻灾害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教训
凝冻灾害天气已经过去,“抓重建、保民生〞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但是一个多月的抗灾救灾,经常还会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一幕一幕重现,有些场景真是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凝冻灾害过后,我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同时我们也屡次要求开展总结反思。这一段时间,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同不少专家、老领导、老同志进行交流,也搜集了包括网民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大家对市区的抗灾救灾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我们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总结经验教训呢。第一,这是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的需要。中央对总结这次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教训是非常重视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专门讲,在认真抓好抗灾救灾斗争的同时,要认真总结这场抗灾救灾斗争的经验教训,对在新形势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