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政协
委员会
关于
技能
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
建议案
政协委员会关于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建议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围绕中共市委八届七次会议提出的“要把我市建成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的奋斗目标和乌昌地区“十一五〞规划有关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内容,根据市政协十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决定,市政协组织局部政协委员和有关人员对“我市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职业教育的开展与政府阶段性政策导向、本地经济开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市各类职业学校自1996年9月1日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对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促进地区经济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快速开展的市场经济很不适应。为此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政策研究和开展战略规划。
1、早日制订出﹋市职业教育开展规划、乌昌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通过对经济社会、人口开展趋势和人才结构需求的科学分析,制定出既符合宏观趋势,又满足微观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开展规划,提升我市对技能人才吸纳的竞争力,完善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储藏;
2、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职业教育工作协调开展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联系会议制度,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等专业人士以及其他相关专家参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指导评估委员会,统筹规划协调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建立我市对技能型人才的吸引、留用、鼓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待遇的政策上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倾斜,切实扭转人们轻视技能型人才的传统观念;
4、发改委、财政、统计、人事、劳动、就业部门要建立调查研究平台,宏观调控,不断把握技能型人才的动态开展规律,并在地区内合理流动。
二、创新完善对技能型人才和用人企业的鼓励机制,优化使用人才培养资金,增强技术岗位的吸引力。在制度建设上应创新优化鼓励政策:
1、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逐月获得政府对学费的报销补贴制度;
2、建立企业使用技能型人才获得政府补贴或其他奖励的制度;
3、建立企业中师傅带徒弟获得政府补贴金的制度;
4、建立技师社会化考评制度和紧缺工种技师考评社会化资助制度,对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由政府专项资金分别给予资助;
5、建立技能职务与专业职务对应待遇标准制度,受聘在相应技术岗位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分别享受本单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
6、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职工技能培训和经费使用监督机制,确保培训经费的一半用于一线工人;
7、建立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企业—学校合作机制和外来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流通渠道,鼓励企业向国内外聘请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对被聘请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住房、落户、医疗、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鉴于技能型人才的酬薪和福利待遇明显低于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实际,“十一五〞时期应在政策和制度上,着重保障和提高技能人才的酬薪和福利待遇,并与技能水平挂钩,在增加技能型人才培训时机,提高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改善工作环境和畅通晋升渠道等方面制定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鼓励政策。
三、开发技能型人才的存量资源,拓宽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渠道。建国以来,各级政府对﹋地区的制造业开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培养了相当规模的配比合理的各类制造业技能人才。随着上世纪国有企业经济体制的转型,这局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大多数转行散失了。由于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其中很多人由劳动力财富变成了就业困难群体。对这些技能型人才的存量资源应充分挖掘、开发,作为补充高技能型人才的来源。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新闻媒体等部门齐动手,发起一场技能型人才“回家〞活动,在﹋地区成立技能型人才信息库。通过宣传、原国有企业职工档案普查、社区人员摸底登记、个人自动申请等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邀请身体状况允许、本人愿意的技能型人才进入人才库。对这些技能型人才经过“充电〞式再培训,鉴定为技师和高级技师后,将其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员引入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其余由政府提供补贴向企业推荐,担任技工师傅。
四、加大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改造、创新力度。
1、改革办学体制,理顺管理体制,加大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与统筹力度。探索引进非公经济投资,合并市属跨系统行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使分散的资金、土地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培训的理念。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市急需的制造业专业技能—智能混合人才,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升,增强其科技含量,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和品德修养,加快校企联合、定单培训、产教结合步伐。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对有这种开展前景的企业和开展前景良好的职业学校领航者,政府应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同时重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作。
3、创办一所对所有学校开放的职业技能实习训练中心(公共实训基地),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为所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费用低廉的实习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实践平台,发挥公共实训基地在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效劳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五、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采取政府主导,多渠道投资,多种形式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方法,确保国家规定的用于职业教育开展的教育附加资金落实到位;调整教育经费结构,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的作用;用好再就业教育培训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建立按月统一征收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年底根据企业完成职工培训的实际状况进行报销补贴的制度,切实落实国家对企业培训技能型人才所需经费允许按比例税前列支的相关政策;建立起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兼顾到举办职业教育的各类型、各层次办学单位,尝试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事业开展的总体规划,与公办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学生待遇等方面同等对待。根据国外经验,高新技术企业单位教育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高达2023%以上,建议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销售收入的合理比例提取,逐步增大职业教育资金的积累速度和积累量,完善职业教育筹资新体制。
六、改革职业学校用人制度,给学校更多的与政策相匹配的用人自主权,完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在已实行的全员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的根底上,进一步放宽和创新专业教师的准入渠道,采取更灵活的人才引进方式,大力引进不同身份的“双师型〞教师,建立统一的职教教师职称评定体系,突出技能水平的评价比重。对行业技术能手进入职教教师队伍制定职称、待遇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七、加强各种媒体对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宣传报道。报纸、播送、电视要加强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采编报道,使人们树立“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同等重要的观念,造成一种尊重技能人才,尊重一线艰苦行业人才的社会舆论气氛。加大对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从科教兴国、振兴民族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树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气氛。定期开办职业教育及技能型人才论坛,采用政府搭台、重点企业投资、政府企业出题、专家学者和技能型人才“登台演出〞的方法,共同研讨﹋地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发、使用方面的好政策、好制度、好措施、好经验和好做法。
八、发挥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的作用,打造我市人力资源专用效劳网络系统。充分利用政府掌握全社会80%以上信息资源的优势,把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信息加以筛选、聚合、拓展,定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政府要健全完善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专业化就业培训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和程序化的评价反响系统,以提高本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能力和主导效劳保障能力。建立专用网络,在人才招聘、人才效劳与疆内外人才交流、人才培训方面与各地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不断提升我市的人才管理水平。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