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技术创新
情况
汇报
材料
技术创新情况汇报材料
一、我县技术创新情况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大力实施“科教XX县区〞战略,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工作,使我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全县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20屡次,开发生产新产品60多个,完成了30多项科研攻关和工艺创新,引进农业新品种20多个,同时创立了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即中包富思特集团技术中心和中盐宏博集团技术中心,并以列入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之一为契机,形成“一园、三带、四大板块、八大基地〞的农业新格局。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观念创新增强了我县技术创新能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几年来,我县先后调整充实了科教XX县区领导小组,由县长亲自挂帅任组长,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把技术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各行各业更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我国参加wto的形势要求,不断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并且强烈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开展之本,只有加强技术创新,企业才有不竭的开展源泉和动力;只有加强技术创新,企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本钱;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真正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制度创新增强了我县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工业企业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制工作的全面稳步推进,我县有的企业改制以后,企业及经营者的经营压力普遍增大,开展意识、风险意识普遍增强,技术创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由“要我〞变成“我要〞,成为大多数改制企业的自觉行动。调查显示,越是规模稍大、经营状况稍好、主导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越重视技术创新,如县挂面厂改制后正在科研攻关“小麦制粉中提取小麦胚〞技术,寻求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系列产品;越是技术人员稍多一点,经营者从事过技术工作的企业,越注重技术创新,如县化肥厂开发的“生物质造气型煤〞,不仅自己使用,而且向其它省市兄弟企业转让了该技术。
二是农业企业技术能力增强。我县大豆蛋白产业的龙头企业被美国杜邦公司整体收购后,我县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蛋白产业。采取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提供良种、保护价收购的契约经营方式,由杜邦云梦蛋白与全县12个乡镇签订大豆收购协议书,建成6万亩优质大豆基地。充分发挥杜邦公司的技术优势,开发新的产品,抢占国际国内大市场,尽快建成亚洲最大的植物蛋白生产基地。同时,我们以美国杜邦云梦蛋白为窗口,加快我县外向型农业开展。充分发挥杜邦公司的桥梁作用,不断引进资金、人才和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加快农业开发,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充分利用杜邦公司的庞大国际市场网络,使我县的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
3、产品创新增强了我县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我县工业企业普遍突出产品创新重点,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中包富思特集团开发的“镭射压印基膜〞、“镭射压印直接转移膜〞2个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聚丙烯合成纸〞、“cpp耐高温蒸煮膜〞、“真空镀siox薄膜〞3个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22年在县科技局的指导下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县德力电机公司开发了“3kv高压电机〞,云梦棉纺厂开发生产了“开开心太阳能热水器〞,县玩具厂开发生产的“电动玩具〞等60多个新产品,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开展的后劲。
二是我县农业部门打造绿色品牌,建设湖北蔬菜大县。一方面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创立县的机遇,大力开展无公蔬菜的生产,引进新品种30多个,全县蔬菜专业种植面积开展到27万亩,其中无公蔬菜生产基地到达2.5万亩。另一方面向蔬菜深加工、精加工方面开展,培植龙头加工企业2023多家,开发生产净菜、腌制菜、泡制菜、酱制菜和蔬菜面条等产品,蔬菜加工率达30%。通过股份合作,契约经营、技术效劳等方面,网络全县所有蔬菜加工企业和蔬菜经销组织,统一打出“天梦〞无公害蔬菜品牌,在北京、郑州、武汉、宜昌等一些大中城市超市开设专柜销售。
4、工艺创新增强了我县企业的开展的潜力
近几年,我县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不断加强生产工艺创新,降低生产本钱,提高效益比重,这也是向技术要效益的最直接途径。如中包富思特集团通过对一、二线的技术创新,使一线由设计生产能力3000吨提高到4500吨,将二线由单层共挤改为三层共挤,产量增加5%,2条线扩大了企业产品生产范围,共提高产能1800吨,每年多增产值2022多万元,产品一级品率都提高到95%以上,这2次技术创新分获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中盐宏博集团45t/h外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卤水地下净化工艺研究开发,县化肥厂引进节能技术对有关工段进行技术改进,县德力电机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对小型电机进行扩能,县云龙包装材料自行研制出生产设备,开发生产出了处国内先进水平的“激光防伪不干胶金拉线〞等30多项工艺创新,为我县工业企业增添了强劲的开展潜力。
5、优惠的科技政策支持增强了我县的技术创新能力
这方面,县科技局在摸上情,熟下情的根底上,近几年来,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83项,经过不懈努力,从国家、省争取立项的各类科技方案工程49项,命中率59%,落实科技贷(借)款13960万元,无偿拨款82023万元。2022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至46个,新产品产值率达22%,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77%、280%、3.3%。为我县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注入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我县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沿XX县区与兴旺城市相比,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人才缺乏、资金缺乏、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普遍短缺
进行技术创新往往需要相当的资金保障,但我县企业有些因其规模小,资信等级普遍不高,贷款难,直接融资更难。有些工程以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即使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资金支持,也毕竟是有限的,企业自筹局部如果难以到位,就很难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2、企业技术创新定位有失偏颇
我县乃至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起步较晚,创新能力也较弱,往往在技术创新定位上不准,一般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创新与高新技术相提并论,存在“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面对创新不敢为,或不肯越雷池半步,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甚至长期处于停滞中,产品长期清一色,年年老一套。即便是搞一下,也偏重短平快,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开展。另一种那么是不屑于小产品的创新开发,更不注重企业的小改小革,认为小产品本小利微,小改小革成不了大气候,盲目攀高,一味追求高科技,大工程,结果是大的搞不上去,小的没抓住,贻误了企业开展的良好机遇。
3、技术创新人员的利益难以落实
这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没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主体,许多企业的科技人员搞技术创新还主要是靠分配任务,靠自觉奉献;不少企业的科技人员还是吃“大锅饭〞,拿固定工资和平均奖金,技术创新的实绩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给科技人员带来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收益和相当的各种待遇。有的企业虽有鼓励措施、奖励政策,也有些难以落实到位,严重压抑了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主要对策
1、进一步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营造环境
我县比邻武汉,是武汉信息辐射区的第一站,我们要利用大武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融入武汉城市圈,为我县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优良环境、找到技术依托。一是采用多方入手的方法,组织有关乡镇和部门以及2023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分头到武汉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咨询、招商引资等科企联姻活动。二是有针对性地邀请武大、华中科技大、华农大等有关院所的科技参谋到我县企业、基地考察、实地开展科技指导和选择科研课题。三是积极组织企业与武汉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联合开发科技攻关工程,让科企联姻取得真效果。
2、进一步引导企业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在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引导企业特别是要让企业及其经营者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并真正把技术创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2、进一步引导企业切实为技术创新加“薪〞
技术创新投入是搞好技术创新的前提和根底,要进一步引导和标准企业建立起比较科学的技术投入制度。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不断加大自有投入,提高企业科技投入指标和力度。要在技术创新中进一步发挥更加积极的行政作用,想方设法为企业谋求金融信贷支持以及国家、省科技部门的优惠科技政策和资金扶持。要进一步加大县级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力争到达国家规定的按当年财政支出的1.1%的目标。通过不失时机地给企业技术创新加“薪〞,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炉火〞越烧越旺。
3、进一步引导企业构筑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
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和完成者。要进一步帮助引导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环境,使经营者真正从一定高度上认识和鼓励技术创新,容忍失败,并与技术人员一起形成对失败的共识,在共识上共进,要进一步引导和标准企业的利益分配行为,形成一种既有利于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又有利于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利润的良好分配机制,并切实落实到位,增强企业的开展后劲。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