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doc
下载文档

ID:1207614

大小:12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信息 技术支持 小学 数学 教学策略
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略 王务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科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而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问题导向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发展数学思维非常重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变化提供了可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创新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比较好动,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则显得非常关键,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来。1.运用多媒体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出与主题一致的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维的养成。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情境”“协作”“对话”“建构”四个方面,这与建构主义理念一致,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可以通过交流、协作,奠定知识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尽量把信息技术手段与生活进行关联,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呈现的主要方式是多媒体课件,它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将多种素材融合到课件中,创设形象、逼真的信息化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创设生活化、信息化相统一的情境。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运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相关的信息化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2.运用信息技术设计问题导入方式 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采用问题导入策略,调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探究思维的提升。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挑战性,注意问题的渐进性,推动学生进行思考,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做好问题提炼。问题导入策略中,问题的设计和提炼很重要,老师把教学内容有价值的部分转化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是教学内容中重难点的体现。(2)做好问题提示。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老师要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和提示,以强化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问题的解答,提高学习效率。(3)做好问题情境分析。通过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来,然后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多样化和形象化,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让学生产生新鲜的体验感,运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协作交流的能力。1.教具的运用要综合化 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化,以利于学生接受,在教学数学中老师会用到多种教具,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综合运用教具,能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问题,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利用信息技术做好知识转化 在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做好转化,通过已知的条件对未知条件进行转化,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积的计算,可在原来学习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媒体技术完成转化,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起着媒介的作用,能让转化过程变得直观可感,起到了很好教学辅助作用。三、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方式的教学,最终要通过评价得到肯定,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发现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在教学中的完成情况,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双向获得了发展,或者存在什么问题,则要发现问题,弥补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尤其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评价变得更为直观和可操作性强。1.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总结、评价、反思这一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能有及时的反馈,比如一节课结束之后,可在屏幕上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收获?”“你能在生活中举出类似例子吗?”这类看似简单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2.整体评价 学生的整体发展是当前教学中追求的主要目标,一节课完成教学内容之后,老师要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做一次评价。可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根据回答情况做出评价,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判断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在教学中,老师要很好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冯玲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编辑 杜元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