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金融应对创新政策运行.docx
下载文档

ID:1203468

大小:18.2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金融 应对 创新 政策 运行
论金融应对创新政策运行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金融创新风潮,使得各国中央银行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开展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实施都造成了冲击,提出了挑战。分析了金融创新下货币供应、货币需求以及货币中介目标的新运行。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需求货币供应货币政策 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创新,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金融一体化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市场为载体,以利率为传导机制,影响中介指标从而影响企业、居民的投资、消费行为,最终实现这个政策目标。 1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1使得货币需求收入有变小的趋势 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市场高度兴旺和证券化趋势,使得介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它们提高了持币的时机本钱,从而人们增加非货币性的金融资产,银行甚至出现“脱媒〞现象,由此,人们对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 1.2使得利率弹性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证券化促进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市场效率提高、资产流动性增大,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人们会缩小交易需求量,扩大闲置余额,从而使时机本钱变量发挥作用的空间扩大,增强了货币利率弹性的作用。 另外,交易性货币需求要受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决定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具有可预测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2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1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证券化趋势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开展,强化了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其主要表现为:金融工具创新可以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大量可供买卖的工具,使中央银行吞吐根底货币的能力大增;金融机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进行资产组合调整中日益依赖公开市场,其积极参与市场买卖在客观上配合了中央银行的操作;微观经济主体对各种经济信息、动态和金融市场行情的关注度增加,有利于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布明确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微调。 2.2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2.2.1使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重视程度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创新使利率的决定性因素复杂多变,例如,确定一个利率的上限主要是为了抑制需求,但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创新工具却把利率推向了这一高度,于是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混在一块,使央行无法确定货币政策是否奏效。 2.2.2将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金融创新,尤其是诸如货币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等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借贷双方越来越容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信用替代形式,从而使资本的国际流动性加剧,而较高程度的资本流动除了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外,还对汇率未来走势的预期产生影响,并且二者产生互动。 2.2.3使得根底货币投放量变得难以确定 货币乘数的加大,最终导致央行可以以较少的货币投入获得相同的货币供应,但对它的控制程度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创新模糊了货币概念。目前now账户、ats、mmmfs、na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出现,使传统货币的划分体系出现混乱;二是金融创新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通货比率或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加大了货币乘数。 2.3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资产证券化对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在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方面。资产证券化为银行和其他的发行者提供了广阔的融资渠道,无论货币当局怎样变动利率水平,都很难发生资本本钱效应,货币供应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减小;而且资产流动性的增强,也大大抑制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流动性效应,从这两方面都可看出,资产证券化削弱了货币当局利率政策的时效性。 金融创新使公众和金融机构通过派生的信用扩张满足其日益扩大的需求,加大了货币政策主体控制货币的难度,使中央银行难以判断既定货币增长率的实际运行结果,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局部失效;金融衍生工具出现之后,原有的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正货币总量的定义以反映金融衍生交易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创新,使得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信息收集、储存和传递的技术进步推进了金融创新的过程,都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的效率有所降低。 3金融创新程度及政策效果 由于前面阐述过,金融创新会使交易性货币需求较少,投资性货币需求增加,那么我们可以用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资性货币需求之间的比来反映金融创新度。根据我国从1991~2022年存款余额和a股股票筹资额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的金融创新过程中,交易性需求投资性需求并不像前面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此消彼长,而是都存在上升趋势,但是存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股票筹资额增长,并且根据存款余额的增减额和定期存款的增长额向比较可以看到,我国居民依旧较为倾向定期存款而非货币存款,可见我国金融创新水平还相当落后,金融体制的创新没有跟随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脚步,而金融工具的创新也相比兴旺国家十分的单一,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产品并不多,因此我国的银行存款逐年增加。 另外,在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进行实证分析的根底上,根据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运行特征和变动趋势指出了金融创新是货币创新程度的提高而上升,犹如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开始会随货币化的深入而降低,但随后会随金融创新程度的提高而上升,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仍处于下降阶段,因此金融创新水平相对较低。 那么根据以上分析,在我国创新水平还相对较低时,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还不能明显表现出来,传统的货币政策调节机制或手段仍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发挥着作用,例如,央行在2022年9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之后,于2022年4月25日再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22年2023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些都有效的控制了我国的货币供应过多,降低通货膨胀以及缩减信贷规模,使我国经济保持正常稳定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22(8) 2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银行业务创新〞课题组.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j).经济研究参考,2022(4) 第5页 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