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育
理论
教条
宗教
教育理论的教条化和宗教化教育理论的教条化和宗教化 马克思的名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为人们所熟知。然而,人们常常忽略马克思接着所说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的批判紧紧扣住现实的世界。“鸦片”的比喻揭示了宗教安抚和慰藉人们精神的功能,指出它具有欺骗性,“人民的鸦片”则间接地肯定了基督教的人民性。马克思认为,基督教至少在以下四个时期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第一次在奴隶制的古代社会瓦解之际,基督教是奴隶和穷人的宗教;第二次是在中世纪,基督教异端公开反抗教权和王权的统治;第三次是宗教改革时期,它引发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大决战,并在德国农民战争中达到高潮。最后,马克思肯定现代工人运动带有基督教的革命性,认为“基督教和社会主义都胜利地、势不可挡地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今天讨论教育问题是否也有借鉴和指导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教育简单地分为两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多年来,我们一个劲地批判应试教育,赞扬素质教育,却没有严格定义,更没有清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批判宗教,同时看到并肯定宗教的人民性和革命性,我们却视“应试”的教育和“素质”的教育为水火不容,缺失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分析。二十多年过去了,专家们依然在喋喋不休地大谈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大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十多年了,转变观念转了十多年,建构主义也建了十多年,话语体系倒是更新并丰富了不少,但“应试教育”的现状似乎没有根本改观。前一时期好像课堂教学都已“有效”了,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又一阵风地课堂要“翻转”了。马克思主义者不信仰宗教,但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自称是“无神论者”,相反对各种无神论的宣传非常反感,要求他们“最好少炫耀无神论的招牌,而多向人民宣传哲学的内容。”他们批判费尔巴哈一方面要“把神学下降到人学”,另一方面又要“把人本学提升为神学”,指出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以“神圣”与“世俗”的区分为前提,并以“神圣”回归为目标,所以,它也是宗教。我们不是也习惯以“神圣”与“世俗”的区分作为教育批判的前提吗?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否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其实专家们也茫茫然说不清楚,反正一切现实中或想象中不好的东西都归入应试教育,好东西都装入素质教育的筐子。“素质教育”代表着“神圣”的理想,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以“素质教育”的“神圣”回归为目标。但“素质教育”如果不经证实或证伪便成为一种信仰,那么,它便带有宗教的色彩,并有逐步沦为一种教条、一种炫耀的招牌的危险,在现实生活中举步维艰。社会经济领域早就不争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文化艺术领域早就不纠缠于政治标准、艺术标准谁是第一,但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还是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私下里人人都关注“应试”的教育,公开的表态个个都热心“素质”的教育。按常识,有考试就会有应试,考得好应该表扬;有稀缺就会有竞争,竞争获胜就该表彰。但忽地杀出个“素质教育”,它要盘问你考试的动机、考试的未来、考试和竞争是否承载了道德呀、人性呀、自由呀、尊严呀等种种美妙无比而又虚无缥缈的东西。似乎一谈考试便是无道德,如果考得好便是缺人性,甚至让学生多做练习题便是应试倾向,学校严格管理更有侵犯人权的嫌疑。总之,让你无所适从。种种教育的弊端难道不应该批判吗?马克思和恩格斯当然也批判宗教,但他们的宗教批判“不是要人们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马克思说:“近来不断讨论着如何能够从神的王国进入人的王国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似乎这个神的王国除了存在于想象之中,还有其他什么地方存在过。”同样道理,你那“素质教育”这“神的王国”在哪里,又如何到达“人的王国”呢?“真理的彼岸消逝之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认此岸世界的真理。”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素质教育要“采摘新鲜的花朵”,不要止步于空谈或老调子的反复吟唱,不要满足于幻想和对人们的精神慰藉。素质教育要回归生活,现实并切实地服务于人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