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芙蓉
随笔
写给
采贝三
十年
芙蓉湖随笔写给采贝三十年芙蓉湖随笔写给采贝三十年 写给采贝30 年 郑启五 厦门大学中文系 77、78、79 级爱好诗歌的同学在 1980 年组织了文学社团“采贝诗社”,油印出版了不定期的采贝诗刊,诗刊的编委有 5 位同学:俞兆平(78 研究生)、周俊翔(7801)、温再兴(7701)、朱碧森(7901)和付卓洋(7801)。起初采贝是油印报纸型的,印刷出版了第一和第二期。1980 年 12 月 10 日出版的第三期改为 32 开的油印本,有了杂志或书的感觉,于是编委会一不做二不休在 1981 年 2 月 10 日将一、二期合刊重印成册,由此这部油印的采贝便开始了它一期一册的征程。采贝的封面在第 5 期开始有了更多的用心,它的设计人是 7801 的林双川同学。小小采贝横空出世就引来多方面的反响,记得四川星星诗刊就选用了林双川等同学的作品,厦门日报海燕副刊也常转载采贝付卓洋等同学的诗文。广东作品期刊还专文评论采贝的诗作,引得俞兆平与之论争 但很可惜,目前厦大图书馆和中文系资料室早没有了采贝的踪影,所存的采贝是闽东宁德地区的同名文艺铅印季刊,与我们厦大油印的采贝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采贝之所以连它母校的图书馆都没有“被收藏”,一是它当时的正式身份并不是很名正言顺的,它是作为鼓浪的“子刊”打擦边球问世的;其二,它为油印本,印刷中属于“不正规”的范畴,其实中国很多图书馆长期以来忽略油印本图书的收藏或许将是一个历史的错误,新中国前 30 年(1949-1979)很多有价值的“非正规”的典籍和文字都曾留存在油印的文本里。记得十多年前厦门诗人谢春池曾有一题回味采贝诗刊的随笔,大意说他在华侨大学好不容易珍藏的一套油印的采贝,最后还是被“借”得荡然无存。春池兄爱诗写诗,也很早就关注厦门的诗歌史研究,连他的珍藏都散失了,也许就很难再有人能保全有这油印的珍稀了。不过很幸运的是有一个校园里的诗歌爱好者对采贝情有独钟,他悄然保留了采贝最早 1-12 期的油印本,一期不拉,一页未失,这个有心人就是本人7702 的郑启五同学。采贝第二期曾发表了我的街上的海蟹“趁主妇的大意/凭手脚的敏捷/一只挣脱绳索的螃蟹/爬到这繁华的长街/车鸣,可是大海的呼唤/高楼,可是礁岩的垒叠/哪是金黄的沙滩/哪有舒适的泥穴/宁愿让车轮碾得粉碎/也决不任人盘中支解/为了一线返乡的希望/何惜满腔鲜黄的热血”。(见采贝一、二期合刊重印本第 32 页)。这是一首非常不起眼的小诗,甚至在重印本的目录里都被漏掉了,但它的发表诱发了这头偏执的“海蟹”对诗歌的激情,而后他又在该刊先后发表了大山晨曲(第 3 期)、打猎(第 5 期)渴求(第 8 期)等,更重要的是从此铸就这头“海蟹”对采贝油印本白头到老的私情,自恋自爱,在拥塞的老巢里默默珍藏了全套油印的采贝30 个春秋,完好无损到如今,并筹划寻思着在 2011 年母校90 年校庆的时候一展风采。如今有谁还知道什么叫“油印”啊,就纸媒印刷术的文物价值而言,老采贝也许是南中国校园诗歌史上的挺进报。当年一起在油印的采贝“挺进”诗歌的 7702 同学除了本人还有唐红、石广丽等。整整 30 年的痴情相守,此时此刻老夫手头全套的老采贝青铜宝器一般的熠熠生辉,它也很可能是目前存世绝无仅有的一套,7702因此无愧于 7701、7801 和 7901 当年的编辑情。(文中的 7701、7702、7801 等数字是当年厦大信箱的号码,也是厦大校园特有的文化符号,前两位数如 77 代表级别 1977 级,后两位数表示系别,如中文系是 01,外文系是 02,以此类推。)2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