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科技活动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究.docx
下载文档

ID:1192803

大小:21.2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科技活动 促进 专业 硕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机制 探究
科技活动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究 谢巧生 温璇 摘    要:科技活动是推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其严谨的科研态度,进而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当前高校科技活动存在融合性不够深刻、人文性不够凸显、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文章提出以人为本的建构理念、协同推进的建构原那么、融合开展模式等教育机制,以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科技活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71-02 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逐渐提高,这一高素质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科技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活动,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继承前人的有益经验、开展面向未来的探索,塑造其创新思维,提高工程技术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而言,科技活动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通过其实践性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实践性向理论性的升华。因而,深度挖掘科技活动育人功能,创新科技活动育人机制,对于推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活动是推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技活动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推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有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从能动性上来说,是一种从“学会〞到“会学〞的深刻转变,即“学会〞仅仅是掌握了知识的内容,而“会学〞那么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是一种思维的开阔和创新。在问题导向下,激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体验的和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科技活动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创新精神被摆在更加凸显的位置,与新工科要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具备“专〞与“通〞两方面的能力的目标高度契合[1]。 〔二〕有利于养成专业硕士研究生严谨的科研态度 科技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活动,是对科学精神的具体阐释和生动实践,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要用严谨的科学方法进行试验和反复论证,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而抛弃客观事实。它能够让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刻认识到科技是创新的核心,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从而起到效劳社会的作用,并从中深刻体悟其中的科技伦理。假设是这些科技活动是以竞赛形式展开,可以让他们在比赛中践行老实、公平、公正的竞争原那么,正确对待竞赛结果,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对事物的认知态度[2]。 〔三〕有利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科技活动的实践性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科学性和专业性,增加了自主探索的特点[3]。因此,科技活动是一种育人活动,也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这种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以科技活动为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生硬的、机械式的灌输和教育,而是借助科技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和形式,给他们进行充分思考和主动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提高其探究事物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科技活动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比例的不断扩大,科技活动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内在条件的制约,并直接影响科技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具体如下。 〔一〕科技活动的融合性不够深刻 科技活动是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但这不代表着科技活动只是单一学科的实践性活动,它是多种学科共同结合下的复合性实践,即科技活动是多种学科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当前国家正在不断推进的新工科建设,就是为了实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等方面的功能。因而,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参与科技活动时,就面临着融合性不够的问题:一是学科融合度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性缺乏带来的问题就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是用一种思维去从事科技活动,例如工科生更多地用工科思维思考问题,而缺少了文科生的感性思维。二是与产业的融合性不够。科技活动实现成果转化,这样的实践行为才具有价值和意义。而当前的科研与产业的融合度不够,成果转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自信心有所影响。 〔二〕科技活动的人文性凸显不够 科技活动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它不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技活动不需要感性思维。科技活动作为一种实践行为,需要受到一定的标准和约束,即科技伦理。科技伦理对科技活动的约束,不仅表达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不能够做出有损他人的行为,而且要求科技产品要遵循人类社会普遍的伦理道德,杜绝做出损害人类、损害社会的行为。此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文性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他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鲜明属性,能够给人带来深刻的思想影响和精神感受。而科技活动的人文性,表达在在从事科技活动过程中,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愉悦,并且创造出来的科技作品能够给人带来深厚的感染力。唯有如此,科技活动才能内生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能。 〔三〕科技活动保障机制不夠健全 科技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需要有效果显著的工程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坚强的保障机制能够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将会导致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在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队伍、资金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等,活动开展延续性得不到保障,有意愿从事科技活动的专业硕士可能为此望而却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科技活动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通过科技活动推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机制建构,实现科技活动提升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既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培育,也是对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修养。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开展科技活动,应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方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着眼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潜力的开发、境界的提升、生命内涵的扩大等等。一是注重人文导向育人,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注入人文因素,展现人文温度。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注重拓宽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格局,培养他们以更加长远的目光去从事科技活动。将这些理念作用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一种助力。 〔二〕协同推进的建构原那么 鼓励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科技活动,并在活动中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二者协同推进。学校要为研究生在科技活动开展方面创造更加完善的条件和环境,在场地提供、资金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特别是学校要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与配备。导师是研究生与科研之间最重要的链接环,导师不仅在专业能力方面给予有效指导,提高其科研水平,还能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给予正确指引。因此,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立大志、进主流,充分认识到所处学科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建设相融合,扩大视野,开拓胸怀,在科研进阶的道路中汲取成就感[4],引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效劳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三〕融合开展的建构模式 将科技活动中的成就转化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需要以一种融合开展的建构模式不断推进。 1.科技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效转化。科技活动要成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成为推动他们开展科技活动的动力,实现二者的良性转化。 2.科技活动要与人才培養、产学研合作形成一种良性生态。即科技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出色的创新能力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的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如果能够投向市场,那么会推动科技研究不断向纵深开展。因此,从这一系列过程来看,融合开展的建构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精神生产的科学塑造[5]。 3.思想政治教育效劳国家开展需要。在国家推进“新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要突出“中国〞二字,更好地实现新工科开展过程中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的有机集合,强调中国背景、中国需要、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厦门理工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该校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走一条“亲产业大学〞开展之路,“亲产业定‘位在应用,定‘性在产业,定‘向在地方,定‘点在实践〞,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2〕. [2]秦洪庆,李国选.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知识经济,2023,〔2〕. [3]刘建军.进一步重视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23,〔6〕. [4]刘燕,房雯,邓宇.交叉学科方向研究生科研能力优势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9〕. [5]王学俭,李晓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探析[J].教学与研究,2023,〔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