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年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工作计划
范文
202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方案
〔一〕突出重点,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是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紧紧抓住开发、西部商贸物流、新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起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着重围绕“蓝黄〞经济产业布局,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先进制造园区为突破,大力开展先进制造、海洋化工、生态经济等产业,更大规模地发挥吸纳就业的作用,构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科学开展新高地。2023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二是统筹抓好困难群体就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抓好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的就业渠道,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综合运用现行职业介绍、社保补贴、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实现就业。2023年,确保帮助45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
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3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各镇街区,列入镇街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月报表制度,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录入信息的准确性,保证我市2023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
四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好就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专业,提高培训质量。开展好“创业助推1+3〞和“创业培训进校园〞两个活动,加强对创业项目的汇总推荐,优化日常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项目论证、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等“一站式〞效劳。2023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8700人,其中,创业培训1000人。
五是积极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失业保险征缴、失业保险金发放和失业职工管理工作。2023年力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到达87400人,收缴失业保险费4916万元。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一、各险种参保人数。我市自2023年已实行五项保险一票征缴,所以各险种在职参保人数实现同步增减变化。经过近几年的扩面征缴,我市社会保险已实现应保尽保,结合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人员增减情况,预计2023年参保人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10344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24400人〔因编制限制在职人员根本维持不变〕,职工医疗保险159677人,失业保险87400人,工伤保险129949人,生育保险74204人。预计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754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人数为46200人。
二、基金征缴收入。预计2023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征缴70770万元,机关事业职工养老基金征缴30440万元,职工医疗基金征缴3638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491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364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征缴2190万元。
〔三〕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围绕“三区〞建设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引进一批我市建设和开展急需的海洋化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双百〞方案,即机关事业单位年内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人,企业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人。
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方案新增高技能人才2023人,增长率为5.3%。其中,高级工预计1600人,技师、高级技师预计400人。措施:一是继续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二是建立健全我市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三是深入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专题调研活动,四是加强宣传,营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创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规模以上企业根本做到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小微企业通过专项行动,对劳动合同法也有深刻认识,逐步走向正规。已建工会的企业全部签订集体合同,下一步在稳固现有成果的根底上,再在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领域开展工作,争取在集体合同领域有更大的成果。
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仲裁实体化建设,确保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从保护劳动者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指导企业有效躲避用工风险方面,及时向企业提出仲裁整改建议,增强企业的合法合规用工意识,减少和预防本地区劳动争议纠纷发案率,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