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理想
现实
800
议论文
相遇
理想与现实800字议论文【诗与“现实〞的相遇】
一个“健在〞的诗人,依托于他的笔带着情绪――书写,而带着诗的情绪,存活于现实中。诗的健在,无须转述或表达,诗的方式,乃不懈的激发,激发生,也激发“死〞,激发诗意的失而复得,和使它得以永生。 哲学命题“诗人之死〞一说,曾准确地指向诗歌于现代生活的坐标,诗人活在情绪的复活之中,而非死于身体的际遇。诗人何以“健在〞物理的迎合退于其次,幽灵的存在――比方诗意的未曾消失,而使诗人活在三个时空之中,它们分别被标示为:过往的记忆、现实的记忆和对未来的记忆。由此,诗意的现实绝不是平面的。 诗人于现实的工作,一直处于如此激发状态。时空的三个维度有类同的诗歌情绪被激活,证明现在的诗人,依然依附于亘古的诗意,或者,存在于未来的诗人――“可能的情绪〞之中。诗人的工作,是以别样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它们激发,使它们活转。 在现实中,诗人或有可能并不知道应该书写什么,和怎么去书写,而一个平面的或者“外表化〞的写者并不在合格的诗人范畴,除非他想要的不是诗,而仅仅是现实。 诗与现实相遇,有依托于对生死、对生命的敬畏,激发今生幻灭感于象征性的个体词汇中,如吴岩松天才般单纯、决绝和低调的自白与吟唱;有取材日常,专心物象之间的精神关系,以“歧义〞为利刃,解构母语社会的后现代性,建筑诗之“迷楼〞的余怒写作;也有忠诚于诗意哲学,智取世间经验入于个体领悟,游刃浮世与思境而有余,递进陈述于抒情,或舒缓或激越,或深思熟虑或灵光乍现的张曙光写作。 如此,诗在现实中,恰如三诗人通过诗证实在场,也通过诗证实不在场;通过诗证实身体,也通过诗证实心灵;恰如一次次人格离体远游,灵魂出壳,而使诗意停留在即将离开的地方。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