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党建引领工作做法.docx
下载文档

ID:1184671

大小:17.09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党建 引领 工作 做法
党建引领工作做法(三篇) (篇一) 今年以来,在党建工作中,我们把党建和扶贫结合起来,把党建和精神文明创立结合起来,把党建与民政本职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三个结合,在做好民政工作的同时,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起到了党员的“先行、示范、带动〞作用。 首先在扶贫工作中,结合“主题党日〞、“帮扶日〞和“清洁家园〞等活动。民政局机关党支部坚持每月组织党员到田山村开展活动。在走访过程中,有的党员趁天热,给贫困户带去风扇、洗衣粉、香皂、毛巾等物品,有的同志主动为贫困户家里清扫卫生,还有的同志耐心的为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解释扶贫政策。围绕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也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对村民住户旱厕改造;实施平安饮水工程和排污工程;对道路进行硬化;为村委会添置办公设备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改善了村容村貌,也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其次,依托民政局党员志愿者效劳队,并利用民政主管敬老院、孤残儿童、特困人员和慈善救助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效劳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效劳精神。比方,今年的六一节之前,民政局党员志愿效劳队,对全区31名困境儿童进行了走访,给他们带去笔记本、文具盒、书包等小礼品。8月份,党员志愿者尹胜林、张步远等同志牵头,组织全区困境儿童参观了龙门海洋馆,并发放了爱心书包和读书卡。另外,在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效劳工作中。李风海、王晓丽、秦利国、尚鹏飞等党员志愿者,克服交通不便和老人居住分散等困难,认真、仔细为老人们效劳。因为是失能老人,大局部疾病缠身,常年卧病在床,不能自理。同志们在效劳的过程中,趁天好,把老人抬到楼下晒晒太阳;为居住环境不好的老人清扫清扫屋子;陪老人聊聊天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老人们都非常感动、感恩。通过这些活动开展,不光帮助了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党员同志们也深受触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党员意识和责任心也进一步增强。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展,民政工作开始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向开展。在我区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专业化的效劳组织已经参与到养老工作中。一些志愿者、社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也经常开展活动,参与社区事务。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各个机构和组织参差不齐,如何加以引导和管理。我们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条主线。采取让机关党建走出去,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切实站在群众的角度,将群众所需、所想、所急、所虑的事情找出来、列进去,真正回应群众关切;把群众想干的事,变为民政人要干的事;把民政人在干的事,变成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的事;把民政人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真正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篇二) 近年来,xx县创新党建+模式,打通联系效劳群众的“最后一米〞,突出统筹谋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建强“堡垒〞、选强“头雁〞、育强“先锋〞,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找准支撑点,着力建强堡垒。xx县依托21个乡镇及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以村级党组织“五星党支部〞创立为契机,开展班子建设、活动阵地、党员管理质量提升行动,以标准化推动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在基层党组织普遍推行“学、议、帮、带〞、党员积分制等党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抓实村级场所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设党群便民效劳中心20个,党群便民效劳点990个,建立由组织、纪检、民政参与的联督联查机制,推动村级“三务〞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坐班值班、活动场所常态化〞等制度落实,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 找准突破点,着力选强头雁。按照“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实施“头雁工程〞,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使用,积极改善农村党员结构现状。依托主题党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远程教育平台,对乡村振兴内容进行教育培训。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参与建设,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如,海通乡沙窝村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在支部书记任善铭的带着下与垄海农业进行合作,在沙窝村流转本村耕地900亩,投资500万元,种植地黄、防风、等二十多种中药材,饲养了150多头野猪,40个蜂箱等,年产值五百多万元,每年村集体收益4万元,吸纳贫困户6人,村民20人,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找准发力点,稳步育强产业。环境美是根底,产业强是关键,让群众富起来才是目的。紧紧围绕产业这条主线,开展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行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模式,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构建“乡有示范基地,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工程〞的产业开展格局,有力推动乡村经济开展壮大,实现党建和产业相融互动。截止目前,全县990个行政村中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990个,有集体收入的村从xx年的45个增加至目前792个,占比80%。其中,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487个,5-2023万元的村22023个,2023-50万元的村78个,50万元以上的村17个。 (篇三) xx乡xx工作区xx、xx、xx、xx、xx五个临近村借助党建联合体优势,建立灶丰果蔬产业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从“萝卜〞入手,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带动产业开展,支部带动村民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路子。 一、根本情况 xx村位于xx乡政府驻地西7公里处,全村12023户,329人,村民收入以种植为主,耕地面积4027亩,粮食种植3673亩,棉花种植354亩。产业以农业、养殖业为主,无村办企业。集体收入以土地承包为主,每年收入不稳定,xx年无集体收入,村级工程建设主要依靠上级资金帮扶和驻村工作组帮扶。xx党支部共有党员9人,平均年龄59岁,年龄老化严重,后备力量缺乏且党员文化程度偏低。 利津灶丰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王伟军、杨树华、吕菲、马德安、王传民等5人发起,于xx年9月16日召开设立大会。成员出资总额3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王伟军、杨树华、吕菲、马德安、王传民各出资60万元,各占股20%。合作社主要业务是依法组织成员进行果蔬种植、销售;为成员提供果蔬种植、销售有关的信息效劳、技术效劳;统一组织成员购置所需生产资料。 二、运转模式 成立灶丰果蔬产业党支部,建立起“党组织凝聚、多层次支撑、全要素整合〞的“红色农联体〞模式。由灶丰果蔬产业党支部牵头成立总社,负责整体运营、销售、初加工和管理,制定运营机制,提供统一技术指导;各村党组织通过领办,建立分社,负责辖区各社员产品的管理和销售。采取“一核多级、产销别离、集体提留〞模式,按照规模大小和运营水平,在合作社下设立一级分社和二级分社。总社只负责总体销售、产品质量制定和半成品加工;各村党组织可以申请建立由支部领办的产业分社,只负责区域内社员管理和产品收购;社员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只负责产品种植。通过“总-分-户〞的分级运营模式,既简化建社流程、明确职能分工、降低开展本钱,又便于快速复制,扩大种植规模。探索实施“一提留、一入股、三分配〞收益分配模式。暨各分社按照收购价格的2023%向社员提取管理费用作为分社收益;分社收益按照20%运营费用、20%村干部奖励费用、60%村集体收益进行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可投入总社折合股本,享受总社在初级加工环节的利益分配。通过连责连利,将总社、分社、村集体、村干部、社员、群众等各方参与的利益进行联结,激发各方开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构建起效率优先、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开展共同体。 三、取得成效 结合xx片区人少地多,土地为沙土的特点,在种植品种上,选取了高量高产、耐碱耐旱、易管易售的白萝卜作为切入点,开展特色产业。结合万亩林场和围村林建设,采取“林木+萝卜〞套种模式,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套种萝卜,实现复合生产经营,亩均林下产量可达1.5万斤。依托xx片区种植露天西瓜的产业根底,采取“西瓜+萝卜〞轮作模式,比“西瓜+杂粮〞传统轮作模式亩均增收2022元,实现高效种植。 近一年来,村干部成为产业开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效劳者,不仅在工作中锤炼了干部,提升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精气神,而且在效劳群众中,支部和村干部重新找回了“当家人〞“领头雁〞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村干部的精神状态实现从“等靠要〞到“争闯干〞的转变。5个村的主职干部带头开展示范田300亩,xx、xx2个村集党组织摘掉“薄弱村〞帽子,村级党组织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 群众对合作社的看法慢慢改观,越来越多的群众找到支部和合作社,要申请入社,提高收入。合作社把群众利益与集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相关村的群众满意率度到达85%以上,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过去“各扫门前雪〞的村民开始关心集体事务,真正把像“石榴籽〞一样把群众聚在了党组织周围,群众实现了由“散〞到“聚〞的转变。 有了群众的支持,合作社开展有了更大的动力。五个村通过组建红色农联体,从产业上“拉〞、技术上“带〞、资金上“扶〞、销售上“包〞,将群众聚在产业链上,解决了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开展缺少门路,村集体增收匮乏等“老大难〞问题,实现产业转型、农民致富、集体增收。通过成立合作社,入社群众亩均产值增加2022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带动相关村村集体年增收11万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