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立
矛盾
纠纷
排查
调处
长效机制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5篇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强力推进,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伴随着各种矛盾纠纷的产生,并且呈现出增多、加剧的趋势。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既是我们必须全力破解的新的历史课题,也是科学开展、共建和谐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破解新难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一、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为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控制源头
改革、开展、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实施科学决策,是衡量执政能力的具体表达,是保证各项事业健康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方面。事实证明,许多矛盾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决策不准甚至失误造成的。为了有效防止决策失误,从源头上控制矛盾纠纷的产生,决策中首先牢牢把握三个根本原那么,即决策是否符合科学开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看能否表达科学开展、共建和谐;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群众愿意不愿意、容许不容许、快乐不快乐;是否符合改革、开展、稳定的原那么,看政策措施什么时候出台适宜,广阔群众能否承受,能否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严格三个根本程序,即深入调查论证,提供决策依据;开展专家咨询、民主协商等,广泛听取意见;严格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再次,坚持以人为本,慎重决策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尤其在城镇建设、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增收减负、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安排等民生问题的决策上,坚持以科学开展、和谐开展为指导,始终把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放在第一位,但凡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及时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扩大民主参与程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建立“一二三四五〞决策落实机制,即每月督查调研一次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每两月集中研究一次关系全市改革开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和工程调度会,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乡村、企业、学校和重点工程的“四个一〞联系制度,对重点工程实行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方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使各项政策、决策较好地表达了各阶层群众的时机公平、权利公平、普遍受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政策不完善、决策失误产生的矛盾纠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开展。
二、建立基层调处机制为化解矛盾纠纷筑牢根底防线
从实践看,大量矛盾纠纷的积累,主要由于长期以来基层调解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任务不落实。因此,我们突出行政调解、民间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有机结合的基层调解体系建设,形成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互相配合、调处到位、共建和谐的长效调解机制。一是健全了行政调解体系。以“经济开展产业化、领导班子优良化、乡村管理民主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经常化、管理考核科学化〞的“六化〞为目标,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稳固提高市一级、着力加强县一级、标准完善乡一级、延伸开展村一级的思路,建立了由党组织牵头、几套班子齐抓、其他组织配合、信访渠道为主的行政调解网络,充分发挥了行政调解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中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健全了民间调解体系。按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在全市乡(镇)村(居)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门性调解小组,构建了乡(镇)、村(居)调解委员会与行业性、专门性调解组织为主,其他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以及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调解的根底作用。三是完善了司法调解体系。全面推行就地受案、就地审理、就地举证认证质证、就地作出处理的“四就地〞办案法,对各类诉讼案件,坚持“能调那么调、该判那么判、案结事了、两厢和好〞的原那么,有效预防和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建立信访工作机制为化解矛盾纠纷畅通诉求渠道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阔群众的主渠道,也是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矛盾纠纷的“窗口〞。我们以信访工作经常化、信访机制标准化、信访渠道畅通化、信访调解和谐化建设为目标,重点建立了全程控制、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8大制度和机制,即健全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推行了党政领导批阅群众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包案督办重大信访事项和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了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方法相结合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了以实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的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度;建立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督查机制;建立了信访事项复核和信访听证制度;建立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能够便捷畅通地反映,群体性事件和群访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响和处臵。
四、建立依法行政机制为化解矛盾纠纷标准效劳
依法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根底。针对社会事务管理民主程度不高,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失范,干部调处矛盾纠纷能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坚持把建立依法行政机制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根底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有关规定,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落实群众在重大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切实解决行政行为不透明、群众不明白、不支持等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防止了许多矛盾纠纷的产生;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严格标准基层干部的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学法律、学政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学会用法治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做群众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和问题,使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建立目标责任管理机制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领导保证
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会,领导是关键,机制是保证。我们把健全、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管理机制作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关键来抓,保证了目标任务的落实。一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严格实行维护稳定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了领导干部“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和意识,提高了维护稳定、调处矛盾、处理突发事件、共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总结报告上月治安状况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保证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三是落实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坚持认真调处、重在预防的方针,完善了正常时期、重大节日、特殊时期不同要求的信息报告制度,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事件应急处臵机制,加大排查、回访力度,使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化解、被动调处转向主动预防。四是落实包案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对所有矛盾纠纷,都具体落实到基层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了“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响,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处水平。五是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年度工作目标、领导班子和干部“三位一体〞考核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和谐创立〞、“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半年督查和年度综合考核,进行重奖重罚。对能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稳定、共建和谐的领导班子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对调处不及时、无效果,导致矛盾纠纷升级的单位和领导及有关责任人员,实行年度评奖一票否决。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形成了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政通人和、竞相开展、干事创业、安居乐业的良好气氛。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