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182478

大小:24.49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快 第三产业 发展 调查 思考
加快第三产业开展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第三产业开展的调查与思考 第三产业的兴旺兴旺,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特点是涉及的领域广阔,行业、门类众多,以其各种效劳功能,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运行,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第一、第二产业的潜力和效益。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的开展,对于带动全市国民经济的开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市第三产业开展的现状 第三产业的开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开展第三产业的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加强了对第三产业开展的组织和引导,出台了一些政策性文件,一些新型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相继出现,连锁经营、超市、代理制、配送制等新型流通方式从无到有,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开展前景,促进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健康开展。202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8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达39%。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流通企业改制根本完成,现代化企业制度逐步确立。按照市委、市政府“抓大放小〞的总体部署,本着“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原那么,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联合、改组、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全市商贸办系统的37处应改制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其中35处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处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并逐步标准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流通企业的健康开展奠定了根底。 (二)企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化流通步入快车道。近年来,我市连锁经营、超级市场、仓储商场等现代化流通业态异军突起,企业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迅速提高,实现了经营技术共享,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到2022年底,全市已开展连锁店130家,综合超市6家,其中较大型综合超市1家,规模配送中心5处。初步形成了以副食百货、农资、粮油食品、快餐、医药五大连锁网络体系。成为流通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商品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全市商品市场建设按照大市场、大开展、大开放的原那么,不断调整市场结构,在抓好大市场、骨干商品市场上档升级的同时,积极培植新市场,逐步形成了一条以产业兴市场,以市场带产业滚动开展的路子。到2022年底,全市20230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市场已开展到40处,市场成交额达21.1亿元。一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天水农贸市场、钢材建材市场、中国轻纺城钱清昌邑原料市场二期工程等重点市场的建成运营,对促进全市经济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功能,新兴街摩托车、西关街等原有骨干市场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现已呈现出繁荣活泼的好局面。三是商品流通日趋活泼,特别是商贸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人才条件和资金设施,积极面向社会,不断扩大规模,培育市场竟争能力,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少环节的流通格局。 (四)加强扶持和引导,三产领域进一步拓宽。随着经济的开展,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效劳业、信息效劳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有了新的开展,效劳功能日趋完善。到2022年底,全市旅游设施已达3处,家政效劳业已开展到6家,信息、咨询、中介效劳达12家,开展前景较为广阔。房地产业以旧城改造和住宅小区开发为重点,规划建设了新村街、新兴街、城里街及天水路、北海路、解放路两侧商业网点,到2022年底,全市商业效劳业网点已达9300处,从业人员达1620230人,其中商贸系统经营网点560处,从业人员3200人。 (五)完善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为加快全市第三产业的开展,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市政府以昌政发[2022]31号、昌政办发[2022]20230号文件出台了有关开展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其主要内容:一是对年成交额达3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商品市场所实现的所得税,三年内财政部门对其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局部给予奖励,扶持第三产业的开展。二是新建超市、连锁店、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企业5年内按对地方财政奉献的数额按比例分档由市、乡财政给予奖励;奉献额每年到达30万元以上的,按奉献额20%的比例给予奖励;到达50万元以上的,按30%的比例给予奖励;到达20230万元以上的,按40%的比例给予奖励。三是对列入市重点扶持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企业新增用地,按仓储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免收建设配套费。流通企业使用的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大型生产加工设施,以及列入市重点扶持的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现代化批发市场用电、用水,按当地居民生活用电用水标准收取电费水费。四是财政部门根据收支状况,对投资2022万元以上兴建第三产业设施工程的单位及企业,给予50%的1年贷款贴息。银行部门要将市场建设纳入商业网点贷款范围予以支持。对新建第三产业设施就业从数在20230人以上,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主管部门考核认定,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2023万元。 二、开展第三产业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形势下,“大力开展第三产业〞成为常见的对策建议。然而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一直受到较强的政策推动,它的整体速度却出现徘徊,1994年至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9.6、30.8、31.5、32.9、33、32.9、33.2、33.2、32.7。面对这种态势,能否找准主要制约因素并采取正确对策,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非常必要,从总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第三产业总量扩大,但仍处于不兴旺状态。2022年XX县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7%,但仍略低于全省及XX市的平均水平。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收入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66%,中等收入国家比重为52%,低收入国家比重为35%,而我市的比重仅为32.7%,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昌邑的第三产业还处于不够兴旺状态。 (二)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现代效劳业开展相对滞后。尽管XX县区第三产业已呈现“传统行业为主体、门类齐全、各业并举〞的势头,但以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传统第三产业构成三产主体,2022年所占比重高达60%。从传统第三产业的近年开展速度看,其开展势头良好。而且,新兴的现代化效劳业虽然开展较迅速,但除金融保险业以外,其余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小。 (三)第三产业乡镇、街办开展不平衡。全市有的乡镇第三产业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拿先进乡镇与落后乡镇相比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下相差40多个百分点。 (四)市场带产业,产业促市场能力比较薄弱。我市的商品市场数量较多,但与南方兴旺地区和先进县市区相比,不管是规模、档次、专业化程度、辐射能力上,还是对当地产品拉动作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地产品占有率相当少,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竟争力明显缺乏,直接影响了市场的经济效益和开展潜力。 (五)新型流通业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流通现代化的连锁、超市、代理、配送等新型业态,是流通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组织形式是以提高效益和群体效益为中心的,没有一定的规模,投资效益难以表达。然而,我市流通企业的进一步开展也受到了外部、内部诸多因素的束缚和制约。 1、思想解放不够,缺乏流通现代化经营意识。流通企业由于受传统经济格局和经营方式的影响,竞争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推进现代化流通业态和开展经济思路上不够宽阔,很多领域仍然追求“小而全〞的独立自我效劳,造成社会效劳供求脱节。 2、产业化程度低,缺少大型流通现代化骨干企业。作为流通设施的商业网点,由于缺少统一的开展规划,在市区出现了大中型商场结构失衡,小店铺、小摊点开展失控,马路市场随意开展等问题。而现代化的新型流通设施相对滞后,尤其是缺少那些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的大型综合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等流通骨干企业。 3、资金短缺,经济、人员包袱较重,影响现有流通企业的开展。建设和改造现代化流通设施,如超市、连锁店等,需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这些数额资金投入带来的沉重负债和日益增多的冗员及退休人员,使企业门店刚一起步,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是,投资主体单一化,企业经营机制不改变,单纯依靠改善一下环境,扩大一些面积,增加一些经营品种来提高销售额,这种被动进入新型流通状态的情况将会导致企业后劲缺乏,难以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 三、加快第三产业开展的对策思路 综合分析全市国民经济现状、条件和长远开展需要,加快全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开展,就必须抓住重点,采取相应对策、措施,优先开展相关行业、门类,以一业带多业,以重点带全面。 (一)精心培育市场,营造开展载体。市场是开展三产的载体,市场建设得好,对推动整个市区三产开展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站在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的高度,跳出小市场的圈子办好大市场。一要着力培育综合市场。综合市场能增加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形成市场“龙头〞。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根底上,因地制宣地建设集全省乃至全国市场特色为一体的大型批发、集散综合市场,做到博采众家之长,形成独特优势。二要精心培育专业市场,加强对专业市场交易商品及其流向的研究,组织力量开发专业市场的新花式、新品种,进一步形成专业市场鲜明的特色,增强吸引力。要用市场来引导生产,引导消费。三要着力提高市场规模和档次,对于有开展前途的综合市场、专业市场,要把握时机,加大投入,扩大规模。要完善与市场相配套的各项效劳设施,如宾馆、饭店、银行等。对区域性专业市场要重点培育,争取成为省级或国家级专业市场,增加知名度,增强辐射能力。 (二)加速劳力转移,努力效劳城乡。组织农民为城乡、为市内外提供三产效劳有着巨大的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力。首先要围绕“三农〞拓展“三产〞,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开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需要他人提供专门效劳。市乡应组织农民围绕为农村、农业、农民效劳拓展三产,健全农村社会化效劳体系,如为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提供高质量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效劳,提高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鼓励开展为群众搞好生活效劳的系列效劳体系。其次,要组织农民走出农村,效劳于城市,扩大三产范围。 (三)重点抓好流通,开展市区三产。市区是开展第三产业的主阵地,必须花大力气抓好。要着力开展对全市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根底行业,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研教育和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积极开展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包括信息业、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效劳业。当前,要重点抓好流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三产整体水平。要调整营销策略,面对众多的大商场,流通企业要对经营方向重新定位,走出拥挤的XX县区市场,面向广阔农村、农民,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提供让农民满意、为生产、生活效劳所必需的优质产品和优良效劳,抓住农村消费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变农村潜在的市场为事实的消费。 (四)二产转办三产,壮大经济实力。要依托企业办三产,可以提高三产综合效益,这方面国内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二产办三产既安排了企业充裕人员,又壮大了三产实力,优势十清楚显。要引导失业和下岗职工办三产,进一步完善失业和下岗职工从事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扩大就业岗位,保持社会安定。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到位。加快全市三产开展,加强组织是关键,要充分认识加快开展第三产业对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充分认识加快开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开展的自觉性。要加强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