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戏曲中古俗表现与女性情感象征.docx
下载文档

ID:1181203

大小:19.38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戏曲 中古 表现 女性 情感 象征
戏曲中古俗表现与女性情感象征 :祭拜月亮是一种古俗,秦汉前就已经存在,唐以后在女子生活中颇为流行。有关女子拜月习俗的内容,在唐诗宋词中已有所表达。宋元南戏中所描述的拜月情景,是在文学传统上的秉承。本文以幽闺记·拜月为例,分析在古典戏曲中,拜月习俗的情感象征和艺术作用。 关键词:幽闺记 拜月 习俗 情感象征 幽闺记又名拜月亭,是“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一,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其塑造了重情重义、富有对抗精神的青年女子王瑞兰形象。其中拜月一折讲王镇嫌弃蒋世隆出身,把女儿王瑞兰从穷秀才身边抢走,但王瑞兰的心却始终和秀才紧紧连在一起,心中一直惦记着病重的蒋世隆的安危。被禁闭在牢笼似的深闺大院,哀愁无法排解,王瑞兰只能把她的爱情和幽恨寄于遥天拜月之中,祝愿世隆病体早愈,两人早日团圆。不料,被躲在旁边的蒋瑞莲听见,道出真情,姑嫂二人格外亲热。 祭拜月亮是一种古俗,秦汉前就已经存在,唐以后在女子生活中颇为流行。有关女子拜月习俗的内容,在唐诗宋词中已有所表达。宋元南戏中所描述的拜月的情景,是在文学传统上的秉承。笔者以幽闺记·拜月为例,试图分析在古典戏曲中,拜月习俗的情感象征和艺术作用。 一、戏曲中拜月描写的时俗 在元代戏曲中,描写拜月景象,多以上弦月作为祭拜对象,这里和古代传统民俗吻合。在幽闺记·拜月中,王瑞兰拜月时说:“天色已晚,只见半弯新月,斜挂柳梢,几队花阴,平铺锦砌,不免安排香案,对月祷告一番。〞这里人物提到的“半彎新月〞,就是上旬弦月。在古典民俗的诗词中,古代拜上旬弦月,也被称为“拜新月〞或者“拜初月〞。如在常浩的赠卢夫人诗中所提及的“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又如王昌龄在甘泉歌中提到:“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古代女子往往因情爱之事而拜新月,因此拜月又常常被喻为嫦娥。 二、拜月习俗与女性感情象征 元代戏曲中涉及的拜月者常常为女性。在拜月的时候,她们往往会牵涉出一种内心隐秘的感情。这样的女子往往是大家闺秀,她们在家中,在其生活的社会和人际环境中,不能直接倾诉的心事,往往通过祭天拜月的形式,诉诸星月。而拜月的内容,往往无外乎祈求终身之好合,祷祝己心之婚愿。在幽闺记·拜月一折中,王瑞兰就是通过拜月的仪式,将自己的愁怨诉于月亮。“只愿得抛闪下男儿疾效些,得再睹同欢同悦。〞在这里王瑞兰道出了她的心事:她惦念蒋世隆的病情,祈祷和他团圆。 三、戏曲中女子拜月情景的艺术分析 在元代戏曲中着力描写女性拜月的情景,从艺术上分析,主要有三点作用。首先,从元代戏曲的艺术构思上来看,月夜焚香祭拜,为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接触和情会提供了一个可靠且可行的机缘巧合。拜月的行为,使才子佳人的偶合有了一种可以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提供了一种存在可能性的特殊场景。拜月习俗,和古代戏曲传奇中,通过睇灯、庙会、扫墓、踏青等习俗活动让青年男女邂逅生情一样,成为剧作家撮合才子佳人的一个特别的模式。其次,从故事情节的开展上来看,元代戏曲中月夜焚香的情节,往往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盘根枝节,从而牵扯出新的戏剧冲突。如在幽闺记·拜月中,王瑞兰焚香拜月,以祈求与秀才团圆合欢,却被在一旁的义妹蒋瑞莲听去,“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才引发了姐妹互诉衷肠,发现彼此竟然是失散的姑嫂。“散失忙寻相应者,那时节只争个字儿差迭。妹子,和你比先前又亲,自今越更着疼热,你休随着我跟脚,久已后是我男儿那枝叶。〞亲上加亲,姑嫂在兵荒马乱的时节又愈发亲切了。最后,从戏曲渲染的境界和气氛来看,女子拜月情景的描写,由于有月亮这一朦胧意向的存在,使创作者往往可以更加巧妙地引出一种诗意化的艺术气氛,以映射情感的美好意向。在幽闺记中,当蒋世隆与王瑞兰团圆了,蒋世隆的妹妹蒋瑞莲向哥哥解释她因何早就认识嫂子,说:“闺中小姐,曾会你在招商店,拜月亭前,说出心愿……〞恰恰是将王瑞兰拜月姑嫂相认的伏笔和盘托出,使她得知王瑞兰是自己的嫂嫂。蒋世隆唱:“一别招商已数年,今朝重续旧姻缘,贞心一片如明月,映入清波到底圆。〞秀才感念小姐拜月思己的深情,遂用语境中的明月来比喻王瑞兰的忠贞。缘从语境中起,并用清波月圆的意象,来暗示此日有情人重圆的欢欣。 参考文献: [1]李璇.直抵民心的时代力作[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 [2]徐珏,李璇.欢乐中的深刻[J].当代戏剧,2022(05). [3]李璇.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新标杆[J].齐鲁艺苑,2022(05). [4]李璇.时代情绪的诗性书写[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2). [5]李璇.寻找现代与传统有机融合的表达方式[J].艺术评论,2022(12). (作者简介:周向红,女,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二级演员,研究方向:昆曲表演理论与实践)(责任编辑 刘冬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