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一个人
伊犁
当代文学
史记
一个人的伊犁当代文学史记
一个人的伊犁当代文学史记
——伊犁河40年的人与事摭拾/赖洪波
不是什么一步一个脚印,像条狗在雪地上走,狗还有四只脚呢,许多脚印。
——木心:文学回忆录
那年,我正值不惑之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变革的新时代。在新时代开始的第一个春天里,伊犁河创刊了。它是新时代伊犁大地上绽放的报春花!
当年,由于种种历史机缘,我目睹了伊犁河诞生的全过程,是它的第一批读者,它的第一批撰稿人;有几年,我还是它的编委。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历史大潮催涌下,我和伊犁河同行40年,结下了亲密的情缘。最终,伊犁河让我从伊犁第一代预防医学工作者转型为伊犁第一代方志人,在我的人生历史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伊犁河是我在伊犁事业开展征程上的忠诚情人,是40年来我心中一朵一直盛开的莱丽花。
今年,伊犁河步入不惑之年,我已是耄耋老翁。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岁月如歌,壮心不已!40年来,我因伊犁河结缘许多文友,经历了多少豪情韵事,那些已往流逝的近乎奢侈的豪华景况,如今已变得不朽,成为伊犁文化记忆中的点点痕印。
文化公仆宋彦明
一个地方的风景,关键在于人物。有了人物,就一定会有自己的故事和他者的关注。
伊犁忆,最忆宋彦明。他被人称为伊犁的文化“公仆〞;他点燃了伊犁大地最初的文化火种,创办了伊犁河,成为伊犁文化的一张名片!
但是,40年过去了,宋彦明离世已整整20年。宋彦明是谁?今年春节,当下伊犁河副主编毕亮和兵团四师作家协会主席、伊犁河编委蒋晓华来我家贺年时,提到他们“不认识也没见过宋彦明〞时,我顿时语塞,想起了“白头宫女说玄宗〞那样沉重的历史沧桑话题!
人物总是要消逝的,但历史是可以在文化记忆中再现的。40年前,伊犁文化界的人,没有不认识、不知道宋彦明这个人的,都知道伊犁区党委(今伊犁州党委前身)宣传部的“宋秘书〞,亲切地叫他“老宋〞!
宋彦明(1928.11——1998.12),甘肃临夏市人。1951年8月,他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的优越时机,带队来新疆工作。他先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任干事。1952年,来伊犁参加土改后,留在伊犁。宋彦明是建国后来伊犁的第一位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人,是五十年代伊犁唯一有这种背景的文化专业人才。
伊犁,中国西部的西部一角,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奇美地方。当时的伊犁,地方文化野蛮疯长,中华主流文化严重缺失。伊宁的街头,可以看见俄文、维文的路标指示牌,却几乎没有汉文的标识物;社会上通用的度量衡,全部用外国语米突(公尺)、克罗格拉姆(公斤)、克米罗突尔(公里)来表示的;有豪华的苏侨协会主办的俄文书店,没有新华书店,1950年10月才有一个小门市部;市里有实行苏式教育七年一贯制的维吾尔族中学、塔塔尔族中学、俄罗斯族中學、乌孜别克族中学、蒙古族中学……却没有汉文中学!被称为“汉回初级中学〞的,是在1953年10月伊宁市最后成立的汉文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初,伊犁没有什么杂志刊物,甚至没有汉文报纸,只有维吾尔文版和哈萨克文版的伊犁日报,一直到1957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8年后,才有汉文版的伊犁日报发行。这是何等悲凉的文化沙漠世界!
当然,这样的风景是不能继续存在下去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来了,伊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开始了。大批内地大、中专毕业的知识分子和大批建设祖国边疆的各族人才来到伊犁,这是转型的根本力量。正是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宋彦明选择了在伊犁从事党的人民文化事业的建设。
老宋在伊犁工作整整三十年,一直从事振兴中华主流文化在伊犁播种、培植和繁荣的劳作,是一个辛苦的园丁。
老宋一贯热心助人,古道热肠,有口皆碑。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著名作家王蒙偕妻携幼来到伊犁农村劳动锻炼,境况相当困难。老宋在自己的家里安排了王蒙一家,同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工作安置问题。正是由于老宋的义举和伊犁各族父老乡亲的关心保护,王蒙一家安然渡过了那段特殊的岁月!王蒙的夫人崔瑞芳老师后来在她的回忆录中,感动地说老宋:“在我们境遇困难时,他诚心实意地关心我们,为我们解决问题,真是我们尊敬的兄长。〞她还特别提到:“但凡从乌鲁木齐或关内来伊犁的文化人,差不多都经过老宋的安排,他是位文化“公仆〞,热心地为大家联络、效劳,提供各种帮助。〞(方蕤:王蒙——“放逐〞新疆十六年,第37页)。我国著名俄汉文学翻译家刘辽逸和老宋仅有一面之缘,并非深交,但当刘因“知青〞女儿在伊犁兵团某农场插队落户,烦请老宋就近照顾时,老宋满口容许,并认真负责照顾了这位北京姑娘,使她日后顺利返城高考,后来成为内蒙古大学的教授。以上两件事,我都是知情见证人,对老宋的完全无功利心的助人为乐的作为,十分敬佩。
老宋为人仁厚,毫无“文人相轻〞的习气,一贯以“润物细无声〞的细微周到的宽广胸怀,团结伊犁文化界人士,共同努力,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据原州宣传部文化科长雷光同志的记述:1976年12月,伊宁市上演挖苦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用维吾尔语、汉语同时分台演出,场场爆满,获得巨大成功,就是时任伊犁州文工团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副团长宋彦明在极短时间内,协调州文工团、州戏剧团、农四师文工队三家联合共同组织,由州文工团维吾尔族导演、三个文艺团队的各族演职员通力合作,完成一次可以说空前绝后的文艺界人士大协作的壮举(见雷光伊犁回忆第71至78页)。由老宋亲手编辑的伊犁河创刊号中,有作者共计27人,几乎囊括了当时伊犁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据我了解,其中有些人物是老宋的“对头〞,但老宋对各路神仙,一律平视,毫无芥蒂,表现了仁厚的长者风度。
老宋是一位正人君子,行为端正磊落。老宋在宣传部的同事雷光回忆说;“五十年代你单身在伊犁时,有位年轻漂亮的女干部,欣赏你的风采,向你表示亲近时,你不但不动声色,反而马上请假回兰州探亲,并劝说发动嫂夫人带着儿女一同搬到伊犁安家,扎根边疆。这是我最敬佩老兄的一件事,印象最深。〞(雷光:老宋兄,真不忍与你言别啊!载伊犁河1991年第1期)老宋乃一介书生,斯文可人,但常怀侠义之风。一日,他在菜市场见到党委档案馆同事程瑞芬满脸愁容,便向前询问,知悉她家唯一一只天天下蛋的宝贝母鸡昨晚被盗,偷儿正在菜市场卖鸡销赃呢。苦于自己势单力薄,不敢前去捉贼。老宋一听,立即奋勇向前,将偷儿扭送治安部门,将宝贝母鸡夺回。老宋此侠义之举,令文友们笑传为书生出演全武行轶闻。
老宋在伊犁文艺界最为人称颂的大功德,是推举贤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组建伊犁州文艺创作办公室和筹办伊犁河时,他力排众议,发现、擢用郭从远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八十年代,在推选新疆文代会代表时,老宋又是力排众议,推举属于地方基层的新源县写作新人、他从未谋面的姜付炬为伊犁代表。此举连被选人自己都感到意外。但这就是真实的老宋。兵团农四师的年青诗人顾丁昆,原在天山深处的一个牧场工作,老宋克服新疆兵团管理体制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终于把顾丁昆调入伊犁河编辑部,担任诗歌编辑。顾丁昆后来在一篇悼念老宋的文章中,深情感谢这位兄长為改变他的人生航道和事业开展,做出令人感动的努力和无私帮助!那时,他和老宋没有任何私人来往,没有请老宋喝过一杯水,这也是真实的老宋。
老宋一贯谦恭和富有修养,严于律己近乎自虐。他是公认的伊犁的写作高手,文章道德双绝的人物,却从不滥发文字,终其一生,没有出版过一本文集,只是默默地做一个文艺园丁。晚年,他应邀为宣扬民族团结的祖国大家庭丛书写了一本近十万字的小册子:天山深处的人家。1991年8月16日,他将一册赠我,扉页上郑重题字:“赖公洪波兄指正。宋彦明(名章)敬赠。〞天啊,赖某何德何能,让我这个后生如何折受呢!这就是真实的老宋。
当然,老宋在伊犁30年努力培育中华主流文化工程中,最具历史影响力的就是创办了伊犁河杂志。这是伊犁文化史上的首创;有了汉文版伊犁河(本文中的伊犁河均指此,特注。)的诞生,然后带动出版伊犁河的维文版和哈文版,这种文化模式的诞生,也是伊犁现当代文化史的第一次。此外,老宋在伊犁自治州成立10周年、20周年、30周年纪念活动中,奉献了伊犁欢歌前哨尽朝晖和伊犁游记这三本文艺作品纪念文集。以上“一刊三书〞,是老宋在伊犁30年中留下的最具体、实在的文化文本。30年后的2023年,恰逢伊犁自治州成立60周年,时任伊犁河主编陈予鉴于伊犁自治州成立40、50周年纪念文集的缺失,在当年伊犁河第四期的伊犁州60年大庆专辑上刊发了伊犁欢歌前哨尽朝晖和伊犁游记的书影和四篇散文,似乎又唤起了当年那难以忘怀的文化回响。
岁月如流,韶华已逝,伊犁河涛声依旧,只是朱颜改。那远去的文化公仆身影,他那无言之美的故事,淡淡地隐入历史烟云中,成为一片追忆。
筚路蓝缕话当年
1978年9月15日,伊犁地区文学艺术创作办公室成立。次年,伊犁州、地机构合并,改称伊犁州创办。以后在此根底上成立了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州文联)。伊犁河创刊后归州创办管理,联合办公。最初的办公地点,在州展览馆(今州电视台院内),也就是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几张桌子而已。后来,在老宋家住房的原址上(今铜锣湾正门右侧)盖了州文联大楼,伊犁河编辑部才总算有了着落。
伊犁河草创之初,大概有五、六年时间里,没有正式的编辑部。当时老宋和郭从远的主要精力是编发稿件,按时出版杂志,同时想方设法申请杂志刊号,为刊物的生存而奔忙。试刊发行2年后,伊犁河1981年第1期(总第9期)开卷“告读者〞中,以十分自豪和轻快的语调说:“新春来临,伊犁河,这株文艺新苗,在祖国西北边疆大地上,吐绿了,正式出版发行。〞刊物也有了自己的发行代号:58-74。伊犁河编辑部终于掀起了盖头,正式宣布成立了。
伊犁河编辑部虽然成立了,据我所知,当时没有任命正式的负责人。此前,刊物的编务工作,主要是郭从远在主持操办。州创办主任宋彦明对自己挑选的郭从远是十分信任和放手的。但到1981年底的11月,老宋调离伊犁到自治区文联当作协秘书长去了,上级领导指派了一个原来搞新闻工作的老同志来伊犁河编辑部暂时主持工作。新的掌勺人,有自己的咸淡口味和风格,也带来了一套自己的主张。比方,从1982年第一期起,废弃了已连续使用了两年多的创办人宋彦明手书的伊犁河刊名。这些不同的做法和安排,对天马行空惯了的郭从远来说,似乎感到“生活的道路有点不顺,心情不佳〞。老宋写了一首谒金门奉劝了自己的伙伴:“抬望眼,天上云舒云卷,何以褒贬萦心间,耿耿难入眠。珍惜似水流年,潜心熔铸立言,博采众相上笔端,文字结情缘。〞老郭读后,十分感动,和了一首:“金石言,深情倾注笔端。几多冷暖化云烟,心宁天亦宽。昨夜小遇风寒,今朝落红数点,自当躬耕花圃间,不虚度华年。〞老郭这个四川汉子,那几年果然没有辜负自己兄长的期望,努力埋头苦干,把那年开始改为双月刊的伊犁河办得风生水起,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也入了党。1987年第1期(总第37期)伊犁河首页,第一次公布了伊犁河编辑部的组成名单:主编郭从远;副主编顾丁昆;编委门海群、吴孝成、张雅荪、费震建、姜付炬、郭从远、顾丁昆。伊犁河终于辞别了草创时期,走向刊物正规化开展的新阶段。当然,伊犁河的刊名,从1985年第1期起,又恢复了创办人宋彦明的书写体,一直延用至新千年初始,成为刊物的一种门面标志。
郭从远在伊犁河主编岗位上,一干近20年,一直到他退休为止。在这近乎神话般的记录后面,是老郭由盛年走向衰老的韶华奉献。那时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物欲横流,不少文人下海经商,文学神圣斯文不堪之际,老郭十数年如一日,苦守一个清苦贫穷的刊物,“为了对文学对伊犁的爱情〞,殚精竭虑,扮演了一个伊犁文化行者的角色,奉献了他的全部精力。他是一个为伊犁河而生的可敬可亲有一些悲壮色调的人物,他的故事是不可复制的。
郭从远,这个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以其专业专长在塑造伊犁河文学形象上是根本成功的。伊犁河从开始,就设置了自己的“纯文学〞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构架,开设了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四大块。在四大园地里,又分设了许多特色栏目:如为培养文学新人开设的“文学知识讲座〞“文学名著评介〞“新芽〞“年轻的白杨林〞“中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