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加强
机构编制
管理工作
实践
思考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处于我国编制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既直接承担着各项编制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又直接面对着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等对机构编制管理产生的影响。笔者结合从事基层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身实践,就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作一些思考。
一、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一)对机构编制管理现状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完善和加强,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的落实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人们的机构编制意识、认识有所提高,管理逐步标准,法制化建设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存在,违反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机构编制部门常常面临着违规挑战,因此,强化管理,任重而道远。
(二)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1、机构改革后,有的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人员膨胀反弹扩张的压力时时存在,不强化管理,改革成果很难稳固。
2、财政供养人员队伍依然庞大,工资性财政支出占比重很大,不强化管理,欠兴旺地区“吃饭财政〞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3、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特别是政策性收费的自取自支单位,超编比较严重,不强化管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问题将有增无减。
4、人们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认识欠缺,认为机构编制是“软约束〞,弹性大,不强化管理,法制化进程将难以加快。
(三)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认识与思考
1、涉及一定范围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历史问题的积累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2、从深层次上看,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处于由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经济体制转型,加剧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矛盾。
3、在经济欠兴旺地区,人们抢吃财政饭,抢端铁饭碗的观念越强,社会就业问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冲击也越大。
4、机构编制管理立法滞后,本应由法律加以标准的事情,却由机构编制部门承受压力;本应依法处置的行为,却变为机构编制部门独家承担的责任,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单独面对和承受膨胀反弹的压力,工作往往处于重重矛盾之中。
(四)对面临矛盾的认识与思考
1、上级要求对机构编制从严控制与部门单位因结构性短缺对机构编制增长的强烈要求之间的矛盾。
2、机构编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机构编制要求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客观真正需要,科学合理配置,财力正当承受)。
3、机构编制管理的标准化要求与目前人们对机构编制管理认识程度不够,法制意识不强,监督缺乏普遍性力度之间的矛盾。
4、机构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工作层次与所肩负的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大使命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等等。
然而,矛盾重重,压力重重,多数又不是凭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解决的。比方:机构编制立法滞后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赶上国家经济体制转型的问题,机构编制资源有限性,遇上对其要求无限性的问题,经济欠兴旺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肩负责任重大,而部门权威性不够,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蹴。
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与途径
(一)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
1、从主观方面讲,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待机构编制工作,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不是说大话空话。作为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站在这个岗位上,我们既不妄自尊大,更不要妄自菲薄,而是确确实实的把我们的工作定位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机构编制工作事关执政党地位的稳固和国家政权建设,事关执政资源的配置和执政能力的提高,这丝毫不是危言耸听,你细细体会,确实如此。所以,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我们的工作定位;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认识我们的历史使命。按照这一时代定位和历史使命,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开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把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效劳,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根底性工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切实表达。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攻坚克难,坚守阵地;才能严格认真,标准管理;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2、从客观方面来讲,充分认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必要性和搞好管理的现实可能性,以科学开展观统领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效劳大局。
目前,如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不仅是机构编制部门潜心研究的课题,也是广阔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为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有着极大的客观必要性。而党和国家的重视,包括管理条例的出台,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又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巨大的现实可能性。据此,对于搞好机构编制管理,我们可以树立坚决的信心。
根据中央和省州的要求,各级编办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也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服从性、动态性特点。其整个工作只有以党委政府为中心,以党委政府的大局为大局,没有丝毫的部门利益。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搞好机构编制工作,应注重把握两条:一条是要明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明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抓住管理的主要矛盾;另一条是在现行的政策法规内,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创新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鉴于机构编制管理的现实状况,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一味的用传统的制度和方法不能彻底解决,需要有新的思路,寻求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管理的有效性,真正到达预期的效果。
具体讲,这个思路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上,不仅要全方位,更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②、在管理的方式上,不仅要注意多样性,更要注重强制性和有效性。
③、在管理的主体上,不仅要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的强劲合力。
④、在管理的程序上,不仅要着眼于制度的明确、具体,而且要标准化,具有可操作性,要有前置性,不能只是后置性被动监督。
总之,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而不是残缺不全的;有效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能够自如运转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管理监督体系;并使之经常的稳定的发挥作用,从而使各级领导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失控和违规现象的发生,使机构编制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为经济社会开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途径
根本途径主要有四。之一、明确管理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之二、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体系;之三、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机制;之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构编制工作队伍。
1、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
①重点对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对象上说,管理应当是全方位的,一切从事机构编制管理的部门和人员都是管理的对象。但从总体上讲,权力越大的,领导职务越高的越是管理的重点;越是直接管理部门越是工作重点。这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践证明,哪些地方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认识明确,工作重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认识深刻,工作到位,哪些地方的机构编制工作就有起色,为中心工作和大局效劳就有成效。反之,就会出问题。因此,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认真负责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关键。但是,如何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使机构编制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呢。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请示汇报。使主要领导了解机构编制工作,从而有力的支持机构编制工作。自编办单设组建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大力支持机构编制工作。无论是管理还是改革,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队伍建设,无论是干部使用,还是根底设施建设,无论是部门工作,还是中心工作都给予编办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编办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
二是要自身过硬。首先要熟悉本职工作,吃透政策规定,并对全局性的情况胸有成竹,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其次,要对工作拿得起、放得下,能当大任。比方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涉及全局的大事,一定做到底清数明、精心筹划、稳妥部署、得当操作,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赢得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认准的事情,雷厉风行,想得周密,干得漂亮,不留任何后遗症。当然,工作过程并非就会一帆风顺。
三是要善于协调。一方面,鉴于目前机构编制的领导体制,要精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党委政府的关系,协调好领导之间的关系,主动出谋划策,化解矛盾分歧,把思想统一到要办的事情上来。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赢得大多数单位和部门的理解支持。
②重点内容
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内容,主要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编制管理。
一是职能管理,包括职能配置,运行监督以及根据经济社会的开展,而不断进行的充实、完善和增减。主要通过对单位部门的职能配置来确定,通过考核监督等来把握。要做好部门的职能管理,重点是必须学习、了解、熟悉、掌握各工作对象部门的主要法律法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职责定位,职能范围,才能做出权威性的判断和界定。
二是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的增设、更名、升格以及撤销。重点看是否具有法律法规依据,是否是权威部门,即党委、政府、编委的决定,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是否有利改革开展稳定,配置是否合理,程序是否标准,是否存在越权越位审批等等。
三是编制管理,包括编制的核定、增减、人员结构比例确实定,以及编制使用(人员流动)管理等等。编制管理与机构,职能管理紧密相联。如果说职能是定性管理的话,编制主要是定量管理。其规模确定,数量核定都应当有科学的依据。比方,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开展的相关指标,所效劳半径,工作量大小,财力状况等等。要坚持科学、合理、从严的原那么。重点看是否与职能、任务的大小相匹配,是否符合管理权限的规定,在编制使用(人员流动)管理上,一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纪律规定,超编不准进人,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二要严格程序,控编审批。需要注意的是机构编制管理和控编通知单是一个相对的结果,其过程是履行审批管理的程序。比方,某单位要通过招考补充人员,主管部门需先向编制部门打报告,经编制部门审核,编委主任审批,编制部门行文批复,有关部门按批复意见办理招考。如果是通过调动补充人员,就是单位报告,主管部门同意,编办审查,有编制的发放、填写控编进人审批表,所在单位、接收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编办审核,符合规定,加注意见,编委主任签字后才发出控编通知单。组织人事部门据此办理调动手续,核定工资标准,财政部门据此核拨人员经费,社保部门据此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在此项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重点把握人员结构的合理,坚决杜绝超编进人。
2、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管理的根底,管理是制度的表达。近年来,中央在加强机构编制工作中,相继出台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中央编办和监察部联合印发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使机构编制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①加强根本制度建设,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审批权限和程序。在工作的运行中,应做到“四不〞,即凡成立机构、增加编制,未经编制部门提出意见不上会;不是机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