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173818

大小:16.16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历史 导学案 设计 研究
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争辩 :新课改背景之下,如何用好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力量呢?课前有效的导学案设计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什么样的导学案才是有效的导学案呢?这就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表达开放性,要能熬炼同学的学科力量和学科思维。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自主学习 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学科研月期间,我代表历史组做了一节骨干老师呈现课。当时我选择的题目是高一统编教材的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鉴于本节课线索头绪多、学问庞杂的特点,在备课时,我细心设计了导学案,一方面关心同学进行预习,另一方面也关心老师把握学情,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最终的呈现课上,我自认为课堂节奏把握得很好,在下课前完成了全部预设的教学任务,同学互动乐观,课堂气氛活泼。自我感觉这是一节比拟成功的课。在课后的评课环节,校长问了我一个问题:“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局部,导学案中你为什么要设计那样的表格呢?此时的我,还沉醉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所以,脱口而出:“为了引领同学进行预习,为了提高上课效率。〞校长追问道:“那你为什么在表格中要设计‘北洋军阀专制专制的表现’和‘革命党稳固民主共和的措施’两栏呢?〔如以下列图所示〕为什么不让同学自己去梳理政治特征呢?〞北洋军阀专制专制的表现革命党稳固民主共和的措施这个问题令我陷入了深思,刚刚的沾沾自喜荡然无存。是呀,我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导学案呢?我的初衷是以这样的表格引领同学去读书,这样在课前他们就能通过预习把握本节课的学问结构,老师课上只需要强调重点以及同学不理解的难点,这样就能应对部编版新教材学问体量大的特点。为什么不去掉这两栏的标题,让同学自己去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呢?我想最根本的缘由是我不敢放手,我担忧同学不能精确     完整地依据老师的思路去整理学问,我担忧课上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同学探讨“何为政治特征?〞我担忧一节课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反思其中的缘由,我仅是站在老师教的立场来设计这节课,照旧走在老师主导教学的老路上,没能真正发挥同学学习的主体作用。长此以往的话,老师一味地赶进度,不给同学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学仅是“照书填空〞式的学习,他们的学科思维力量如何才能得到提升呢?此种教学方式培育出来的同学如何能符合新课改下的育人理念和要求呢?那老师是不是就有误人子弟之嫌呢?反思至此,我为我最初的沾沾自喜而感到惭愧! 为了更好地把握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方向,我重新学习了教育部制订的一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3年版,2023年修订〕,其中明确指出:“一般高中的培育目标是使同学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力量,具有自主进展力量和沟通合作力量。〞“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同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力量,培育创新精神。〞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以上课改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对这次公开课的反思,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头了新的探究。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的课前导学案设计中,关于其次子目“工农武装割据开拓革命新道路〞,我做了如下设计:“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新的革命道路开拓的主要过程〞。说实话,对于这样相对开放的设计,我心里是没底的,我心里是有很多问号的:同学能梳理出来吗?他们会不会畏难而退呢?会不会起不到很好的预习效果呢?当我看到同学做的导学案时我才觉察我的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我没有想到同学完成得如此认真,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能够依据老师给出的要求,依据教材,对课本的相关材料和内容进行整合,并以条理化的多种形式呈现。这个整理的过程,就熬炼了同学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学科力量。这与之前“照书填空〞式的导学案比,明显有利于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力量。在我看完同学第22课的导学案后,有一个朴实的想法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那就是:老师要敢于放手,老师越信任同学,同学会越优秀!这次的教学探究,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生疏到导学案的设计,不仅仅是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前关心同学梳理学问的工具,更是提高同学学科力量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设计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首先,老师应明确导学案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同学的“学〞而不是为了老师的“教〞。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争辩的目的在于老师可以少教,同学可以多学。〞而导学案的使用恰恰是为了摸索“老师少教,同学多学〞的路子。从教育心理学争辩的层面来看,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强调:“学问是学习者在确定的情景之下,凭借他人的关心〔老师和伙伴〕,利用确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取得。〞这就意味着同学猎取学问的力量取决于同学依据已有的经验去建构学问的力量,而不是依靠老师的讲解和背诵。维果斯基的“最近进展区〞理论也认为老师教学应着眼于同学的“最近进展区〞,即同学现有的学问水平和同学通过关心可能进展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异。老师应乐观为同学供给一些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乐观性,从而促进进展学区。学案导学恰恰是以“学案〞为媒介,增加“教〞与“学〞的联系,将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所以,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站在同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应当给同学留下思考的空间,切不行由老师“越俎代庖〞。 其次,老师应明确导学案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同学的学科力量和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学问的整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在宽敞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各学科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需具备、不行或缺的学问、力量和素养。因此,高考要求同学对根底局部内容的把握必需扎实牢靠。高考试卷中应包含确定比例的根底性试题引导同学打牢学问根底。〞“关键力量和必备学问是高水平人才培育体系所必需具备的、支撑学习者终身进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学问和力量,是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需具备的根底,是进展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和前提。〞由此可见,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是应当关注根底学问的结构化梳理的,但这不能成为导学案的全部。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笔者在最初设计高一统编教材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导学案时,只关注到了学问层面的梳理,所以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局部设计了如上导学案,其实以表格的形式对零散的历史学问进行梳理,这是一种可取的导学案形式,但在设计表格时,应给同学留下思考的空间,导学案问题的设置应有启发性,应有助于同学学科力量和素养的提升。如上述第20课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局部,可以修改为:概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这样,同学就能围围着该问题,阅读教材,依据教材,分别梳理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专制专制的史实和革命党人针对北洋军阀的专制专制而实行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措施,最终概括出“专制专制〞和“维护民主共和〞等政治特征。这样,同学不仅梳理了学问,更熬炼了同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思维和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还有助于提高同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归纳概括力量。由此可见,老师对导学案设计目标的定位至关重要。最终,老师应明确导学案设计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导学案的设计,是老师对同学课前自学的一种方向性引导,既为了了解学情,更为了弥补课上时间的局限,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使同学真正学有所得。所以,接受何种导学案形式,应依据课的内容和课型而定,切不行固守一种模式。 如面对上述学问体量大,内容庞杂的第20课,导学案可以选用以上表格设计的形式,以便于同学课前梳理历史学问,理解历史概念,为课堂教学做好预备。如面对与学校学问连接比拟亲热,同学相比照拟生疏的内容,导学案可以接受前测题的形式,从而了解学情,便于老师确定本节课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在课前老师设计了关于本课内容的前测试题,并对同学的答案进行了大数据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同学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说明对第一子目“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的相关内容理解存在困难,基于此学情,老师将本局部内容作为本课的难点,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和探究。如面对与同同学活联系比拟亲热的内容,导学案的设计可以指导同学课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搜集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材料。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和平进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导学案设计时,要求同学分组,在课前每个小组通过网络、新闻及中同学时事报刊等途径搜集十件国际新闻大事以及威逼当今世界和平与进展的材料,用于课堂教学的共享沟通,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如面对复习课,导学案的设计应有助于同学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回忆,建构自己的学问体系,为课上的深度复习奠定根底。如在教学过程中,对鸦片战斗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究进行复习时,课前老师设计了如下导学案:以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自鸦片战斗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究。同学大多接受了时间轴的形式对学过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老师可以依据同学完成的导学案作业,把握同学对这局部内容学习的状况,从而确定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以同学的“学〞为主,而不是以老师的“教〞为主,老师要由原来的“包办〞教学转变为“指导〞教学,以更好地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力量。正如叶小兵教授所言:“开展教学要有同学意识〞,由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同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仅靠老师讲授同学就能具有的。因此,要转变由老师直接灌输学问和传递现成结论的教学方式,探寻同学真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为国家培育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一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3年版2023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 〔2〕张彩凤.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与反思〔D〕.陕西师范高校,2023.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11. 〔4〕摘编自叶小兵教授讲座讲稿. 周美闪 单位:北京师范高校良乡附属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