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格里
地区
一体化
进程
前景
马格里布地区一体化:进程与前景
收稿日期:20230209
作者简介:汪长明(1973-),男,安徽望江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员。
摘 要: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随着意识形态认同〔制度认同〕被地理空间认同〔身份认同〕所取代,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进一步开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作为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由于成员国政治互信缺失,区内经济互补性不强,缺少领袖型国家的引领,导致地区认同缺失,地区一体化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成员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地区合作开始走出困境,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开展态势。
关键词:地区认同;地区合作;地区主义;马格里布一体化;马盟
中图分类号:D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2-015-07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对立已经让位于各国对经济开展的热衷和对资源与技术的竞争[1](p.257),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开展的主要政策取向。为因应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非洲国家纷纷组建地区的和次地区的政治经济集团,积极推动国家间的合作,推进一体化进程,以此化解被边缘化的危险,并努力提升自身在变化中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这是地区主义〔Regionalism〕这一新的政治、经济整合现象在非洲的地域反响。地区主义是民族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难以形容和不可防止力量的集体回应之一[2](p.181),是与全球化进程相伴随的另一种推动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实现结构性转变的动力[3](p.29)。作为一个深刻影响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性事务演变的趋势性范式,地区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世界地缘经济幅员。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Union of the Arab Maghreb,UMA,下文简称“马盟〞)是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本文以地区认同〔Regional Identity〕为分析视角,试图说明其在马格里布地区整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地区认同:地区一体化之基
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而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根本属性,往往表达在地区行为体之间的高度关联性上,是地区行为体之间在历史经历、文化属性、政治制度和外交关系等方面所具有的相似性和亲缘性,以及面临共同威胁时所具有的相似心理感受和政策反响。巴里·布赞〔Barry Buzan〕认为,一个地区的构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共有的特性〔Shared Characteristics〕、成型的互动〔Pattern Interactions〕和共享的知觉〔Shared Perception〕[4](pp.6873)。可见,“地区〞本身就包含观念建构的含义。地区不只是世界上存在的物质实体,不只是在地图上能被直接和准确描述的有形空间,地区还是根植于政治实践的社会及认知建构[5](p.354)。
所谓认同〔Identity,或译“身份〞〕,是指建立在共同体成员相同特性根底上的、区别于他者的共有形象及归属感[6](p.504),是行为体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Individuation)过程建构起来的[7](p.68)。在政治学领域,“认同〞意指个体基于公共身份认知产生的对共同体的忠诚,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趋同。建构主义理论家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认为,认同是相对稳定的、对自身的特定角色的理解和预期,因而是能够产生动机和行为倾向的有意图行为的一种属性[8](p.224)。它源于长期实践,代表政治行为体自身和行为体之间的社会关系[9](p.453)。温特将认同分为四种:团体认同〔Corporate Identity〕、类别认同〔Type Identity〕、角色认同〔Role Identity〕与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10](p.252)。前两种认同内生于行为体,以肯定自我、排斥他者为特征,说明行为体与他者的差异;后两种认同说明主体间结构,不是行为体的内在属性,它们依赖于体系的政治文化,只存在于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所谓集体认同,是指行为体在某一共同体内持有对该共同体的体系文化以及将一般化的它者作为对自身悟知一局部的认同,以及将自身作为群体一局部的认知[8](p.337)。集体认同把角色认同与类别认同结合起来,使行为体把他者的利益定义为自我利益的一局部,亦即具有“利他性〞。利他行为体仍然可以是理性的,但是它们权衡利益的根底是团体或“团队〞。这使他们能够克服使利己主义者出于窘境的集体行动难题[10](pp.287288)。正是通过最彻底的社会性个体身份〔集体身份〕,现实主义国家“反社会〞的团体身份才能够成为可能[10](p.288)。
地区认同是地区成员国的集体认同,是假设干地理上接近并相互依存的国家在观念与身份上的相互认同,以及各成员国将自身视为地区整体一局部的意识。一般而言,根据来源的差异,地区认同具有三种根本属性:〔1〕归属性〔Attributive〕。地区成员国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互动,塑造了本地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各种亲缘关系,强化了地区的整体性,从而形成归属性地区认同。归属性地区认同是地区认同的初始形态。〔2〕回应性〔Responsive〕。一个地区在与外部国家和地区以及整体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地区内各国更加清晰地对“自我〞和“他者〞予以界定和区分,厘清本地区与“他者〞的相对性和差异性,形成区内与区际交往过程中差异化的“身份回应〞,从而形成回应性地区认同。〔3〕功能性〔Functional〕。地区认同还表现在地区各国应对突发事件及处理社会经济等功能领域的问题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此背景下各国的互动关系,最终形成单一性的公共政策,即功能性地区认同。地区认同的这三种属性在层次上由低到高,推动地区合作的进展和深化。
认同政治的理论研究与地区合作的实践说明,如果地区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对自身作为地区整体一局部的认同感较强,就能够为组织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文化上的支撑,是组织凝聚力形成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组织的有效运作反过来塑造着成员国的利益预期与政策取向,为成员国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促进地区认同的强化。这种个体和结构的关系,温特认为是一种“互够〞〔Mutual Constitution〕而非“互动〞的关系[10](p.215)。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实现各成员国及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开展与繁荣。
地区认同是地区合作的根底,地区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和积极的政策协调加速了国家间的融合和地区的整合,塑造着国家对地区的认同和地区整体感的形成。地区认同直接影响着地区内国家的身份定位、利益分配和政策选择,是地区合作的先决条件。
二、马格里布地区合作的背景因素
马格里布地区具有历史上的亲缘性、地理上的整体性和语言、民族的同一性等特征,具备开展地区合作的“天然条件〞。1989年2月17日,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五国元首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会晤,发表了马拉喀什宣言〔Déclaration de Marrakech〕,宣布成立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五国领导人签署了马拉喀什条约〔Traitéde Marrakech〕,条约的宗旨是推进区域经济互补合作,协调彼此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并最终实现共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完全的马格里布经济联盟,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马盟的成立标志着马格里布地区一体化机制化进程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