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探秘杨凌创新农业.docx
下载文档

ID:1170627

大小:25.12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秘 创新 农业
探秘杨凌创新农业 刘彦华 靳晶 图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远景。 在中国的农业幅员上,作为现代农业开展的一面旗帜、一块高地,陕西杨凌,格外亮眼。 自1997年成立至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块只有135平方公里的土地,累计建成涉及小麦新品种培育、兽用生物制品、果蔬深加工、饲料工程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6个,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93项,其中,获得4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专利申请量达8801项,共授权专利3935项;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30多万人;在全国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00多个,年示范推广面积达9000万亩,推广效益达230亿元;累计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成13个农业国际合作平台…… “杨凌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进行的‘试点,探索了一条开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在近日国新办就首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开展有关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杨凌示范區,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南平这样介绍,“正因为杨凌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试点变成了国家的一种制度安排。〞 高校有创新,地方有活力 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杨凌就是农业科技的“代名词〞,其最大的优势就来自这里的农业高校和农业科学家群体。据了解,杨凌是我国目前高职称、高学历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一半人口都有大学学历和高级职称。 就像美国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一样,杨凌示范区“起家〞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者是中国农林领域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坐落在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低调而隐秘的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校80多年来,一直扎根在农村,在与土地最近的地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该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9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创造专利1421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47个。仅2022年农高会,该校就展出了160项最新成果,其中新品种79项,新技术81项。 牛校必有牛人。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第一站便来到了“牛人〞昝林森牵头成立的“国家肉牛改良中心〞。秦川牛因主产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而得名,是中国黄牛最具代表性的品种,被誉为“国之瑰宝〞。昝林森教授自1992年起开始从事秦川牛的肉用选育改良研究,尝试以产业开发促保种,在保种根底上再育种,培育出一个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筛选了3个优势杂交组合,其生长速度、屠宰率和净肉率均较秦川牛原种提高了25%以上。他率领的秦川牛肉牛育种研究团队,也因此成为了国内该领域内响当当的“牛〞团队。 “昝老师非常注重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科研要面向生产解决实际问题,他常说,我们不能‘在实验室养牛、只会发论文,要努力做面向生产实际的全才。〞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赵春平介绍道,昝林森教授不仅自己经常下乡调研开展技术效劳,还要求团队成员在全国10多个基地轮流蹲点调研。“前不久,我们与宁夏海原县政府、华润集团三方共建的海原县肉牛产业技术指导效劳中心和西海固高端肉牛产业开展研究院刚刚揭牌,其目的就是着力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良种肉牛繁育养殖基地和优质肉牛供港基地,积极创立全产业链开发扶贫新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缺“牛〞人,更不缺“牛专业〞。“葡萄美酒夜光杯〞,亚洲第一家葡萄酒学院便坐落在此。据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沈忠勋介绍,我国原本是没有葡萄和葡萄酒学科的,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深耕葡萄酒专业,不仅在1985年创办了“葡萄栽培与酿酒〞专科,还在1994年成立了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的学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效劳、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四大根本功能。〞沈忠勋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近些年,该学院不仅培养了近3000名的本专科生、400多名硕博士,还推出了我国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和全国建有葡萄酒专业的22所高校组建了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联盟。“人才的摇篮、技术的源泉、产业的支点、文化的平台,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目标。〞 让“土农民〞变身“土专家〞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在“未来谁种地〞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时候,杨凌已悄然在全国率先探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育。 “为什么这个大棚一点都不闷热?它的温度、湿度能保证吗?〞 “这些黑色管道是做什么用的?〞 2022年12月13日,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走访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恰逢一批来自甘肃的学员开班学习,在一座草莓大棚里,园长郭娟茹被学员们围在最中间,面对大伙儿抛来“连珠炮〞般的问题,有些应接不暇。 依托高校 杨凌示范区“起家〞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据郭娟茹介绍,该园区于2022年正式建成,是由5家合作社投资建设、示范区农业部门进行工程支持的合作联社,集生产种植、科技示范、技术培训、休闲观光等于一体,园区总占地面积500亩,由“一心三区〞构成。“一心〞即管理效劳中心,位于园区中部位置,是整个园区的生产管理与仓储销售中心。“三区〞指生产种植区、休闲观光区及配套工程区。其中,设施种植区是园区的核心区,规划建设85栋现代化日光温室,实现新技术、新品种的集中展示区与高效生产。郭娟茹说:“园区主要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运用栽培新模式,为农户作示范,农户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栽培的新品种和栽培模式。同时,园区聘请了20多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组成专家团队,从设施建设,种植、作务、管理、经营全过程指导,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与常见的大棚不同,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的塑料大棚宽敞明亮、一点也不闷热,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郭娟茹对此解释道,“我们采用的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建明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的新型大跨度双拱双膜大棚。过去用传统拱棚种植,由于跨度小、高度低,既没法进行机械生产,也不适合搞旅游采摘。现在采用的这种新型大棚,一方面升温快,可以帮助蔬果提前1个月上市;另一方面由于跨度大,便于机械化操作,也方便游客进行采摘。更难得的是,采用这种大棚,本钱可以降低20%—40%,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种植面积增加1倍以上。〞 在郭娟茹看来,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实现了双赢效果,一方面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了落地转化的“试验田〞,可以就地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充分表达农业创新成果的优越性,激发农民接受和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增产增收。 “我们培养的很多学员都在杨凌开了公司,安家落户。〞 郭娟茹自豪地告诉记者,几年下来,在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的农民少说也有10万人,延安、汉中、安康等地市,貴州、宁夏、甘肃、广西、河南等20多个省区的农民慕名而来,累计带动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外地自主创业者150多人,开设田间课堂累计培训达1520多人次。 其实,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只是杨凌探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杨凌示范区统合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培训(实训)基地、涉农龙头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及规模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培训资源,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面向旱区持续开展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仅2022年全年就开展了培训673场次,培训农民61219人次,足迹遍布山西、甘肃、云南、新疆等1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45万余人次。 科创中心开启科研转化升级版 “科研成果不应被束之高阁,将其用之于民、用之于市场才能实现应用科学研究的价值。〞这是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副局长王博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农民现代化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图为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 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60%,直追兴旺国家水平,一直都是外界点赞杨凌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杨凌对此并未自满而停止不前。杨凌究竟还有多少科研成果可以被产业化?农技示范推广基地模式还能有多远?如何将更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留下来?从事多年技术创新和转化推广工作多年,他对于杨凌的未来依然存有诸多疑问和困惑。 在王博文看来,限制杨凌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大多数科研人员缺乏商业化、产业化运作能力,三是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比较困难。 如何突破开展瓶颈,杨凌做出了新选择——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涉农科创中心。王博文对此充满期待,据他介绍,2022年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展假设干政策的批复(下文简称批复)下发,批复指出,杨凌要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持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在杨凌示范区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杨凌示范区依托区域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科研平台。 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调动中科院系统及其他国内外涉农高校院所在杨凌示范区进行科技成果研发与转移转化科技的积极性,推动区内两所大学与杨凌示范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承担打造“未来农业策源地、创新创业栖息地、龙头企业铺路石、高度要素聚合池、创新生态试验田〞等重要任务,杨凌示范区科创中心应运而生。 随着这一工程的逐步推进,王博文也有了一个新身份——杨凌示范区科创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他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按照规划,杨凌示范区科创中心,一要把高端农业研发平台聚集、科技成果展示、科技工程“一站式〞效劳以及科技企业孵化聚集在科技成果创新与孵化转化区,通过“研发—孵化—交易〞的创新转化模式,不断为成果推广、产业化和科技创业提供“源头活水〞;二要把电子商务、无人机植保、土壤检测与修复、测土配方、植物装饰、农产品溯源、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标准、技术评估等新型涉农科技效劳机构引进到“科技效劳业〞创业街区,打造全国“涉农科技效劳业〞特色鲜明的创业街区与标杆聚集区;三要把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银行、风险投资公司、法律、财务、科技咨询、成果交易等多种双创效劳机构集中到专业效劳与配套效劳区,为入驻机构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政策、管理、培训、信息等咨询效劳,提供专业代理、技术合同认定、认证咨询等科技中介效劳,以及融资担保风投等金融效劳;四要把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作为培育孵化农业文化创意设计效劳业、农业工艺美术产业、农耕文化数字创意产业、三农影视制作产业等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孵化基地,为入驻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人才交流培训指导、创业团队组建、新作品展示推介等公共效劳,同时开展上合组织和丝路农业文化艺术品展示与交易等活动,定期举办涉农文创产品展示与交易活动。 “我们只要一种企业,就是涉农科技效劳业。〞王博文透露,未来3年,杨凌科创中心将设立10亿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其中,2022年新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0家,预计未来3年累计招引培育科技效劳机构与科技效劳业企业 50家以上,科技效劳业营业总收入到达15亿元以上,牵头成立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效劳业联盟,培育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面向国内外输出的“杨凌科服〞品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