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教育教学专业.doc
下载文档

ID:1168858

大小:53.50KB

页数:2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 汉语 国际教育 专业本科 毕业生 就业问题 研究 教育 教学 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引 言 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2013年,教育部因教学理念的变化将对外汉语专业名称改为汉语国际教育(下文简称为汉教)。本学科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让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学会用中文进行交际。相较于其他传统学科来说,它的开设时间较晚,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增开了本专业,本专业一跃成为学生们报考的热门选择,但与此同时各种问题随着本专业毕业人数日趋增多而逐渐凸显了出来。 而在数多的问题中,就业问题无疑是最为凸显的。一方面,我们提到国内高校不断增设本专业,本专业一跃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选择;另一方面,从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在接受四年系统的专业教育后,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就业困难或是选择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职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专业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这汉教专业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通过以上的分析对就业问题进行解释,以及对本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提高提出建议。 一、与汉教专业相关的就业理论 大学生就业无疑是社会多方关注的焦点,因此围绕就业这一主题,许多学者都展开了全方位的理论分析。同样,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也不例外。笔者根据相关的就业理论试从动机、结构、供求、信息四个方面来分析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一)动机就业理论 刘珣先生认为动机实则一种内在的动力,在一件事情的处理中常表现为一种实现目的的的强烈愿望。这种动机又可以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四个方面。而动机又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前者则常常来自个体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和对其意义的认识[0]。 从以上有关动机的理论,也可以分析出就业与动机的关系。当一个人想要成功的做成某件事情,拥有强烈持续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其更好的发展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本专业毕业生来说,人生中的第一个比较自主的选择—大学主修专业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当一个学生出于兴趣、喜爱、甚至是更为长远而深刻的目标选择专业时,那么他就拥有比其他人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相较于同期的新生,在其余人处于迷茫期时,他已经有一套自己时间的规划表,也更为了解学科的构成、专业课的分布等信息,最为关键的是知道自己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因此其行动总是快于他人一步的,其学习的效果也应是较好的,这类学生,会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发现动机和就业是成正比的关系,学习或者就业的动机越强,就业的机会就会随之增大。 (二)结构就业理论 结构就业理论是从社会结构变化来研究就业的理论[1]。这一理论其中有一方面的内容是职位空缺与就业者所具有的技能并不吻合,另外一方面这个空缺的职位其所在的地址并不是就业者想要去的地方。这样的矛盾势必会影响到就业者成功应聘的几率。 结构就业理论非常贴合汉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一方面毕业生专业能力差,无法快速上岗;另一方面,毕业生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也常常扎堆与发达地区或者是发展快速的地区,这样也就造成了局部地区就业竞争压力巨大,而部分地区又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矛盾现状。 (三)供求就业理论 劳动力的供给需求理论实则是从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均衡度来衡量就业的理论[2]。当劳动力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或者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就业的大环境是较为轻松的,而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则就业岗位紧缺,竞争压力加剧。 结合结构就业理论分析,由于国家各个地区发展程度、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都不尽相同,便会造成较大的就业选择差异。例如,在我国,发展较快的北上广等地区就业人数每年持续的上涨,人们争相在大城市当中扎推。因此,在这些地区很容易会出现就业岗位的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的情况。但在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常出现人才缺乏和职位的空缺等现象。供需不平衡也必然会造成汉教毕业生的就业出现问题。 (四)信息就业理论 信息就业理论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信息与就业变动之间的相关性的理论[3]。信息在生活中往往是复杂多变的,这样的一个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客观情况上来看,例如出现就业信息发布的不及时、或者信息更新的速度较慢等延迟或者耽搁的情况;从主观的情况来看,就业者疏于在就业信息的质、量等方面的搜集,主客两两方面都会影响到就业质量。 海外对汉语教师需求的不断攀升以及国内汉教本科毕业生难寻对口工作,造成这一矛盾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一方面,汉办等官方机构信息发布迟缓,而私企的信息又存在着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毕业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也较差,从两个方面造成了信息的阻塞。因此,汉教毕业生不能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定然也会失去很多就业的机会。 二、 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 汉教是一门新兴学科。2013年,教育部因为教学理念发生变化将对外汉语的专业名称改为汉语国际教育。从名称上的改变我们不难发现现如今本专业除了关注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之外,更要走出国门,在国际的大环境中去宣传汉语,进行汉语的海外教育。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随着专业教育的深化而转变,本专业最新的目标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和国际化的专门人才[4]。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汉教专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先后有数百家大学都开设了本专业,并且本专业也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系统的教学体系。随着本专业各方面日趋成熟,不少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最为凸显的就是就业问题。 (一)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国内汉教专业的普遍开设,大量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涌现出来,暴露出的就业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就业率不高 首先,我们从汉教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总现状入手,根据学者以往的调查和分析,汉教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主要有三大去向,分别是就业、申请做志愿者和选择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数据所显示的结果,在这三种方向的选择中,选择就业的人数是最多的,占据毕业总人数的半数之多,虽然汉教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就业途径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无论是毕业人数还是整体的就业率,相较于其他传统的专业来说都是不占优势的。 2. 对口就业率不高 汉教专业的就业问题除过以上提到的就业率低之外,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本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低。我们已经认识到就业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但汉教毕业生在就业的方向中又有几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从大的方面看,就业方向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从事教学或者与从事教育行业无关的职业,在前者的教学活动中又可细分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从事其他教学工作,在这两种不同的就业方向中选择中从事其他类型的职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其人数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选择其他教学的人数也远大于于本专业的教学人数。 从以上的调查中,笔者发现选择就业虽是毕业生毕业后第一顺位的选择,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学在经过四年专业的培养后,其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更多的是选择其他种类的教学甚至选择非教学的工作。根据这样的就业现状我们也就能很清楚的发现,本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较低这一事实[5]。 由于汉教专业的设立到如今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发展壮大的速度十分之快,正是由于这样的速度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就业已经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使很多学生闻汉教专业而色变。在以上的分析中主要的就业问题有两点,其一、就业率不高;其二、就业对口率不高。笔者将根据这两个主要的就业问题展开分析。 (二)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汉教本科毕业生面临的两大就业问题,笔者基于四大就业理论并结合学生自身展开分析。 笔者针对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制作相关调查问卷,该问卷共计12道小题。其中第1,2题针对毕业生毕业后道路的选择进行设置,第3,4题针对选择本专业的原因以及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是否改变自身学习的态度进行设置,第5,6题针对学生主动性进行设置,第7,8题针对调查毕业生对孔子学院的外派计划了解程度以及自身对于外派地区的选择进行设置,第9,10题针对外界的因素是否会影响自身的选择进行设置,第11题针对毕业生外语的水平进行设置,第12题针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设置。 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的部分2013届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采用单选、多选和填空三种题型。笔者根据回收的5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结合四大就业理论,试图对汉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存在的两大就业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1. 从动机就业理论分析就业问题—专业认可度 (1)专业认可度对动机的影响 前文已对就业动机有了初步的阐述,得出学习动机和就业是成正比的关系,根据此规律,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本专业学生选择汉教专业的原因不尽相同。仅有58%的人是出于自身的喜爱而选择本专业就读,42%的人是由于外界的种种因素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或高考被调剂或就业前景好或人云亦云,只是仅凭感觉挑选了热门的专业,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那么这里就有关一个专业认可度的的问题,42%的这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汉教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等,甚至从未想过就业问题,而仅凭字面或者他人的描述对本专业有了粗浅的印象,换句话说,其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是较低的。这部分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本专业有了较深的了解后,发现自己对专业知识毫无兴趣,甚至厌恶本专业,据此,就会出现逃课、挂科、等消极应对的现象。 总结来说,当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较低,那么,其自身可以说是不具备学习的动机也就没有动力,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必然不会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降低了本专对口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和动机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专业认可度降低会使得学习动机下降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而专业认可度也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进而发生变化的,随着专业认可度的变化,动机和就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16%的学生随着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其最初的学习动机反而有所减弱。笔者认为造成认可度下降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汉教专业自身的难度。由于汉教是综合汉语、外语、跨文化交际等综合交叉性的学科,学生一方面要兼顾汉语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新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积累教学经验,纷繁复杂,这也造成了许多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本专业的学习。其二,就业困难。部分学生在经过四年的深度接触后,发现本专业就业面是比较狭窄的。由于汉教学科自身的性质,其国内就业岗位的数量是远远少于一些传统的职业的岗位,稳定程度也是较低的,因此本专业的部分学生更加愿意去从事比较稳定的职业,例如语文或英语教师。 而20%的人正好相反,更加喜爱本学科,专业认可度增强。这部分的学生大都可以本科四年中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打好基础;其次,通过找语伴的方式和主动留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留学生通过HSK等级考试,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调查结果显示那些出于兴趣,对汉教专业认可度高的学生,不仅学习的动力强于他人,取得的成效也是优于其他学生的。这部分学生甚至在本科时期就已经参加过海外实习,积累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本专业,其喜爱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并且这部分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相较于同期的毕业生来说,就业的几率增大。 由此看来,动机所起到的效果其实是双向的。学生有强烈的动机便会主动的去探索学习,而学习带来的成果或者奖励又会进一步的强化学习的动机,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实际上是理想化专业学习的开端。有了这样的开端变会不断刺激学生向前追寻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就业。 2. 从结构关系理论分析就业问题 在上文的论述中,结构就业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的内容是职位空缺与就业者所具有的技能并不吻合,另外一方面就业者对于工作所在地的要求影响到就业。这两方面的要求可以归为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缺乏以及汉教专业在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