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理论探析.doc
下载文档

ID:1163259

大小:20.50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陶行知 生活 教育 理论 德育 探析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理论探析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理论探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根本原那么。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根本原那么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1-0043-0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生活德育思想贯穿陶行知生活教育始终,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过道德的生活、做道德的人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追求。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脱离学生、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现象,本文试图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根本原那么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对学校德育如何构建有效的生活德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一、“生活即教育〞: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不可分。他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界定为“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始终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认为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教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应该为人类生活效劳。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去生活化〞所导致。德育内容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过滤〞,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德育过程主要看作是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标准和道德守那么,使本具有生活意蕴和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被动地对道德标准与道德守那么的遵从。这种“去生活化〞的学校德育,不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融通、渗透、互动,缺乏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德育实效性差也就在所难免。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要为人类过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生活效劳。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效劳,才具有深厚的根底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反映现实生活、在方法上要贴近现实生活、在目标上要引领现实生活,脱离生活的学校德育只能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洞说教。正如俄罗斯教育家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因此,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 “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是以生活为中心,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实践在生活中展开,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通过自身的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生活体验,理解道德标准、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让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丰富、具体的德育活动,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灌输的客体,而是作为道德自我建构的主体,在教育者的引领下通过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建构,从而大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品德的生成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在现实生活的道德选择过程,在真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感悟和体验过程,都是学生道德的自主生成过程。将学生视为德育过程中的道德生成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学校德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为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创造条件。要善于从身边发生的事寻找德育内容,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学生过积极的、向上的道德生活,理解道德内涵、领悟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二、“社会即学校〞: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   与“生活即教育〞一脉相承,“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主张,被称为生活教育理论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这同“生活即是教育一样〞。他说:“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陶行知看来,放眼社会,但凡生活场所都是教育之场所,工厂、农村、店铺、家庭、戏台、茶馆、军营、庙宇等等,无一不可成为课堂。在社会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同学,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曾拿鸟笼来比喻传统学校,指出这类学校既狭小又与社会生活隔绝,“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撤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要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把笼子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是为了克服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彻底融通。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应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根底。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都是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离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德育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毫无意义。杜威曾经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当前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者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封锁外在的局部真实信息,只把自认为“纯洁的〞、“安全的〞信息灌输给学生。殊不知,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这种控制和 封闭不仅不可能,而且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要求学校德育走出象牙塔,从封闭的学校走向开放的社会,让学生在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开展品德。这在现代信息社会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信息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确实立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社会上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是与非、群众传播内容的善恶、美丑,不可防止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美国学者赫舍尔说:“没有哪一个真正的难题是从纯粹的寻根究底中产生的。难题是处境的产物,它是在处境艰难、理智困窘的时刻产生的,是在经历到不安、矛盾、冲突时产生的〞。可见,只要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可感知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是德育元素,都具有德育价值。学校德育只有回到现实社会、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德育的最原本意义的目标。社会是道德的熔炉,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的开放性,“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按照“社会即学校〞的要求,实现学校德育由封闭走向开放,一要正确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对社会道德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不断增强学生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二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形成统一的德育合力,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三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优化社会环境,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为学校德育营造一个发奋向上的精神气氛;四要注重列学生日常生活的道德引导,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功能。   三、“教学做合一〞: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比方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陶行知认为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接受道德教育:“我们道德上的开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时机,解决了一个问题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决得愈多,那么经验愈丰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突出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   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是在道德认知根底上付诸实践的过程。当前,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存在知性德育倾向,即把德育看作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它一味的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无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践履。这种道德教育方式是造成受教育者知而不行、言行不一、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我国哲学界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认为“道德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行为准那么,一层是这些准那么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那么,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那么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必须具备两个方面,才可以称为是有道德的人〞。因此,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离不开主体自身的躬行践履。其中,生活实践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根底,缺少生活实践环节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为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从根本意义上说,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做道德的人。德育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那么,必须让学生深入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活体验,不断提高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能力。这种来自学生亲身生活实践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悟,是最真实、最深刻的,它比任何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都要丰富得多、鲜活得多,从而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德育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是对以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道德标准为主的知性德育的超越,是由知性德育向践行德育的转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