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ppt
下载文档

ID:11630

大小:600.50KB

页数:25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1-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生儿 败血症 诊疗 进展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 曾建军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 占活产婴儿0.1-1%占极低出生体重儿16.4%长期住院者可达30%病死率10%-50%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 根据发生时间,分:早发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发病时间在生后72h内,常与产前、产程中感染有关 晚发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发病时间在出生72h后,常为医院感染或社区获得性感染 一、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 1.EOS:Martius等研究显示:母亲:有流产史 血WBC15109/L 胎膜早破18h CRP1.5mg/L 体温38 产前用过抗生素 绒毛膜羊膜炎 子宫内膜炎 新生儿:低Apgar评分 低胎龄(足月儿发生率0.6%。24h不伴羊膜炎或伴羊膜炎 经过产房复苏 均与EOS有关 而产前母亲使用皮质激素 如胎膜早破和羊膜炎同时存在,其危险度是单独存在时的8倍 LOS:常见于NICU中心静脉插管的新生儿,特别是出生体重(BW)1000g、全肠道外营养、机械通气者 独立危险因素:母亲性病 胎盘早剥 BW1500g 使用肠道外营养 经皮下留臵导管 中心静脉插管 机械通气 二、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 我国:葡萄球菌为主 其次大肠埃希菌 GBS少见 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条件致病菌逐渐增加 耐药菌株明显增多 有多重耐药趋势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主要见于早产儿,尤其是长期动/静脉臵管者 金葡菌:皮肤化脓性感染 大肠埃希菌:产前或产时感染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以G-杆菌为主:铜绿、肺克、沙雷等。变迁 随着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的变化,近十几年病原菌有很大变迁。在G+中CNS不断增加,国内报道占16.7%-69%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下降 三、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 不能即刻出结果 有些患儿用过抗生素 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CRP升高均非败血症特有。1、降钙素原(PCT)是一种降钙素前体,糖蛋白,在肝脏中产生 正常人血浆中测不到 感染后:1-1000ug/L 产生与急性相蛋白产生过程相似 升高与细菌感染相关 全身细菌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浆PCT升高 病毒感染或细菌定植PCT正常或轻度升高 特异度、敏感度、预测值均优于CRP、白介素6、和WBC计数 1、降钙素原(PCT)新生儿生后第1天PCT可生理性增加,峰值在生后18-30h,42-48h恢复正常 动物实验:注射内毒素后2h血浆中即可测到PCT,12h达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倍以上 而CRP在感染后12h增高,峰值在20-72h 感染控制后:PCT在2-3d降至正常 CRP在3-7d才降至正常 1、降钙素原(PCT)败血症休克患儿PCT显著增高,与器官衰竭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相关 治疗24h后PCT水平下降提示预后较好 全身细菌感染/败血症时血浆PCT升高早于体温、WBC计数及CRP等指标的变化 被用作全身严重感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疗效的指标 但:新生儿生后3d内波动范围较大,在EOS的诊断价值有限 2.细胞因子 白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是全身感染的重要炎症介质 IL-6在感染后60min内释放,败血症症状出现前2d即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土耳其学者研究发现:PCT和TNF-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价值均高于CRP、IL-6、IL-8 3.间抑制蛋白(IaIp)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相关,主要在肝脏合成 在抗炎和感染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成人败血症时其血浆水平与病死率成反比 与胎龄、日龄无关 新生儿败血症时明显降低 抗生素治疗4-12h后逐渐增高 血培养阳性组IaIp明显低于血培养阴性组 当临界值定为177mg/L时,其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8%4.其他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通用引物16SrRNA基因PCR:印度学者证实,其在抗生素治疗前与血培养结果相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在96%以上,可为败血症提供早期敏感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有核红细胞数:生后早期有核红细胞数增加是对宫内直接暴露于炎性介质的反映,其释放与宫内炎症、脐血IL-6水平密切相关,与酸碱度、EPO、皮质醇水平无关,对EOS有诊断意义。四、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1.抗生素治疗:理想方法:根据血培养和药敏选用抗生素。但细菌培养不能很快出结果 流调: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占第1位,其中以CNS为主。而CN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等普遍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耐药率有增高趋势,虽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但已有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检出 CNS感染可首选邻氯西林,万古霉素应在有病原学依据的前提下应用 耐甲氧西林的CNS(MRCNS)及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氧氟沙星部分敏感,但新生儿不用。仅万古霉素可作为MRCNS和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 对不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者可用添加增效剂的复方剂型,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或选用其他对ESBLs稳定的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但不作为一线药。2.治疗进展 IVIG:20世纪80年代有大量有效性的报道 但1994年美国新生儿协作网的研究表明IVIG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抗感染的益处仍不确定 由于MRCNS是LOS的主要病原菌,从葡萄球菌抗体滴度高的供体血中提取免疫球蛋白(INH-A21)用于LOS的预防和治疗。美国对1983例BW500-1250g的早产儿进行多中心研究,发现给药组金葡菌败血症和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减少,病死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严重感染的新生儿 迅速消耗骨髓储存池内有限的骨髓集落刺激因子(BM-CSF),出现粒细胞减少。BM-CSF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增强其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呼吸爆发反应 当胎龄32周的新生儿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7109/L)或有出生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时,预防性给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预防感染 益生菌 早产儿经常接受抗生素治疗,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败血症和NEC的危险性 喂养不耐受:益生菌通过改善肠道对喂养的耐受性而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对肠道外营养的需要,还可抑制肠道内病原菌的生长,增加肠道黏膜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屏障作用,上调保护性免疫作用 可能降低败血症、NEC发生率和抗生素的使用率 但对此观点国外学者仍有争议 活性蛋白C 新生儿败血症常有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活性蛋白C可抑制凝血酶产生而改善循环 可降低严重败血症患儿的病死率 有出血的不良反应 疗程 抗生素疗程一般10-14d 对于怀疑败血症但血培养无细菌生长、不伴脑膜炎者可适当缩短抗生素疗程 印度比较4d和7d不同抗生素疗程对血培养阴性的可疑新生儿败血症的影响,发现两种方法在改善症状方面没有差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