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构建
和谐社会
高扬
民主
法治
旗帜
构建和谐社会应高扬民主和法治的旗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
●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主法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有关。
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记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个根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什么把民主法治作为六个根本特征的第一条。
虞云耀。我认为,这六个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由于实现民主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谐状况。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根底上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代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又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开展动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以人为本,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相对人治而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形态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国家主要以法律手段来治理国政和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的根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开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根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记者。应如何认识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
虞云耀。第一,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民主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民主法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鼓励人们创新的良好气氛,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开展的社会环境。第四,民主法治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保障。第五,民主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
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记者。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内容。当前,在这方面存在哪些缺乏之处。有何历史教训可以汲取。
虞云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有机统一。问题在于,需要把它作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加以强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回忆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主法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有关。苏东剧变的原因很复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不坚持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必然产生社会动乱,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不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也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的破坏。
坚持依法执政,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根本原那么。共产党执政,应当高扬民主和法治的旗帜,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把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
我们要继续在全体公民中增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观念。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坚决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为维护法律尊严、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具体表达。要不断拓宽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负责、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
记者。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是什么。
虞云耀。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看,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比方,要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在选举中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在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保证每个选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切实防止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选举公正,这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再如,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假设干意见,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方法,积极探索代表与选区、选举单位保持经常联系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同时,使人大代表自觉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在现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是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
记者。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是民主法治的内在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不可能真正实现,往往是一句空话。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防止这一现象。
虞云耀。一切公共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必须忠诚于人民。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和载体。强调人民对权力的制约,就是强调权力的依法拥有和行使。
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重视吏治、强调治吏的国家。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制约官吏的法律制度,包括对官员的失职、擅权、贪腐进行惩罚。在我国古代,法家就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观点,就有运用派遣使臣、诸侯相互监督、天子巡行等方式对下属官吏进行监督的制度。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套制约监督官员的制度和法律。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历代封建王朝也好,资本主义国家也好,贪官污吏并不鲜见。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做得更好。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协调。要强化对权力的法律监督。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和腐败。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就是对权力进行强有力的法律制约与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最高的法律监督权力,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确保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充分行使,确保权力运行的廉洁高效。
司法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
记者。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下一步司法体制改革应如何展开。如何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
虞云耀。改革开放多年来,以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我国的司法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现行的司法体制还必须进一步改革。
确立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使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有效平台。公正是司法的根本价值追求。社会长治久安的客观根底就是社会的公正状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公正的社会。当然,任何社会总会存在社会矛盾和纠纷。一个公正的社会,应当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即使发生了,也能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司法途径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我们要全力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司法体制。
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司法功能。但凡可以诉诸司法解决或应当诉诸司法解决的案件,司法机关就要切实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功能,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的问题。
实行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公开是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措施。审判公开是司法公开的核心内容。通过事实的公开、证据的公开、理由的公开、结果的公开,提高审判的透明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保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及时消解社会冲突。公正是法治国家对于司法的根本要求,效率是公正得以及时实现的重要保证。效率和公正都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所必须的,应当统一起来。目前,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审判效率低下不仅严重影响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而且使司法公正大打折扣。着力解决司法效率问题,对于确保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社会建设管理立法亟待加强
记者。社会建设和管理,目前仍是薄弱环节,如何通过加强立法的方式,促进社会建设管理的法制化。
虞云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的社会。目前,有些社会建设和管理,还没有完全转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立法,是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开展的必然要求。既要制定和实施标准性法律文件,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又要善于利用法律的指引功能和作用,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形成平安稳定的社会秩序状态。
要进一步建立法制化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社会舆情聚集与分析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依法保障公共平安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一个社会总会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需要有多种途径表达。法治的责任就是引导公民依法从事社会生活,建立起经常化的社会矛盾表达和消解机制。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既是保障人权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需要。当前应当对急需的失业救济、养老保障方面的法律加以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为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证。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当说,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环境法制建设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法上需要进一步强化。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