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161756

大小:19.20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城市 社区 文化建设 意义 对策 研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smartcity,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平安、城市效劳、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1、实现城市高效率运行 世界银行有一个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到达实际应用程度85%的时候,在城市的gdp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财富能够增长2-2.5倍,就是现在一半的能源可以产出多一倍的财富。智慧城市使得信息成为了运营城市的新资源,信息技术与城市运作的有机融合,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从政府决策与效劳,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走向“智慧化〞,城市运行将更高效。 2、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涉及的技术是一个大集成,将带动大规模产业链的形成,包括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效劳业、物联网根底设施效劳业、物联网根底支撑产业、物联网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效劳业和物联网应用效劳业。物联网产业链与当前的通信网络产业链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物联网产业链上游增加了rfid和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制造产业,下游增加了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效劳提供商,特别是物联网上游传感器制造业意味着庞大的市场潜力。 3、满足居民幸福生活智慧城市通过一系列智慧工程,构建和谐稳定、经济良性开展,平安、环保、宜居的城市,营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通过智慧医疗系统使得居民身心健康得到及时有效护理,同时有效破解当前医疗资源有限、分配不平衡的难题;通过智能交通使得出行更为顺畅,高效率运用城市道路资源;通过智慧食品供应链使得居民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智能家居给居民营造一个平安、智能、舒心惬意的家庭环境;智慧城市平安应急体系可以有效监控城市治安状况,从而及时有效处理城市犯罪和突发事件,营造平安城市环境,等等。在国外,技术正在使一些国家和地区脱贫。比方,印度,拥有世界上1/6的贫困人口,随着智能 普及, 正在为他们创造实质性的工作和教育时机。 二、智慧城市的开展现状及问题 (一)智慧城市开展方兴未艾 自近年智慧城市的理念提出以来,关于智慧城市的开展已从概念和模型阶段全面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中国在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以后,智慧城市也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据工信部2023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2023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也并不再神秘,如市民卡、校园通、 挂号、 银行、电子政务等,都早已在一些城市推广应用。 (二)整体开展落后且开展不平衡 在第六届(2023)中国智慧城市开展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智慧城市开展水平评估结果。2023年智慧城市评估总分值为20235分,平均得分为40.1分。其中得分最高城市为无锡总分77.2分,得分最低城市为齐齐哈尔总分为17.6分,相差59.6分,说明我国智慧城市开展建设水平差距还较大。区域差距也存在,2023年将选取的20230个城市样本按照经济地理区域划分为东北部、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进行分析。东部地域智慧城市开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本次参评的20230个城市样本中,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36个,地市级城市54个,县市级城市2023个。从整体上看,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地级XX县区级城市,从具体得分情况看,副省级及其以上城市平均得分为分49.6分,得分率为47.2%;地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5.5分,得分率为33.8%;县市级城市平均得分为30.4分,得分率为29.0%。 (三)政府主导为主、资金供应乏力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政府主导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模式,好处是统筹城市开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并且为创新开展的战略提供良好成长环境。但是无论是添置设备、整合数据、统一端口还是选择购置效劳、融资租赁等,都将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更何况这只是前期投入,后期的运维升级等等更加需要长久的投入。政府投资资金供应缺乏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半途而废。 (四)效劳导向不明显,公众参与度差 全球智慧城市投资比例效劳占56%,软件占18%,硬件只有26%,而中国跟这个刚好相反,硬件占73%,效劳仅仅是20%,而软件只有7%。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确实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轻视效劳,缺乏市场导向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当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注重投巨资购置容易量化的信息根底设施,但无视了方便市民的应用开发和普及推广,对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具体实惠和改变看不到。导致系统功能与民众实际所需相去甚远,达不到真正的便民就无法做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 (五)资源共享缺乏、缺乏特色一是信息资源共享缺乏。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后,许多城市就盲目上马一批工程,各个部门也各自为政,形成大量信息孤岛,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城市之间、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二是资源共享缺乏智慧城市技术推广效率比较低,打个比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就像我们的 一样,起初我们有许多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技术壁垒,包括充电器都不一样,接口都不一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使用不便和资源浪费。美国就成立了一个名为“美国代码〞的组织,来促进一些城市机构或编程产生的关于智能技术也适用于其他地方,创立者詹妮弗帕哈卡说“其核心就是共同需求,可以采用共享和可重复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预算不断削减和需求增加的时代,如果每一座城市都独立行动,它的开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建设智慧城市也一样,技术资源要尽早统一起来。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又缺乏特色,有的城市规划定位不清晰,不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经济状况、人口因素和城市特点,将时下流行的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加载堆砌到城市之上,一股脑地购置设备、建设机房、建云中心、铺宽带网、搞产业园、开发房地产,智慧建设与城市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很有可能建好之日就是废弃之时。 (六)智慧城市的平安性保障低 智慧城市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也没有积累更多的平安运行和管理的经验,这必然会造成智慧城市管理上的脆弱性。主要的平安性问题包括: 一是智慧城市新技术的脆弱性。智慧城市的许多技术核心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比方传感器,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20230%从国外进口,90%的芯片依赖国外。广泛使用国外技术和产品将对国家平安构成威胁,核心技术所有国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定向性、隐秘性侵入。 二是智慧城市广泛的互联网联接,不能保证所有的终端都是平安的,终端本身以及终端上的不平安应用均可能存在大量的危险。随着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披露出“棱镜〞方案,敲响了信息平安的警钟。三是云计算和通信根底设施可能存在尚未掌握的平安漏洞。一般来说,云计算和通信根底设施由专业的效劳提供商进行维护,可以大大增强其平安性,但是做不到绝对的平安,还会存在可以被人利用的信息平安脆弱性。云计算的停时机使智慧城市变成僵尸城市。四是智慧城市应用不可防止地存在自身的平安漏洞,这与智慧城市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有关,有经验和能力强的开发商提供的系统可能会比经验和能力欠缺的开发商提供的系统可能会更平安可靠些。 三、建设健康的智慧城市 (一)政府主导,企业、公众共同参与 我国智慧城市开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因此政府的顶层设计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意义重大。政府聚集了行政资源和决策权,但是政府不能包揽一切,智慧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与开展,智慧城市的效劳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而这需要企业、居民等各方参与和利益分配。 政府层面来说,要抓紧转变政府职能,做好顶层设计。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认清城市的现实管理需求。二要突出规划设计、强化机制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系列机制创新,比方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信息联络等相关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物联网建设标准等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相关信息平安标准,保障未来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数据平安等等。 从社会层面来说,发挥政府规划和引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放开准入、放开市场,通过特许经营、购置效劳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建立新机制,开创新局面。选用众包、竞赛等方式引导民间开发应用程序。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开放政府数据和资金奖励,吸引软件开发企业和自由黑客开发设计应用程序。除了能产生头脑风暴,还产生了一些可广泛应用的程序,大大节约了智慧城市得建设本钱。 (二)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 国内大中型城市在信息根底设施的先进性方面与兴旺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已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信息化应用、普遍效劳和全民信息教育方面仍有相当距离。例如,首尔开展“百万人信息化教育〞的泛政府性活动,还将信息化教育普及的重点集中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新加坡在大规模推进信息化过程中,也伴随着庞大的教育培训方案。伦敦政府甚至还以立法形式规定,在全体中小学中将信息技术从原来的选修课全部改为必修课,并对教育经费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三)选择合理切入点、突出本城市特色 智慧城市体量过大,在过去几年里进入者都做了不少尝试,但目前仍只能看到单个案例,而缺少协同的原因是投资规模大、协调难度大,而效益产出不明显,用户体验和用户素质尚未到达预期。经济、政务、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环境、能源等多重领域我们目前的水平无法做到全覆盖,因此要认清城市的现实管理需求,选择建设的合理切入点。 (四)加快信息公开步伐 6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效劳的有效手段。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大数据称之为“未来的新石油〞,来代表其价值含量。如今随着信息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最正确的效劳模式。借助政府数据开放,美国的医疗效劳业节省3000亿美元,制造业在产品开发、组装等环节节省50%的本钱。〞 所以我们应以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打破数据垄断,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数据资源运行机制,按市场规律和风险等级分级开放政府数据资源,授权和鼓励第三方参与政府数据资源开发,并向市场购置社会数据及效劳,鼓励基于大数据的效劳和运营模式创新。 (五)增强智慧城市的平安性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最缺少人才,培养人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了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中心,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可谓不遗其力。它与企业以及本地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确保毕业生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新加坡在数据分析领域开设了4个硕士课程以及5个本科课程,提供侧重于具体行业应用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在新加坡经济开展局的协助下,亚洲顶尖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ibm将开展合作,共同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业分析中心。该中心旨在帮助在校学生以及在职人员提升商业分析领域的最新职业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