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1159089

大小:25.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现代 工业园区 产业 集群 现象 研究
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 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开展形态是什么?现代工业园区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的主要产业开展形态。   一、我国现代工业园的产业集群   我国在经济特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带动下,各地先后创立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园区,以及许多专业性的工业园如汽车工业园区、医药工业园、电子工业园、陶瓷工业园、服装工业园区等等。工业园区的开展为合理调整经济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开展外向型经济、提升产业能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开展的增长极。   "园区经济"实质上是在划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招商引资开展经济,集中地显示出产业集群现象。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集中了大量的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效劳、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此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诸多产业要素,从而使产业和企业间产生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因此获得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的现象。研究说明,"集群"〔cluster〕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英文版。这一词汇在翻译时有分歧,有的译作"集群",有的译作"簇群",产业集群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可称作产业簇群。   "簇群"一词来源于生物学,指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不同生物,通过有机联系所产生现象,此种共生现象是通过生物链的关系形成的,含有层级结构。产业"簇群"一词突出了有机联系和共生的含义,与此种生物现象非常相似。但最初的译者可能不熟悉生物学,已翻译成"集群",而且流传很广,当然,"集群"也包括有机联系的含义,不能简单理解为集中或扎堆。"集群"或"簇群"都强调动态性,因此都可以使用,本文使用"产业集群"这一概念。   在我国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出现了综合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专业开发区、块状经济等不同种类的工业园区。无论采用何种定义来划分园区类型,都可以将产业集群分成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和自主组织型产业集群两种类型。   属于政府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级及地方政府组织的it软件园、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种类型的产业园体现了强烈的政府意图,由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规划和管理,在资金、政策、人员等具有较大的优势。属于自主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据区位特定优势、产业关联、文化传统及资源配置市场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通现象,工业兴旺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常都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在美国某类产品通常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的硅谷地区,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旧金山科研机构雄厚的知识资本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投资,以超常速度开展it产业、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实质上是一种"园区经济"。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后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开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产业簇群以三种主要形式影响竞争:首先,它增加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它增加创新的能力,并因此导致生产力的上升;第三,它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大整个产业簇群。"   二、我国自组织产业集群现象的实证考察   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现象,考察集聚机制的产生,首先要对大量存在的自组织性产业集群进行实证性研究。这里,我们着重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所具有的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工业园区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到达30%以上,有56种以"块状经济"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开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计算机、家电产业集群已形成,在此地区100公里的范围内,90%以上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 部件、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给商也不是一家,而是假设干家。在高度专业化分工根底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这些产业集聚区重要的优势。   三是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本钱,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大大降低了销售本钱。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彩电、计算机、 等产品零部件的采购本钱比其他地区低30%。而零部件生产商向多个主机厂供货,也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本钱,这是向单个主机厂供货时所达不到的。   四是,产业集群加速了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可以方便地交流技艺,集中提高水平,而且有着人才供给上的选择性和流动性。   五是,产业集群促进了外部效劳体系和配套设施的开展。产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使外部效劳业或配套设施具备了经济上的合理性。   这种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的过程,根本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一般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产品的集中生产,往往几十家、几百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不大的区域内。为了给这些产品找销路,便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市场出现和扩大并逐步成熟后,便会促进形成自己的合理秩序,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开展。这种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事先都没有政府的方案和规划,根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不仅政府部门没有这种预见,就是企业本身也没有这种预见,只是经过多年的开展后才出现了产业集群现象。浙江几个成功的大市场,都是先有自发性市场出现,并到达相当规模,然后政府引导,加以标准和提高。政府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顺势而为,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有些市场在自发出现的初期,当地政府部门甚至认为"乱来",以后态度转为积极成认,给予扶持。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开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是理解产业集群现象的关键所在。   三、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我国政府在推进产业集聚方面,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加以实施的。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政府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政策优惠,强力推动,政府的制度性安排是这些产业园区形成积聚效应的主要动力。一般具有如下根本特征:   一是政府在产业开展方面提供的制度安排具有系统特征。制度安排涉及的政策是系列性的、系统集成化的,几乎每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都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项目的支持领域、布局规划安排、资金的支持方式、财政政策的倾斜、海关优惠政策及人才的鼓励政策等,是支持力度大、具有较强的政府引导作用的政策,政府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公共政策和产品的效劳,为社会创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实现社会资源的更有效流动,形成合理配置,对于产业开展来讲,就是要壮大产业的规模,因而在更大范围内考虑产业的开展问题,使园区产业出现明显的局部强势,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二是产业开展具有开放型和外向型的特征。我国建立经济开发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加速改革开放进程,工业园区一般以引进外资为主,开展外向型产业,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就是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一个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项目,也是全国吸引国外投资、开展外向型经济搞得最好的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764个世界500强有81家企业在苏州地区建立了100多家分厂,产品与管理根本上与国际接轨,也吸引了大批国外的研发机构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建设8年来,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年均50%的增幅,其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已成为苏州标志性形象工程。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强度大,创新能力强、网络化程度高。顺应世界高新技术开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管理部门对产业开展的制度性安排具有网络化特征。由于高新技术开展本身就具有网络化特征,产业的开展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链紧密连接,是互动式的产业集聚,必须主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构造网络化的产业链组合。使高新技术产品群或企业群,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以开发区为中心的网络结构,在产品配套上形成上下左右的产业联盟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在中关村科技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等,形成了一个网络化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在高新区中保持领先地位,形成了以计算机及软件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为主的产业格局,造就了联想、方正、同方等国内重量级企业;电子城科技园,形成了以通信、计算机〔软件〕、显示器、彩色显像管、新型元器件等为主的、综合性的电子高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区,建成了北京最大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也是国内第一个形成完整产业链的现代通信业基地。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业层次高,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为全国第一。在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开发中心林立,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之首,其集聚效应使园区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工业园区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开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日趋剧烈;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国际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加速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突出。实践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产业集群问题。产业集群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素材,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园区开展的实践,将会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产生一些很有意义的思想成果,推动我们更加自觉发挥产业集聚的功能。   第二,深刻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中企业与政府作用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主导力量,企业追求边际效益递增导致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工业园区根本动力。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引导,创造环境,搞好效劳,促进现代工业园区的健康开展。企业唱主角,政府造环境,这个位置决不能颠倒。有的地方在开展工业园区时,由政府规定某个地方开展某个产品或产业,规定一些企业为另一些企业配套,用行政性方法人为"造市",这类做法肯定要失败。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一个开放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好公共效劳,如搞好培训、提供信息等,至于能够形成何种产业集聚,应该依靠企业,相信市场的力量。我国已经参加世贸组织,这就特别要求政府在开展产业园区的时候,要按照世贸组织规那么,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开放国际经济大环境下,顺应国际产业开展转移和整合的趋势,以合作来促进竞争。政府必须有开放的思维,用国际化带动产业化的思路来推动产业集聚。   第三,深刻认识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从国内一些产业集群区的历史看,在起步阶段也曾经历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一定阶段后,才向特定区域集中,分工协作体系逐步深化。就同类产品而言,采取产业集群的那些地方的竞争力,显著地强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而且出现了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群地区转移的势头。如果说以前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相关度还不高的话,今后这种关联度将进一步增强。对大多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而言,在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地方,总是存在着一定形态的产业集群,而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地方,或者没有产业竞争力,或者曾经有过也会衰落下来。由此可以考虑引出的一个根本判断是: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而且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