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城市
大脑
迎来
立法
护航
天道酬勤
城市大脑迎来立法“护航〞
金颖
2023 年11月27日,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这也意味着,国内城市大脑领域有了首部地方性法规,城市大脑迎来立法“护航〞。
为赋能城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停车场不设栏杆,先离场后付费,车辆可以鱼贯而出,付款链接主动发到上;看病就医不再重復排队,就诊结束后回家再付钱;去旅游“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节省时间“多游一小时〞……
这些,在杭州都已实现,因为这里有一个让城市“耳聪目明〞的“CPU〞——城市大脑。装备了城市大脑后的杭州变得日益“聪明〞,百姓的平安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时间退回到2023年,城市大脑的诞生是为了缩短一个“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脑总架构师王坚曾经给出这样一个答案:“红绿灯和交通监控摄像头的距离。〞它们在同一个杆子上,可彼此“老死不相往来〞:摄像头“看〞到了路口有那么多车辆经过,或许南北向很堵,东西向很空,可红绿灯却无动于衷——它们的数据从未连接过。
缘起于此,杭州首创城市大脑,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始探索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开启城市数字治理的新征程。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再到数字治疫……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建成覆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11个重点领域的48个应用场景和168个数字驾驶舱,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在“战疫情、促开展〞中,杭州依托城市大脑率先开发和应用“杭州健康码〞“亲清在线〞等数字平台,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两战全胜〞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实现了决策科学化、治理高效化、效劳精准化。
如何在城市大脑建设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开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适时制定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用制度固化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首次明确杭州城市大脑定义
何为“城市大脑〞?
目前国际国内对于城市大脑尚未形成统一定义。条例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根底上,首次从现代城市根底设施的高度去界定城市大脑,明确了城市大脑的范畴、定位和功能。
条例提出,杭州城市大脑,是指由中枢、系统与平台、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等要素组成,以数据、算力、算法等为根底和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全面、全程、全域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系统和现代城市根底设施。
数据是城市大脑的根底要素,数据质量、平安等对城市大脑的建设与运行极为重要。数据质量和平安如何保证?
数据质量方面,条例规定,公共数据质量管理遵循“谁提供,谁负责〞的原那么。公共管理和效劳机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保障公共数据质量,主管部门应建立公共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对公共数据的质量以及动态维护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全面评价。
数据平安方面,条例规定,城市大脑的数据开放工作应当在确保数据平安的前提下,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有序推进。主管部门应建立城市大脑平安保障体系。
鼓励促进社会各界协同共治
综观这部法规,“促进〞是它的一大亮点,以鼓励促进、鼓励创新为导向。“不同于以往从上而下单一的治理方式,数据治理有着显著的协同共治和互动性特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浙江立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红列说。
条例屡次出现“鼓励〞字眼,这些都为城市大脑实践探索留出了更多空间。
比方,条例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组织和个人参与城市大脑标准化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放自有数据,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数据开放格局;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利用开放的数据依法开展应用开发、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活动,促进数据产业全业态协调开展等。
“这也意味着,我们所有人既能享受城市大脑带来的数字红利,也能够成为城市大脑建设的一局部。〞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针对局部特殊群体在数字设备拥有率和使用能力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被数字化〞困境的情况,条例规定公共管理和效劳机构应确保决策和公共效劳资源配置透明公平合理,并完善线下效劳和救济渠道,保障公民选择传统效劳方式的权利,彰显了立法温度。
对于权益受损群体,条例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通过“12345〞市长公开等方式举报、投诉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同时,政府部门应建立数据纠纷解决协调机制,依法妥善处理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同时,杭州将建立社会信用鼓励和惩戒机制,推动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领域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诚信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