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诉讼费用
交纳
办法
诉讼费用交纳方法
诉讼费用交纳方法已经2023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23年4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诉讼费用交纳方法
第一章 总那么
第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 当事人进展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按照本方法交纳诉讼费用。
本方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
第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犯本方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第四条 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保障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在人民法院进展诉讼,适用本方法。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其本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诉讼费用交纳上实行差异对待的,按照对等原那么处理。
第二章 诉讼费用交纳范围
第六条 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费;
〔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第七条 案件受理费包括:
〔一〕第一审案件受理费;
〔二〕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三〕再审案件中,按照本方法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第八条 以下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一〕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
〔三〕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行政赔偿案件。
第九条 按照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讯监视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以下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讯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讯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第十条 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以下事项,应当交纳申请费:
〔一〕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给予强迫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二〕申请保全措施;
〔三〕申请支付令;
〔四〕申请公示催告;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
〔六〕申请破产;
〔七〕申请海事强迫令、共同海损理算、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海事债权登记、船舶优先权催告;
〔八〕申请成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和国外仲裁机构裁决。
第十一条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由人民法院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代为收取。
当事人复制案件卷宗材料和法律文书应当按实际本钱向人民法院交纳工本费。
第十二条 诉讼过程中因鉴定、公告、勘验、翻译、评估、拍卖、变卖、仓储、保管、运输、船舶监管等发生的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按照谁主张、谁负担的原那么,决定由当事人直截了当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提供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翻译的,不收取费用。
第三章 诉讼费用交纳标准
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按照诉讼恳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以下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过1万元至10万元的局部,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局部,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局部,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局部,按照1%交纳;
100万元至200万元的局部,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局部,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局部,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23万元的局部,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23万元的局部,按照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局部,按照0.5%交纳。
2.损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声誉权、荣誉权以及其别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局部,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局部,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幅度内制定详细交纳标准。
第十四条 申请费分别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给予强迫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成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局部,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局部,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局部,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局部,按照0.1%交纳。
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保全措施的,按照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局部,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局部,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三〕依法申请支付令的,比照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的1/3交纳。
〔四〕依法申请公示催告的,每件交纳100元。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每件交纳400元。
〔六〕破产案件按照破产财产总额计算,按照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减半交纳,但是,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七〕海事案件的申请费按照以下标准交纳:
1.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1万元;
2.申请海事强迫令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5000元;
3.申请船舶优先权催告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5000元;
4.申请海事债权登记的,每件交纳1000元;
5.申请共同海损理算的,每件交纳1000元。
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十六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十七条 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按照不服一审讯决局部的上诉恳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十八条 被告提起反诉、有独立恳求权的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恳求,人民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的,分别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十九条 按照本方法第九条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再审案件,按照不服原判决局部的再审恳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四章 诉讼费用的交纳和退还
第二十条 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有独立恳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被告提起反诉,按照本方法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酬劳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
申请费由申请人预交。但是,本方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六〕项规定的申请费不由申请人预交,执行申请费执行后交纳,破产申请费清算后交纳。
本方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费用,待实际发生后交纳。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在诉讼中变更诉讼恳求数额,案件受理费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当事人增加诉讼恳求数额的,按照增加后的诉讼恳求数额计算补交;
〔二〕当事人在法庭调查终结前提出减少诉讼恳求数额的,按照减少后的诉讼恳求数额计算退还。
第二十二条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通知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反诉案件由提起反诉的当事人自提起反诉次日起7日内交纳案件受理费。
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双方当事人都提起上诉的,分别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在7日内预交。
申请费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或者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预交。
当事人逾期不交纳诉讼费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诉讼费用的,由人民法院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按照本方法第九条规定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再审案件,由申请再审的当事人预交。双方当事人都申请再审的,分别预交。
第二十四条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移送、移交的案件,原受理人民法院应当将当事人预交的诉讼费用随案移交接收案件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