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难以
繁复
难以尽言的繁复之美难以尽言的繁复之美 1 在具有国际声誉的英国当代青年作家中,扎迪史密斯堪称异数。她被誉为“新千年第一部伟大小说”的长篇处女作白牙,2000 年甫一出版即震惊文坛;在时代周刊于 2006 年评选的“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 位名人”中,她甚至击败了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等人,成为唯一上榜的英国人;她迄今创作的三部长篇三次入围布克奖,并各自斩获诸多文学奖项;有人把她与后殖民文学“教父”萨尔曼拉什迪相提并论,推举她为“种族、年轻、女性”的代言人。所有这一切,似乎都表明她的名声实际上已经盖过了很多前辈同行,而她自己并不这么看。在许多场合,她都反复强调,在英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里,她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她的成就还不足以掩盖她的欠缺;她的思想还远不及他的前辈同行们那般深邃;她才刚刚上路,还在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进。她还不惜痛批自己的作品。当很多人都对白牙大声叫好的时候,她却“阴阳怪气”地说,这部作品出自少年老成、故作姿态者之手,“书中一些片断如杂草丛生,不堪一读”。她还说:“我怀着写一本巨著的巨大野心,但是我不认为它就是那本巨著。”这看似矫情,实际上却道出了扎迪的困惑:她的确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怎么样。在接受一本女性杂志采访时,她说:“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原创作家。”这话看似令人费解,却也并非无迹可寻。比如,她发表于 2005 年的长篇关于美,就明显有模仿前辈作家 E.M。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的痕迹。小说故事集中在贝尔赛和吉普斯这两个家庭之间的纠葛上,且不说泛泛的叙述风格有着明显的福斯特的影子。小说的结构安排、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之间的冲突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其他一些细节上的戏仿等等,更是直追福斯特的神髓。事实上,扎迪从不讳言对福斯特的崇拜与尊敬。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到霍华德庄园,她每每谈起,赞美和仰慕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不止于此,她还常常对同辈作家表示钦佩。说到他们,她总能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拉什迪、麦克尤恩等等,并且对他们各自的优点如数家珍。她还曾笑言,在着手创作白牙之前,她正忙着抄写模仿马丁艾米斯的作品。言下之意,这部小说也受艾米斯的影响。2007 年,她编辑出版了他人的书这部带有一定学术气息的书评集。在其中,她向那些她所尊敬的同行前辈们一一表示了敬意。2 从某种意义上说,易于让人联想到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同名著作的白牙,也可谓扎迪对狄更斯、哈代等英国前辈作家的致敬之作。扎迪的严密、雕琢、丰沛以至于芜杂和啰嗦,的确让人想到这几位大作家,也让人想到 19 世纪的英国文学。德伯家的苔丝、呼啸山庄,这些名著所体现的经典精神在她的小说中得到继承。白牙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将不同种族的信仰与文化的交叉和交锋,几代人之间心理与沟通的断裂和错层,以及长达百年的时代差异与历史荒诞,宏大凝重而又举重若轻地浓缩于种族混杂、文化多元的几个街区之间,刻画出一幅复杂辽阔的后殖民图景,一幅世纪末的“英国写真”。三个北伦敦的家庭构建起这个奇妙故事的基本骨架:阿吉一家、萨马德一家和马库斯一家生活的艰辛、沟通的障碍、文化的冲突、宗教的隔阂,种种错综复杂的日常生活和矛盾就这样被编制在了一起,无怪乎有评论家称其为极繁主义的写作。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这种看似庞杂混乱的生活却正是我们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扎迪显然对此有深刻的体认。紧接着发表的签名收藏家(2003)非但没有像当下流行的写作那样变得简约,而是趋向于包罗万象。小说有着更大的地理和文化跨度,且关乎宗教、种族、伦理、写作、城市、娱乐业、名气、商业化社会、同业竞争、家庭、爱情、友谊等等主题。讲述了一位有着一半华人血统和一半犹太人血统的亚历克斯李,从向各类名人索要签名的普通粉丝发展到靠收藏名人签名然后转卖为生的故事。由于他的执著,他竟然做到了许多签名收藏者们梦寐以求,却很难实现的事情得到了偶像的亲笔签名。有别于白牙,小说体现出了扎迪在写作上的创新。尽管故事是繁复的,叙述语言却出乎意料地简洁,某些部分有着明显的魔幻色彩,颇有拉什迪的印记,而速记符号以及每章标题下方的关键词索引和趣味盎然的小插图,更是有着实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小说杂糅了一些很少为前辈作家烦心的种族、宗教等问题,尤显“另类”,有些“后现代”,又有些“存在主义”的味道。如此,扎迪饶有生趣的描写,让本来颇为沉重的主题似乎也格外轻快了起来。3 尽管小说有着繁复的构思,其核心主题却只有一个:边缘文化之下身份的探求。可以说,作为“签名收藏家”,亚历克斯是成功的,他成功地吸纳了影像消费主义时代的惠赠,并把它发挥到了极致。然而,他仍然是边缘的,因为他的家庭,也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这造成了他自我认同的模糊与不稳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评论指出,亚历克斯的执着收藏癖和他对女星亚历山大的狂热追寻,实际上是边缘向中心的攀附,是无声世界向有声世界的求援。虚构的小说世界里有着扎迪真实生活的印记。1975 年 10 月,扎迪出生于伦敦西北布兰特区的一个工薪阶层聚居区,母亲是一位于 1969 年移民到英国的牙买加人,而父亲哈维史密斯则是地道的英国人。扎迪 6 岁就开始写诗,创作短篇小说。不过,她童年时的梦想并不是当作家,而是做跳踢踏舞的舞蹈家。中学时,她把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阅读和交友上,当她告诉老师自己想申请剑桥时,老师说这想法太荒谬,太不切合实际。然而,她果真如愿来到了剑桥大学研究英语文学。在剑桥国王学院,她整天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从她喜爱的作家如福斯特、塞林格和冯内古特那里学习写作的技巧和审美情趣,业余时间她还曾靠在酒吧做爵士乐歌手打工赚钱。1997年,白牙的创作构思,引起了英国出版界的注意。最终,哈密希汉密尔顿公司通过竞拍,成功获得小说的出版权。此后,足足有两年时间,扎迪闭门索居、埋头写作。小说出版后一炮而红,扎迪最终走上了专业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扎迪看来,这也是她烦恼的开始。媒体对白牙的过分反应让她觉得难以承受。她希望可以继续乘地铁,希望拥有正常的生活。她不喜欢被人盯着看的感觉。当她意识到公众对她过分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寻找一个多文化主义的代言人,她更是无法承受。她如是辩解:“实际上,我并不是人们所想的身上包含了有多种文化,我只有一半牙买加血统和一半英国血统。”